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硫酸鋅拌種對小麥幼苗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2017-03-28 21:16:55胡兆平馬存金任士偉張營陳劍秋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7年4期
關鍵詞:硫酸鋅根系小麥

胡兆平 馬存金 任士偉 張營 陳劍秋 李新柱

摘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硫酸鋅不同濃度拌種對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和地上部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魯麥18為試驗材料,設置硫酸鋅不同拌種濃度,即每千克種子拌硫酸鋅0、0.25、0.5、1.0、2.0、4.0、8.0 g,整盆取樣并進行各指標測定。結果表明,在低濃度下,即每千克種子拌硫酸鋅0~4.0 g時,硫酸鋅拌種促進小麥的生長發(fā)育,隨著硫酸鋅拌種濃度的增加,小麥生長各指標(出苗率、發(fā)芽指數、株高)、各器官干物質積累量、根冠比、根系形態(tài)指標和根系生理活性指標均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其中以1.0 g/kg處理效果最好;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各指標均低于對照,對小麥的生長發(fā)育產生抑制作用。說明在0~4.0 g/kg濃度范圍內,硫酸鋅拌種能促進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其中以1.0 g/kg濃度處理效果最好,8.0 g/kg時對小麥的生長發(fā)育產生抑制作用。

關鍵詞: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硫酸鋅;拌種;幼苗;根系;地上部

中圖分類號:S512.1;S14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4-06

鋅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同時也是多種酶的組分,在植株光合作用、葉綠素合成、酶活性及氮固定與轉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具有促進蛋白質代謝和生殖器官發(fā)育以及提高抗逆性等生理功能[2,3]。若鋅元素供應不足,會導致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葉片失綠,節(jié)間縮短,植株矮小,結實性差、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均顯著下降,嚴重時甚至不能形成經濟產量[4],導致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急劇下降[5]。鋅元素的豐缺直接關系到人類健康,如何提高谷類作物子粒中鋅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改善人體微量元素營養(yǎng),已成為全世界植物營養(yǎng)學家、農學家及人類營養(yǎng)學家關注的焦點[6]。據報道,世界上將近一半種植谷類作物的土壤面積受到土壤鋅缺乏的影響,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石灰性土壤上,缺鋅可導致小麥產量和子粒營養(yǎng)品質降低,因缺鋅而導致小麥大幅度減產在一些國家己有報道,如印度、澳大利亞、土耳其等[7]。

研究表明,在缺鋅條件下補施鋅肥能促進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壯大根群,增強根系活力,有利于增強小麥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5]。而在不同施鋅方式中,拌種對小麥產量和品質提高的效果最好,均優(yōu)于土施和噴施[8],小麥拌種可以促苗早發(fā)、壯苗、減少越冬基數、提高產量,在進行拌種時,不能一概而論、盲目隨從,應根據需要科學拌種[9]。研究表明,鋅元素合理濃度拌種能促進出苗、分蘗及根系發(fā)育[10],并能提高幼苗葉片葉綠素,改善植株養(yǎng)分狀況,提高單株生產力,增加成穗數及每穗粒數,最終提高產量[11]。

近年來,有關施用鋅元素對農作物的增產作用已有較多的報道[12,13],但在判定鋅元素對小麥的增產作用多偏重于從子粒發(fā)育和最終產量方面進行分析[14],在施肥方法上多采用基施、追施和浸種的方法[15],而研究拌種對小麥地上部及根系生長發(fā)育具體過程影響的尚不多見。因此本研究通過設置硫酸鋅不同拌種濃度,研究其對小麥根系及地上部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期為硫酸鋅在小麥拌種上的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5年4月在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溫室中進行。供試作物種子為魯麥18;試驗所用鋅元素為ZnSO4·7H2O(鋅含量22.6%,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土壤為臨沭縣當地土壤,土壤有機質含量11.05 g/kg、全氮0.66 g/kg、堿解氮50.20 mg/kg、速效磷24.30 mg/kg、速效鉀100.25 mg/kg,pH 6.2。

