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媚
“巧克力出事了!”我還記得,那是高二開學后不久,下午一到校,燕子就跑過來跟我說。
“巧克力”是一個男生的外號,燕子給他取的。他不知道,只有我們幾個女生知道。
這個外號來源于他的膚色吧,我猜。我沒問過燕子。也可能來自瓊瑤的小說,借指甜蜜或者洋氣——燕子是個“瓊瑤迷”。但我從沒覺得他甜蜜或者洋氣,就像我從沒覺得巧克力好吃一樣。
1986年,我并不愛吃巧克力。學校的小賣部就有賣的,散裝在一個大玻璃罐里。
那個叫巧克力的男生,膚色比巧克力色更好看,那是曬足了陽光的顏色,這在成都的男孩中很少見。他不僅膚色好看,而且長得很帥、身材健美。他是運動高手,在學校運動會上包攬了很多獎項,還時不時地打破校運動會紀錄。
燕子非常喜歡他,所以,才會為他取了一個這么特別的外號,這樣,我們在班里談論他的時候,別人就聽不出來我們說的是誰了。
我對他沒感覺,可能是因為他學習不好。成績好不好并不是很重要,和我要好的男生成績也未必有多好,但那是因為他們不用功,而巧克力學習其實挺認真。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如果不是他總是那么認真,可能也就沒有后來的事。
那天中午,他沒有回家。他家住得近,平時放學后總是回家吃飯。但那天上午,老師公布了數(shù)學考試成績,他考砸了。不知為什么,那天在課堂上老師很生氣,還說中午就要去巧克力家跟他父母談談。
在課堂上,我們扭過頭去看,只見他的臉上失去了血色。但我們當時并沒多想,為什么他會那么緊張。
我上高中時所在的這個班其實是個“放牛班”,什么狀態(tài)的學生都有,不愛學習的占多數(shù),還有愛打架的和常在校外混的。
那天中午,外校的幾個混混兒來到我們班,說要找“杰娃兒”。阿秋說:“我們班沒有這個人。”那幾個混混兒說要等。阿秋說:“真沒這個人?!钡旎靸簜儾恍?,其中一個混混兒還拿出了刀,在阿秋面前晃動。
巧克力因為害怕老師去他家里,那天就在學校吃了午飯。他一進教室就看見一個陌生人正拿著刀,和阿秋爭執(zhí)。他想幫阿秋解圍,便伸手去抓那人的胳膊,那人卻反手一刀,正好插在了他的胸口。
那幾個混混兒見捅傷了人便慌忙跑掉了,阿秋用自行車載著巧克力去了醫(yī)院。
下午全班同學都在惶恐中度過,燕子更是緊張得要命。上課的時候,她不停地遞小字條給我們,說:“怎么辦???會不會有事???放學后我們?nèi)メt(yī)院看看他吧!”
壞消息接踵而來,對我們的打擊完全超出了那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承受能力。
據(jù)說,在手術臺上,醫(yī)生打開巧克力的胸腔后,發(fā)現(xiàn)他的心臟上有一個傷口,這位醫(yī)生之前沒有做過心臟縫合手術,便緊急打電話給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的醫(yī)生,一邊聽指導,一邊做手術。在手術臺上,巧克力的心臟停搏了40多分鐘。
放學后,全班同學都去了醫(yī)院,但巧克力還沒有蘇醒,我們只能隔著特護病房的玻璃看著他。
我們第一次聽到一個詞:植物人。
女生們哭成一團,男生們自發(fā)輪值排班,從那天開始輪流陪護巧克力。
在十六七歲的年紀,本來就情緒不穩(wěn)、心智不成熟,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更是變得惶恐,女生們都變得神神道道、疑神疑鬼。
還記得那天,我仔細回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全班同學中我唯獨沒和巧克力說過一句話。我認為這也許是上天給我的一個提醒,于是我便在心里發(fā)誓:以后要友好地對待每一個同學。
第二天,我到學校后發(fā)現(xiàn),好幾個女生開始疊星星。那時候,在女生中間流行用彩紙疊小星星,據(jù)說這樣做可以幫助人們實現(xiàn)心愿。
燕子更花心思,把疊好的星星跟買來的一種心形的散裝巧克力混裝在一起,裝滿了很多個小盒子。每個陪護巧克力的男生都得到了一盒,“巧克力”的含義大家也都明白了。
全班同學空前團結(jié),而在此之前,同學們是分成很多小群體的,群體之間有很多矛盾。那段時間,老師們也默許了那些陪護男生缺課。
時間一天天過去,躺在病床上的巧克力,身體逐漸消瘦,臉上沒有一絲血色,最后變得像一張白紙一樣。4個月之后,在那個學期快結(jié)束的時候,醫(yī)生宣布了他的死亡。
全班同學去他家里守靈,安慰他的父母,接著又去了殯儀館、火葬場、公墓。
現(xiàn)在我仍能想起那天在琉璃火葬場的場景:同學們抬頭看見高高的煙囪,一股青煙升起;也記得大家一起去墓地時,雖是冬季,有些草卻已經(jīng)發(fā)了新葉,一些散落在路邊田埂的油菜已經(jīng)開出了黃色的花。
我沿路摘了一些野生的油菜花,扎了一個小花束,帶到了墓地。看著墓地里一排排的墓碑,我心有所動。我仔細辨認了好些墓碑上的字,看著那些陌生的名字和生卒時間,模糊又努力地思考關于生和死的問題。
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幾乎都是第一次經(jīng)歷生死之別。經(jīng)過這件事,大家好像都忽然長大了,我聽見好幾個男生對巧克力的父母說:“以后我們就是你們的兒子,我們會替他盡孝的?!?/p>
這些男生定期去巧克力家干活,其實也沒啥活可干。后來他們之間有過意見分歧,有些同學認為他們?nèi)チ酥髸乔煽肆Φ母改父鼈摹5€是有幾個男生一直堅持至今,他們逢年過節(jié)都會去巧克力家坐坐。阿秋還認巧克力的父母當了干爸干媽。
20世紀90年代初,我看過一篇報道,說當時中國市場上的巧克力幾乎全是假的,是代巧克力。我非常驚訝,難以置信。但當我吃到真正的巧克力的時候,我馬上就能分辨出它與代巧克力的不同。原來,我上高中時,學校的小賣部賣的巧克力是用代可可脂做的,而且在代巧克力中還是質(zhì)量最差的:成型粗糙,顏色不純,甚至中間還有不少氣泡。但巧克力在我們班同學的心中,跟食品沒有多大關系,只跟青春、成長、苦澀、第一次思考人生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