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摘 要】科舉制作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歷史上綿延了1300年?;仡櫩婆e制的歷史沿革,不難發(fā)現,科舉制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契合,這種契合體現在了科舉制的產生、完善、功能和民族性上。同時,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制度設計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最終也無力改變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進程。
【關鍵詞】科舉制;官僚制度;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科舉制在一般情況下泛指一種以考試為主的選官任官制度。依照其狹義的解釋而言,從隋煬帝設立進士科直至清末張之洞、袁世凱上疏奏請廢除科舉制為止,在中國帝制時代共存在了1300年??梢哉f,科舉制就是針對華夏民族自己量身打造的一款獨特的政治制度,同時又吸收了先前歷代選官制度的優(yōu)勢和經驗,再加之后代歷朝明君賢主的合理運用,其煥發(fā)出的勃勃生機為鞏固和延續(xù)帝國統(tǒng)治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帝國從建國走向安邦,對知識分子的重視程度發(fā)生了轉變,科舉制的結構性矛盾便逐漸突顯了出來。這一矛盾的醞釀和升級最終使科舉制也無力挽回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的后果。
一、科舉制高度契合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內在邏輯
(一)科舉制的產生是在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理性思考的結果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中國古代正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基本上延續(xù)了尊儒的傳統(tǒng)。在儒家的治理理念中,“學而優(yōu)則仕”的精英治國思想隨處可見,而在科舉制之前就出現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的初衷也能夠清晰地看出其對于精英人才選拔的思路。但是,此二者與科舉制的重要區(qū)別在于,前者的選拔程序中先通過各種主觀標準為錄用前提,之后再以策論或考試的方式錄用為官,這基本上還是延續(xù)了貴族、閥閱把持政權的歷史傳統(tǒng);而科舉制的突破性就在于既繼承了精英治國的歷史經驗,又在選拔程序上進行了巧妙地調換,使考試成績作為遴選人才的先決條件,形成了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制度模式。這種理念的轉換表明了政權開放的思想,既體現了一個國家隨著疆域擴大而逐漸走向治理模式的成熟化,又表明了統(tǒng)治階層對于管理模式的理性思考。
(二)科舉制與官僚制度互為表里,沖破了西周以來的貴族政治傳統(tǒng)
西周時期分封制的建立從其本質而言,就是確立了世卿世祿制的貴族政治傳統(tǒng)。一個國家上到天子,下至大夫,其貴族身份的等級尊卑就意味著其管理權限的多寡。而這種傳統(tǒng)并沒有因為秦始皇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而銷聲匿跡,反而在漢代得到了發(fā)展,郡國并行制和以功臣為相等現象都表明了這種傳統(tǒng)的延續(xù)。而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制定的較為主觀的選拔標準更是將人才選拔錄用的大權牢牢把持在了以皇族和功臣為核心的權貴世族手中。到魏晉時期,盡管沒有了西周時期的大面積封地,但是傳統(tǒng)的貴族門閥仍然存在,只不過在歷次王朝更替中出現了循環(huán)。
科舉制的出現從人才的選拔層面真正打破了從西周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政治的傳統(tǒng),大大削弱了延續(xù)近1500年的門閥士族體系。這一政權開放的突破性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表現在從客觀上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可以實現社會各階層之間流動的階梯,使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平民百姓只要受過良好的教育都可以成為管理社會的行政官僚,成為占有一定資源的社會精英。而統(tǒng)治階層從此也逐漸放棄了完全由外戚功臣等貴族世家來維系其國運的走勢,而是依靠大量來自不同階層的行政官僚作為國家機器運行的主要方式。留元氣于閭閻,而后邦本可以固,這種方式吸納了比以往更多的精英人才,社會的流動性增強使“學在民間”的教育成為了重要的上升途徑,極大地改善了社會風氣,為國家的發(fā)展不斷地囤積大量后備人才資源。自此,官僚制度作為外在的運行制度,科舉制度作為內在的輸出機制,共同維系了一個國家的延續(xù)和繁榮。