1.2 試驗設計

試驗以盆栽的方式進行,共設7個處理,即種子分別拌硫酸鋅0、0.25、0.5、1.0、2.0、4.0、8.0 g/kg,每個處理均設4次重復。每盆(體積為4.3 dm3)裝土共5 kg,將拌種完的小麥種子陰干后分別播種于盆中,每盆播種30粒顆粒飽滿種子,覆土0.5 kg(約2.0 cm),之后澆足等量水,期間注意澆水與觀察記錄,整盆收獲并進行各指標測量。

于2015年4月25日(播種后20 d)進行取樣,取樣時先將地上部取下后再進行根系取樣,并將地上部與根系分開。根系取樣采用整盆取樣法,將土壤全部倒出后,裝入40目網袋,低壓水沖洗根系,剔除雜質,迅速吸干根系樣品表面水分,測定根系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還原強度、吸收面積及活躍吸收面積,測定根系形態(tài)指標(根長、根表面積、根尖數、根系體積等),各指標測定完成后置于80 ℃烘箱中烘干并稱重。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發(fā)芽期間逐日記載發(fā)芽粒數,計算發(fā)芽率和發(fā)芽指數:發(fā)芽率=正常發(fā)芽種子數/供試種子總數×100%;發(fā)芽指數(GI)=∑(Gt/Dt),其中Dt為發(fā)芽日數,Gt為與Dt相對應的每天發(fā)芽種子數。

根系鮮重及干重采用稱量法;根系體積采用排水法;選取粗細混勻的根系,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還原法[16]測定根系活力,根系TTC還原總量(mg/h)=根系TTC還原強度[TTC μg/(g·h)]×根系鮮重(g)/1 000;采用亞甲基藍吸附法[17]測定根系總吸收面積及活躍吸收面積;把待測樣品均勻平鋪于儲水玻璃槽中,使樣品漂浮在水面上,用EPSON根系掃描儀掃描各處理根系圖片并分析,測定根系長度(m)、根表面積(m2)、根系體積(cm3)和根尖數等指標,再計算出單位土體內的根長密度(m/dm3)與根表面積(m2/dm3)。

各器官干物質測定:將地上部與根系分開,105 ℃殺青30 min后80 ℃烘干并稱重,計算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質積累量。

1.4 數據分析

數據采用 SPSS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小麥生長的變化

由表1可以看出,在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小麥出苗率、發(fā)芽指數、株高呈先增后降的趨勢,于1.0 g/kg處理達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在低濃度(0~4.0 g/kg)條件下,硫酸鋅拌種有利于小麥的出苗,但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各指標均低于對照,說明硫酸鋅高濃度拌種對小麥存在抑制作用,不利于小麥的出苗。

2.2 不同處理小麥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變化

2.2.1 不同處理小麥干物質積累的變化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硫酸鋅拌種濃度的增加,小麥地上部、根系及總干重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于1.0 g/kg處理達到最大。在0~4.0 g/kg濃度范圍內,硫酸鋅拌種有利于小麥干物質積累,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各器官及總干物質積累量低于對照,說明硫酸鋅高濃度拌種對小麥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不利于小麥干物質積累。

2.2.2 不同處理小麥干物質分配的變化 由表3(不同處理小麥干物質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在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小麥根系干重占總干重的比例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于1.0 g/kg處理達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硫酸鋅在低濃度(0~4.0 g/kg)下拌種有利于促進小麥根系的發(fā)育,提高根系所占比例,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及根冠比均低于對照,說明硫酸鋅高濃度拌種對根系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不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2.3 不同處理小麥根系的變化

2.3.1 小麥根系形態(tài)的變化 由表4可以看出,在試驗處理濃度范圍內,小麥根系各形態(tài)指標(根長密度、根表面積、根系體積、根尖數)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且均于1.0 g/kg處理達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在0~4.0 g/kg濃度范圍內,硫酸鋅拌種促進了小麥根系的發(fā)育,表現為根長密度、根表面積、根系體積較大,根尖數較多;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根系各形態(tài)指標均低于對照,說明硫酸鋅拌種濃度達到8 g/kg時對小麥根系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小麥優(yōu)良根系的建成。

