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3月16日上午,以陜西省人民政府名義豎立的黃帝陵標識碑,在黃陵縣黃帝陵印池廣場入口處落成。
標識碑正面雕刻的黃帝陵標識,圓形背景源自中華文化“天圓”的傳統(tǒng)理念,虛實相間體現(xiàn)時空轉(zhuǎn)換,圓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云圖案,寓意黃帝開創(chuàng)的中華文明根植厚土、造福華夏。毛澤東主席委托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為標識的主要素;習近平總書記“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的闡述,再次印證了黃帝陵在中華文明史上崇高的地位與尊嚴。
標識碑分為碑身、碑座兩部分。碑身米黃色,寓意黃帝的尊貴,邊長2.4米,寓意24節(jié)氣,寒來暑往、生生不息;碑厚0.9米,寓意華夏九州對黃帝陵的崇敬。碑陽標識為陰刻“黃帝陵”三字,刻深0.05米;其他部分刻深不等,形成層次感,碑陰以文字簡釋標識圖案的設計含義。碑座與黃帝陵祭祀大殿的斗拱形制、材質(zhì)相似,具有拱衛(wèi)托舉之意。標識碑總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對始祖黃帝的敬仰。
(趙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