(三)科舉制鞏固了古代中國主流的文化價值認同,穩(wěn)定了多民族的大一統(tǒng)帝國
歷史上,隨著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國家疆域的不斷擴張以及北方少數民族的多次南侵,國家的統(tǒng)治者自然而然就要面臨著多民族國家治理的問題。對于多民族國家而言,建立一種超越血緣關系的文化價值從客觀上便保證了其存續(xù)和發(fā)展的法理基礎和認同模式。這種思想認同模式在中國歷史上展現出了極大的生命力,使華夏和蠻夷的區(qū)別不再以血緣而是以各種文化符號的方式得到認定,極大地穩(wěn)定了多民族的大一統(tǒng)帝國。
科舉制的出現便適應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價值體系,使遠至邊疆的百姓和大量的少數民族在各種私塾教育的塑造下實現了社會階層流動機會的同時,提升了當地的識字率和文化水平,形成了以尊儒為核心的文化價值認同。這種認同基礎為統(tǒng)治者建構了一種正統(tǒng)的權威形象,以致于清后期的太平天國選擇以基督教思想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時,受到了來自江南知識分子的普遍抵制,而寧愿維護一個異族政權。從此可見,科舉制使忠君愛國思想深入人心,穩(wěn)固了多民族國家的治理。
(四)科舉制延續(xù)了華夏民族重文輕武的歷史傳統(tǒng),切合了農耕民族的習性
在中國古代,其主要經濟方式是以自然經濟為主體,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為表現,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演變?yōu)榘l(fā)達的農耕文明。在這種農耕文明下,一種安土重遷的傳統(tǒng)習性以及崇尚儒學的政治統(tǒng)治和文化價值認同使重文輕武成為了一種歷史傳統(tǒng)。從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軍功爵制到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就能明顯看到,古代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正在從一個深受西戎影響的相對野蠻的文明向一個成熟的切合華夏民族主體的農耕文明轉變。
歷史上,華夏文化并非沒有以尚武為重要民族特征的階段,但是這種時期幾乎總是曇花一現。比如漢武帝的根本特質是“戰(zhàn)爭霸王”。對天然容易接受孫子式戰(zhàn)略方式和儒家政治/文化的農耕華夏來說,擁有這么一位在其漫長歷史上甚為罕見的戰(zhàn)爭霸王是歷史性的大幸事。[1]而類似漢武帝這樣的時代在古代中國的歷史上更多的僅是當華夏民族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時而不得已進行的反擊,更多的難以做到像霍去病一樣北擊匈奴數百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但是更多時候,在具有侵略性和劫掠性的游牧民族面前撤退和遷徙,如農耕民族一如既往所做的那樣。他們在文化上和體魄上顯著地缺少戰(zhàn)斗性,并在軍事上相對低效。[2]所以,重文輕武成了歷代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王朝的一大特征,甚至于主動歸附漢文化并建立異族政權的少數民族的習性也逐漸從涉獵、扎營走向了農墾和樓閣。比如大遼建國伊始,驍勇善戰(zhàn),迫使北宋簽訂澶淵之盟,同時積極漢化;及其亡國之際,面對女真人的鐵騎卻變得不堪一擊,甚至到了一擊而潰的地步。
科舉制的出現就是適應了華夏民族的農耕文明傳統(tǒng)和民族習性。盡管開設了武舉,但歷朝歷代都明顯更加重視文舉的選拔。同時,軍權更是歷來受到君主的忌憚,進行了多方限制。以至于兩宋時期的將領屈指可數,僅有岳飛、狄青、韓世忠,但是名相輩出,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等名家群星璀璨。通過科舉制,民族特性得到了充分地發(fā)揮,極大地鼓舞了華夏民族在文化上的創(chuàng)造活力,詩詞歌賦、話本小說成為了重要的文化載體,進一步強化了漢文化的強大凝聚力和影響力。
二、科舉制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運行過程中潛伏的結構性矛盾
(一)科舉制自始至終都是服務皇權的統(tǒng)治工具