2.3.2 小麥根系生理活性的變化 根系 TTC還原強度、TTC還原總量、根系吸收面積(總吸收面積與活躍吸收面積)都是反映根系吸收性能的重要指標,吸收面積和TTC還原量能反映根系吸收水分、養(yǎng)分能力的大小,而根系TTC還原強度、活躍吸收面積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反映根系活力狀況[18]。由表5可以看出,隨著硫酸鋅拌種濃度增加,小麥根系TTC還原強度、還原量、吸收面積及活躍吸收面積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均于1.0 g/kg處理達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在低濃度(0~4.0 g/kg)條件下,硫酸鋅拌種有利于小麥根系活力的提升,表現為根系TTC還原強度、還原量較高,吸收面積及活躍吸收面積較大,生理活性高;在高濃度條件下(8.0 g/kg)根系各生理活性指標均低于對照,說明硫酸鋅高濃度拌種對小麥根系活性產生抑制作用,根系活力下降,不利于小麥強大根系的建成。

3 小結與討論

鋅是小麥生長發(fā)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冬小麥的生長發(fā)育中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缺鋅會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19,20]。適量的鋅對小麥發(fā)芽、莖和葉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當供鋅過量會對小麥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不利影響[21]。研究表明,鋅離子在低濃度下促進小麥幼苗發(fā)芽和植株的生長,而在高濃度下會不斷抑制小麥種子的發(fā)芽和幼苗地上部的生長[22]。同時研究表明,鋅拌種可促進種子萌發(fā),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和出苗率,增加基本苗數,并能提高株高,促進小麥前期的生長發(fā)育[23]。

研究結果顯示:在低濃度(0~4.0 g/kg)范圍內,硫酸鋅拌種促進小麥的出苗和生長發(fā)育,與前人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在0~4.0 g/kg處理濃度范圍內,隨著硫酸鋅拌種濃度增加,小麥出苗率、發(fā)芽指數、株高、各器官干物質積累量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的趨勢,于1.0 g/kg濃度處理時各指標達到最大值;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各指標均低于對照,說明此時對小麥已經產生抑制作用。由此可見,硫酸鋅在低濃度下拌種有利于小麥的出苗和生長發(fā)育,高濃度拌種對小麥的出苗、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長發(fā)育產生抑制作用,且對根系的抑制作用更大。

根系是作物的主要吸收器官,是影響作物生長發(fā)育與產量的重要因素[24]。根系的功能受根系形態(tài)與生理活性的共同影響[25],根系發(fā)達及高活力持續(xù)期長是植株生長發(fā)育、養(yǎng)分吸收利用和產量形成的重要保證[26]。研究表明,施鋅有利于初生根和次生根的發(fā)生,促進根系的良好發(fā)育[27]。低磷水平下,施鋅肥能促進小麥根系生長,根系活力明顯提高;高磷水平下,施適量鋅肥后小麥次生根根長和根數目明顯增加[28]。同時也有研究表明,小麥經鋅元素拌種后其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根量、根數目均明顯增加[11]。

研究結果表明:在低濃度(0~4.0 g/kg)范圍內,硫酸鋅拌種促進了小麥根系的發(fā)育,隨著硫酸鋅拌種濃度的增加,小麥根系的形態(tài)指標和生理活性指標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1.0 g/kg濃度處理時根系各指標達到最大值,表現為根長密度、根表面積、根系體積較大,根尖數增多,根系生理活性明顯增強;當拌種濃度達到8.0 g/kg時根系各指標均低于對照,對小麥的根系產生抑制作用。由此可見,硫酸鋅低濃度拌種促進小麥強大根系的建成和發(fā)育,高濃度拌種對小麥根系的形態(tài)及生理活性產生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每千克種子拌硫酸鋅在0~4.0 g濃度范圍內拌種促進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其中拌種用量以1.0 g/kg效果最佳,超過8.0 g/kg后對小麥的生長發(fā)育產生抑制作用,因此,在生產中應科學施用鋅肥,合理把握鋅肥用量。

參考文獻:

[1] 陸景陵.植物營養(yǎng)學[M].第二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77-79.

[2] CAKMAK I.Possible roles of zinc in protecting plant cells from damage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J].New Phytologist,2000,146:185-205.

[3] ARRIVAULT S,SANGER T,KRAMER U.The Arabidopsis metal tolerance protein AtMTP3 maintains metal homeostasis by mediating Zn exclusion from the shoot under Fe deficiency and Zn oversupply[J]. The Plant Journal,2006,46:861-879.

[4] 李振華.小麥缺乏微量元素的癥狀及預防補救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7):184-185.

