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烽
一
出四川省射洪縣的舊縣城——現(xiàn)在的金華鎮(zhèn),北行半里,便望見一座玲瓏秀麗的青山,在涪江岸邊巍然突起,猶如一道綠色的屏障,這就是被古人譽為“天下無雙景,人間第一山”的金華山。
據(jù)射洪舊縣志載:“金華山,縣北半里,其山貴重而華美,故名?!边@就是說,古人是因為它的貴重華美,才取了金華山這個名字。金華山之所以稱得上“貴重”,一是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早在梁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就建了“金華山觀”,唐玄宗時重修,宋英宗治平二年,因皇帝賜號“玉京”,所以又改為玉京觀。以后,元、明、清都屢有培修。這樣,便留下了一個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金華山觀一直是射洪及周邊地區(qū)的道教中心,并與青城山道觀、大邑的鶴鳴山道觀、三臺的云臺觀并列為蜀中道教的四大名觀。二是因為山上有一座“古讀書臺”,這個被稱為“海內(nèi)文宗”的唐代大詩人陳子昂幼年讀書的處所使金華山身價倍增,名震蜀中,吸引了各地游人。
陳子昂(公元659—700年),字伯玉,射洪縣金華區(qū)武東鄉(xiāng)人,唐代著名詩人。他得武則天重視,曾官至右拾遺。但屢次上書言事,言多切直,觸忤權(quán)貴,被降職。圣歷元年(公元698年)陳子昂以父老為由辭官還鄉(xiāng)到射洪。但他終不為武氏集團所容,不久,被誣陷下獄,憂憤而卒于縣城(現(xiàn)射洪縣金華鎮(zhèn)),年僅42歲。詩人含冤而去了,留下的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千古絕唱。
陳子昂被稱為“文宗”來源于他碎琴的故事,這事在《全唐詩話》和《唐詩紀事》都有所記載。大唐永淳元年,21歲的陳子昂帶著自己創(chuàng)的詩稿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京都長安,他希望在那兒干出一番事業(yè),但他既無關(guān)系,又無背景,獨自一人來到這個人才薈萃的地方,有誰知道他的才學呢?他很苦悶,常常一個人獨自在長安街頭行走。一天,他在街頭見到很多人圍觀一個賣琴的藝人,那藝人聲稱自己這把琴是祖?zhèn)髅伲窍∈乐畬?,喊價百萬。由于要價太高,圍觀的人只是觀看,卻無人要買。陳子昂見狀,挺身而出,要買這琴。經(jīng)過一番議價,他讓下人取來一千貫錢將琴買下。在場的很多人對他的這個舉動很不理解,問他:“你為啥出這么大的價錢買這么一把琴呢?”陳子昂微微一笑說:“這是一把好琴??!”人們說:“何不彈一曲讓我們開開眼界?”陳子昂說:“可以,明天我請諸位到宣陽里酒樓,大家一邊飲酒,一邊聽我彈奏吧?!钡诙?,眾人都云集宣陽里酒樓,一邊飲酒,一邊等陳子昂彈琴。片刻,陳子昂操琴彈奏,果然身手不凡,彈罷一曲,余音繞梁。眾人正想再聽下去,琴聲戛然而止,只見陳子昂起身說道:“諸位明公,在下陳子昂,西蜀人士。多年來束發(fā)苦讀,飽覽詩書,熟知經(jīng)史。我以千金買來此琴在此獻丑,承蒙各位今日前來助興。其實此琴平常,我的操琴技藝也很一般。在下的詩文比此琴貴重百倍,卻不為人所知。在下來到京都,八方奔走,屢遭冷遇,心中甚是不平。比起在下的百篇詩文,這琴算得什么!”陳子昂說罷,雙手將琴高高舉起,往地上狠狠摔下,那琴頓時成為碎片。眾人見狀,無不驚嘆。這時,陳子昂將早已準備好的自己的詩文分送眾人,說:“請各位明公不吝賜教?!北娙俗x罷,果然文筆極佳,不禁連聲叫好。京兆司功王適讀后驚嘆說:“此人今后必為海內(nèi)文宗??!”
