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是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耗費。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找出影響企業(yè)生產運行中的關鍵節(jié)點。通過計算站庫的總成本和噸液成本,找出生產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本文擬利用生產成本的歸集、分配方法,通過財務技術成本分析,找到影響轉油站運行成本的敏感因素,針對成本過高的關鍵節(jié)點進行挖潛,確定合理技術參數,保證地面系統(tǒng)生產高效低耗運行。
關鍵詞:成本;分析;技術參數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1
面對當前形勢,尋求低油價倒逼下的低成本發(fā)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地面系統(tǒng)站庫消耗是主要生產費用消耗節(jié)點。因此,有必要匯集、分析站庫運行成本構成,明確生產固定、可變成本的組成要素,對比不同站庫運行成本,并找出挖潛方法。
一、轉油站成本測算
1.轉油站成本測算原則
轉油站成本分兩類:一是建設投資,以折舊方式計入生產成本;二是運行成本,包括:①人工成本;②物料成本;③燃料動力成本;④專項成本,四大類11個專項,100余個子項。初步將人工成本、物料成本、動力成本和專項成本作為可控成本,主要分析人工成本、物料成本和燃料動力成本。
2.典型站庫的選取
按照站庫建設改造年限,結合單站優(yōu)選、合并站庫實際運行的選站原則選定北東塊地區(qū)站庫深入分析,找出影響站庫運行成本的敏感因素,探索降本增效的挖潛方向。
二、集輸系統(tǒng)站庫成本分析
1.成本數據財務分析
集輸系統(tǒng)成本包括基礎材料、工礦配件、通用儀器、燃料動力、化學藥劑、人工成本,綜合考慮班組臺帳、設備工況、價格波動、人員調整等影響因素,六類構成要素在總成本占比不同,每個要素變化對成本影響不同,最終影響經濟效益。針對各成本要素重要程度,我們繪制成本要素排列圖。
2.成本數據技術分析
按照成本要素等級順序,著重對燃料動力費用、人工成本兩個各要素進行技術經濟分析。
(1)燃料動力成本。包括耗氣和耗電成本,耗電成本主要受外輸泵、摻水泵、熱洗泵的用電量影響。結合不同的工藝流程加權分析,聚驅機泵耗電成本占燃料動力成本67.37%,其中外輸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29.78%;摻水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48.63%;熱洗耗電占總耗電12.23%,聚驅站庫外輸系統(tǒng)應用了變頻裝置,因此能耗低于摻水能耗。水驅機泵耗電成本占燃料動力成本74.31%,其中夏季摻水流程采用停摻水或降溫摻水,停摻站庫外輸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62.87%,降溫集輸站外輸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32.75%;停摻站庫摻水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22.15%;降溫集輸站庫摻水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55.64%;停摻站庫熱洗耗電占總耗電9.35%,降溫集輸站庫外輸系統(tǒng)耗電占總耗電3.70%。
耗氣成本受加熱爐摻水、熱洗用氣量影響。目前耗氣尚未實現單臺計量,只能計量站內爐子總耗氣量,經過計算聚驅站庫耗氣成本占總成本32.63%,水驅站庫耗氣成本占總成本27.28%。
綜合以上分析,按照當前電價、氣價計算,各系統(tǒng)如果節(jié)約1度電,可節(jié)約總成本3.08元-54.17元不等。各系統(tǒng)如果節(jié)約1立方米氣,可節(jié)約總成本3-5元不等。
(2)人工成本方面。人工成本是工資成本和生產率的函數,降低人工成本,需從工資成本和生產率兩方面著手。對標《油田地面工程建設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 SY/T0049-2006》中規(guī)定,所選站庫工資總額均高出廠標準成本,說明一是各轉油站的崗位定員均超過了規(guī)范標準定員,二是平均人工收入高于廠平均水平。因此, 控制好工資總額, 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成本總額也得到控制??蓮目刂朴霉た偭?, 優(yōu)化勞動力配置, 可以達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
三、集輸系統(tǒng)站庫成本挖潛方向
一是簡化集輸工藝,減少站內能耗節(jié)點。建議取消調節(jié)閥,采用直接外輸工藝。同時將摻水工藝采用分離緩沖二合一加熱爐進行加熱,熱洗工藝也采用二合一二次提溫的加熱方式,優(yōu)化改為高效管式加熱爐,提高系統(tǒng)效率。二是優(yōu)化集輸工藝,降低管網熱損失。進入特高含水期后,集輸系統(tǒng)管網及設備負荷率普遍降低,管網效率普遍降低,針對部分集輸管網保溫層破損及液量低、流速慢,散熱損失大的問題,可通過更換管網,重做保溫及對管網進行串接,提高產液量,充分利用油井剩余壓力,減少摻水量,同時應用井口回壓及摻水監(jiān)控,摸索單井摻水量及熱洗周期。三是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加熱爐效率。加熱爐表面刷涂節(jié)能涂料、改進加熱爐空氣系數、排煙溫度、氧含量等方面提高加熱爐的效率。
四是對老化嚴重、高耗、低效設備進行更換
更換D、Y系列的低效泵,按單臺效率提高5%進行計算,采用新型節(jié)能建筑,預計年可節(jié)電61.68×104kWh年節(jié)約天然氣1.42×104m3。
五是加強各站庫人員巡檢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加強員工巡檢意識,嚴格按照規(guī)范操作,對于設備運轉情況,做好記錄,實時觀察各項參數,確保設備高效運行。
四、結語
(1)站庫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可以保證噸液成本較低。外輸液量越多,相應噸液成本越少。負荷率越高,噸液成本越低。噸液成本最低需要規(guī)模和設備良好匹配。
(2)單井產液量越高,所需要的摻水量就會越少。成本不受所轄井數的影響,而受井產液量的影響。相同產液量,集輸半徑較長,成本也越高。
(3)日后站庫改造時,按照理論計算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優(yōu)化摻水量,減少燃料動力成本。摻水爐的成本降低可通過降低負荷,大爐換小爐,3臺運行時優(yōu)化1臺摻水爐,對單臺加熱爐采取多種節(jié)能措施,調整摻水時間提高加熱爐效率。
(4)管理是降低成本的主要因素。避免因保養(yǎng)維護不及時而產生大量維修更換工作,通過平穩(wěn)操作,減少維修更換次數,降低生產運行成本,實現轉油站高效低耗平穩(wěn)運行。
參考文獻:
[1]趙維蘭.淺談成本核算在工程設計中的作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3(S1).
[2]張磊.國外油田地面工程成本核算方法[J].山西水利,2011.
[3]何寶生.工程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方法[J].中國儲運,2009.
作者簡介:孟凡君(1984-),女,第六采油廠規(guī)劃設計研究所,經濟師、概算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