歐盟將納米金剛石應用于醫(yī)學領域
金剛石不僅是自然界最堅硬的物質,同時還能散發(fā)出最迷人的光芒。歐盟科研人員利用這兩大特性將納米金剛石應用在醫(yī)學領域。在歐盟第7研發(fā)框架計劃和地平線2020計劃資助下,分別由法國和德國作為協(xié)調國的NeuroCare和NDI項目,利用納米金剛石作為與人體交互新的媒介,有望在人工視網膜植入和磁共振成像(MRI)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NeuroCare項目主要利用納米金剛石或石墨烯表面致密,沒有任何物質能通過其表面擴散的特性,將其作為植入體與人體神經組織之間的介質材料,一方面減少介質本身與神經組織之間的反應,另一方面也使其與神經元細胞的距離更近,從而能在彼此間建立更高質量、持續(xù)時間更久的電子接口。目前,用于腦接口實驗通常都采用金屬材料(如鉑)。然而,金屬材料長時間在人體內,其表面很可能發(fā)生降解,進而導致電子交換性質的改變,因此,穩(wěn)定性正是該項目納米金剛石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所在。該項目科研團隊目前正在尋求美國企業(yè)的資助進行正式試用,同時也在申請將其用于商用產品的法律許可(大約需要5年時間)。
在MRI領域,歐盟研究理事會支持的NDI項目主要利用納米金剛石獨有的光學特性,來賦予標準MRI掃描儀在單細胞尺度上的縮放能力。MRI掃描儀通過拾取原子自旋狀態(tài)進行成像,但通常拾取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如要提高效率,必須使自旋處在極低溫條件,而這對人體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在金剛石中,原子自旋可用光來控制,且可通過激光輻照達到極低的溫度并能持續(xù)數日。NDI項目正是利用納米金剛石的這一特性,在無需使人體降溫的前提下,實現了極低溫自旋。該項目的下一步研發(fā)重點是繼續(xù)提高分辨率,同時使之早日成為用戶友好型技術,以便在醫(yī)學實驗室實際場景中得以應用。(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