一般來講,科舉制往往會在一個國家的起步階段起到最為關鍵的作用。朝廷以極為開明的態(tài)度大興科舉考試,為政權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質的行政人才和學者,維護了中國傳統(tǒng)士農工商的四民等級,突出了天下讀書人的地位。這一方面表示出朝廷愿意同知識分子合作的積極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使知識分子迅速轉型,服務于皇權統(tǒng)治。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體制下,科舉制從來都是服務皇權的一種政治統(tǒng)治工具,其目的在于籠絡社會上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以穩(wěn)定社會的思想文化活動,鞏固并強化政權的合法性。這種強硬態(tài)度的轉變往往會隨著政權逐漸穩(wěn)定而趨于加強,在明清兩朝反映得尤為明顯。
顯然,多元的文化和思想不利于朝廷在文化領域的控制,所以科舉制用考試內容來強化意識形態(tài)的絕對性,起到了愚昧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反智主義傾向。一旦科舉制對思想文化鉗制的加深,知識分子的反彈也表現得尤為明顯。明代中后期的李贄更是扛起了反對理學空談的旗幟,批判儒家的泛道德主義,并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啟蒙色彩的思想觀點。但是這種反彈在清朝文字獄的打壓下逐漸銷聲匿跡,直到風云突變的晚晴,類似明末黃宗羲、顧炎武等學者的經世致用等思潮才開始在魏源、龔自珍、林則徐等先進知識分子的思想中有所嶄露。因而,科舉制無法為一個國家提供永久地活力,皇權加強所造成的文化高壓和意識形態(tài)的強化極大地壓縮了思想文化領域的新鮮空氣,特別是加之道德信仰的破產,人們追求的社會價值自然趨于物化,使社會主流價值趨于腐化,而試圖突破這種意識形態(tài)禁錮的知識分子也必然處于和朝廷和科舉的對立面??傊?,科舉制并非獨立于皇權之外的社會階梯,而是樹立皇權至上思想的重要工具。
(二)科舉制專職取仕,壟斷了社會階層上升的全部渠道
科舉制重要的價值之一在于“開放政權”,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各階層的流動空間,但是這種模式一大弊端就在于聚集了過多的知識分子從事政治活動,推動了官本位的價值判斷標準的形成。錢穆先生就曾指出:“唐代前后三百年,因政權之開放,參加考試者愈來愈多,于是政府中遂設有‘員外官,有‘候補官,所謂‘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無官,官乏祿而吏擾人”。[3]而至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被朝廷痛斥為“奇技淫巧”,以各種人為干預阻礙其正常發(fā)展,直至清末工商實業(yè)的發(fā)展才得到默許。
這種膨脹和畸形的對比造成了國家財政的嚴重傾斜,龐大的行政官僚隊伍嚴重了消耗國家財政。同時,官僚對于社會資源的控制遠遠超過其他各行業(yè),歷史上大量的官商勾結,賣官鬻爵等現象又造成了大量的貪污腐敗,進一步消耗了國家的財力。于是,國家只能再通過壓榨農民以確保國家財政的正常運作。這種模式的演進逐漸加劇了社會矛盾的激化,甚至形成大量的農民運功的爆發(fā),于是國家就不得不再度強征賦稅籌集兵餉予以鎮(zhèn)壓,但是又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的農民起義,自此便形成了惡性循壞,直接威脅到政權的存亡。因此,科舉制的結構性矛盾并不能阻止這一問題的出現,反而在朝代的更迭中不斷上演。一直到民國時期,這種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綜上所述,科舉制盡管高度契合了中國帝制時期的政治傳統(tǒng),但是也正是由于因循傳統(tǒng),歷朝歷代對科舉制的改革上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于是自然也無法阻止國家的興衰演變。而當西方的工業(yè)革命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時,在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文明面前,延續(xù)了千年的政治傳統(tǒng)走向衰落也是不可挽回的悲劇,也使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走向了危機的邊緣??婆e制的廢除既是中國的知識精英被迫接受了農耕文明落后于西方的結果,也是主動選擇西學東漸,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
作者簡介:趙益晨(1995—),男,河南鄭州人,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注釋:
[1]時殷弘. 病變中興衰毀:解讀《漢書》密碼[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
[2]時殷弘. 《史記》早該這樣讀[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3.
[3]錢穆.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