[5] 李 強.鋅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及產量影響的研究[J].耕作與栽培,2003(3):52-53.

[6] 張建軍,樊廷錄.小麥鋅營養(yǎng)研究進展[J].作物雜志,2008(4):19-23.

[7] AGBENIN J Q.Phosphate-induced zinc retention in a tropical semiarid soil[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8,49(4):693-700.

[8] DORAN I,AKINCI C,YILDIRIM M,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zinc application method on agronomic traits of durum wheat in a semiarid Anatolian environment[J].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09,21(5):3772-3780.

[9] 王玉堂.小麥缺乏微量元素的癥狀及其補救措施[J].北京農業(yè),2004(4):34-35.

[10] 李光樂,馬松樹.小麥用硫酸鋅拌種能增產[J].河南農林科技,1983(9):20-22.

[11] 焉翠蔚,侯子艾.鋅錳等微量元素拌種對冬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萊陽農學院學報,1992,9(1):49-53.

[12] 韓金玲,馬春英,楊 晴,等.施鋅對冬小麥品質性狀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07,27(1):112-115.

[13] CAKMAK I. Enrichment of cereal grains with zinc:Agronomic or genetic biofortification[J].Plant and Soil,2008,302:1-17.

[14] 董心久,周洪華,王金玲.離體培養(yǎng)下鋅對春小麥子粒形成及干物質積累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6,12(6):822-825.

[15] HARSHAM S G,WILLIAMS R. Zinc nutrition affects alfalfa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 and excessive moisture[J].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2000,23(7):949-962.

[16] 張志良.植物生理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8-93.

[17] 鄒 琦.植物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30-31.

[18] 宋海星,李生秀.玉米生長空間對根系吸收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3,36(8):899-904.

[19] SEILSEPOUR M. Study of zinc effects 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raits of winter wheat in saline soil condition[J].BIABAN(Desert Journal),2006,11(2):17-23.

[20] 黨紅凱,李瑞奇,孫亞輝,等.高產冬小麥對鋅的吸收、積累與分配[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43(9):1791-1799.

[21] 韓金玲,李雁鳴,馬春英,等.施鋅對小麥開花后氮、磷、鉀、鋅積累和運轉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6,12(3):313-320.

[22] 楊習文,田霄鴻,武紹飛,等.不同基因型冬小麥對氮肥與鋅鐵肥配施的反應[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3,25(3):17-22.

[23] 王富芳,李 路,劉尚義,等.作物必需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J].作物雜志,1994(4):34-36.

[24] 劉代平,宋海星,劉 強,等.油菜根系形態(tài)和生理特性與其氮效率的關系[J].土壤,2008,40(5):765-769.

[25] 王飛飛,張善平,邵立杰,等.夏玉米不同土層根系對花后植株生長及產量形成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46(19):4007-4017.

[26] 王敬鋒,劉 鵬,趙秉強,等.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特性與氮素吸收利用的差異[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44(4):699-707.

[27] PATERSON E,SIM A,STANDING D,et al. Root exudation from Hordeum vulgare in response to localized nitrate suppl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6,57:2413-2420.

[28] 李 強.鋅對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4(1):16-18.

猜你喜歡
硫酸鋅根系小麥
主產區(qū)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福美鈉凈化硫酸鋅溶液的探討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06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金橋(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谷子灌漿期噴施硫酸鋅增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茁壯“根系”——黨建引領,農村步入新境
當代陜西(2021年9期)2021-07-21 06:25:36
雅安市:織密根治欠薪“根系網”
哭娃小麥
豬缺鋅患皮炎咋治
根系分泌物解鋁毒作用研究進展
現代園藝(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5
扬州市| 宝清县| 台山市| 罗山县| 济阳县| 姜堰市| 沙湾县| 夏邑县| 六盘水市| 怀集县| 杨浦区| 县级市| 阳信县| 南投市| 嘉定区| 宁武县| 土默特左旗| 大埔县| 儋州市| 西宁市| 安吉县| 左权县| 石景山区| 仙游县| 望都县| 新津县| 德化县| 维西| 遂溪县| 新建县| 绿春县| 都昌县| 元谋县| 海安县| 定安县| 昌图县| 新密市| 南召县| 乳山市| 丹凤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