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潔
美術編輯主要是基于視覺規(guī)律,利用美術技法來有針對性地記錄、加工、選擇、整理一系列的信息元素,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優(yōu)化傳播,美術編輯具有較強的技術屬性、藝術屬性和記錄屬性,能夠提高內(nèi)容的視覺效果。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是美術編輯的一個小分支,對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既有利于讀者深度閱讀社科類期刊,又有利于實現(xiàn)社科類期刊的技術變革。
社科類期刊自誕生以來就采取印刷作為出版形式,而以紙張為載體;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為了凸顯出期刊的品質(zhì),通常會采取多種類型的印刷工藝與紙張,選擇不同裝訂形式與頁數(shù),以此來適應社科類期刊的出版發(fā)行周期與信息量。
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通常都會基于經(jīng)營發(fā)行的需求和編輯思想來對期刊的精品視覺進行塑造,并且還會將那些看似龐亂無章的信息劃分為多個欄目,歸納為多個類別,以此來達到快速更新、連續(xù)更新,最終實現(xiàn)條理化、連續(xù)化。與此同時,社科類期刊的版面容量應該要讓讀者能夠產(chǎn)生出連貫的視覺風格,要具有強烈的翻閱感;而合理地應用圖表、設計廣告、搭配色彩、應用特殊紙張、編輯圖片、繪制插畫、編排內(nèi)文,均能夠?qū)⑸缈祁惼诳幍男袠I(yè)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都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突出編輯重點,讓社科類期刊的視覺效果一下子就變得鮮明、突出。
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務必要合理把握社科類期刊的定位,應該要研究讀者的審美特點、審美需求、審美心理,以此為基礎來設計出社科類期刊應有的風格特點。對于社科類期刊而言,無論是圖表設計,還是版式設計,亦或者主體色設計,都要讓讀者看到之后能夠感覺到愉悅、感覺到親熱、感覺到溫馨,甚至還有可能會讓讀者愛不釋手。社科類期刊的美術風格雖然不能過于花哨,但是一定要活潑,但是切記不可選用沒有親和力的純色來作為主色調(diào),在對主色進行合理把握的基礎上還要妥善使用補色,以此來達到“不破不立”的效果。美術編輯應該要將社科類期刊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設計,不能將社科類期刊分割為若干個豆腐塊,那樣是極不合理的。此外,在選擇版面關鍵元素(包括標題字、線條、圖片、圖表)時,務必要具有濃厚的時代感,達到活潑、生動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在對整個期刊的版面進行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形成“呼之欲出、搶眼奪目”的視覺沖擊力,不能過于平淡,過于規(guī)整,那樣往往會讓讀者興趣全無。
圖片在社科類期刊美術編輯中有時往往能夠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但是在繪制圖片前之前,務必要將文章讀懂。美術編輯在制圖、畫圖、審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會出現(xiàn)圖文不符的問題。例如,文章中明明寫的是果皮,但是配的圖片卻是飲料瓶;文章中明明寫的是凳子,但是配的圖片卻是椅子,這樣的話往往會讓廣大讀者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在沒有達到圖文并舉的效果同時,反而還會達到較差的表達效果。若配圖適宜,色彩搭配和諧、線條流暢,那么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由此可見,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圖片能夠起到較佳的“潤滑劑”效果,能夠吸引廣大讀者的注意力,能夠提醒他們可能帶來的收獲與興趣。
版式設計合理變化,能夠有利于突出社科類期刊的美觀效果。但是變化過程中要注意不能隨意拼湊,既不可對整體美感進行破壞,又不可損害文章的完整性,還要為版面增色,要用美的規(guī)律把握總體。
總之,社科類期刊雜志社可以利用美術手段來將廣大讀者的想象力和視覺注意力都充分調(diào)動起來,以此來增強期刊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進而起到文字所難以比擬的作用和效果。
[1]杜仲.文學期刊美術編輯現(xiàn)代設計能力的提升路徑[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8(04):130-135.
[2]陳麗華,于海洪,王坤.21世紀我國科技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yǎng)[J].編輯學報,2003,16(06):100-104.
[3]韓晉生.現(xiàn)代科技期刊需要復合型的美術編輯[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1,17(05):181-184.
[4]薛雅心.現(xiàn)代期刊美術編輯工作難點探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4,15(09):120-124.
[5]畢春暉.新媒體環(huán)境下期刊出版應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出版觀[J].新疆社科論壇,2014,15(04):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