自那以后,陳子昂的聲名傳播京都長安。三年之后,他果然躍過“龍門”,得中進士。成為了著名的詩人和初唐詩歌革新的先驅(qū)。
二
我曾不止一次地登臨金華山,瞻仰古讀書臺。金華山上林木甚茂,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漫山古柏,郁郁蒼蒼;樓閣亭榭,疏密有致;碧瓦紅墻,或隱或現(xiàn)。尤其秋日登山,山上薄霧繚繞,如詩如畫,使人有“白日沉沉不到地,秋風颯颯生寒煙”之感。
記得為了給四川日報的“巴山蜀水”寫一篇文章,我曾作過一次最認真也是最細致的游覽。那天,我與縣委報道組的老陶一道乘車離開射洪縣城太和鎮(zhèn)沿綿重公路北行,約半小時便到達古縣城金華鎮(zhèn)。轉(zhuǎn)出北街,就見金華山橫亙眼前。行到山腳,從山下望去,但見古柏參天,奇松蔽日,美妙的景色吸引我加快腳步。走下公路前山山麓一泓溪水淙淙流去,溪上有一小橋,為一獨拱石橋,長約百尺,名百尺橋。陳子昂在《春日登金華山觀》中有“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之句,故此橋又名“虹飛橋”??上浜榭h在1971年因修建水渠已將此橋改建為平橋了。
現(xiàn)在,百尺橋已經(jīng)看不見鶴舞虹飛,但聞小鳥啁啾,山林仍然顯得幽靜可愛。過了百尺橋,登石梯365級直達山門,石梯兩側(cè)古柏森森,更加襯托出山門的莊嚴巍峨。山門由巨石拱成,兩旁石壁分別刻“蔚藍”“洞天”四個大字。此字筆勢遒勁,相傳是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山門有聯(lián):“天下無雙景,人間第一山。”這當然是不合實際的溢美之辭,但也反映了書聯(lián)人對金華山秀麗景色的傾倒之情。
我走進山門,便見到金華山道觀的各式殿宇及客堂、齋房、凈室等。第一層殿宇為靈祖殿。靈祖殿西側(cè)為五瘟殿、天師殿、地藏殿。沿地藏殿西側(cè)石階而上便至東岳殿。東岳殿為元代建筑,清初時曾加以培修,建筑藝術(shù)別具一格。殿內(nèi)神龕前的石香爐為明萬歷年間制造,上刻有九龍戲珠的浮雕,精巧玲瓏。東岳殿后為藥王殿、三官殿、觀音殿等,其間匾對甚多。
游完以上殿宇,回到靈祖殿的東側(cè),才發(fā)現(xiàn)沿山脊邊沿建有一道墻垣,墻形為巨大臥龍,長約二百余米,龍尾從前山靈祖殿靠東的崖邊砌起,沿山脊隨山勢蜿蜒而上,龍頭卻在玉京觀前的忠義殿側(cè)面,龍頭倒臥,造型生動。
沿“龍”墻上行,便到玉京觀。我在玉京觀正殿前憑墻而立,上窺云表,下覽江流,但見懸崖絕壁,古柏倒掛。放眼遠望,便是“一曲清江繞山流,布帆來往不停舟”的涪江。玉京觀殿宇輝煌,亭臺錯落,飛檐斗拱,古樸雅致。玉亰觀正面一排三殿,即三清殿、財神殿、祖師殿。三殿東側(cè)還有一個忠義殿(以前叫關(guān)帝殿),此殿的側(cè)門正對著石龍墻的龍頭。
三座大殿前面有一寬敞的壩子,壩子的西側(cè)建有休閑長廊,現(xiàn)名觀鶴廊,傳為陳子昂年青時與謝小姐定情之處。壩子里立有清乾隆時鑄造的鐵燈桿一根,專供晚上照天燈之用。鐵燈桿土埋18尺,上高33尺,共長51尺。據(jù)史料記載,當初鑄造此燈桿時,工匠就在離地面約一丈高的地方留有一孔,并在孔里放有白銀。傳說這白銀可治眼疾,游客若用手摸一下孔里的白銀,再用這只手擦自己的眼睛,眼睛頓覺清亮。走過玉京觀諸殿,便來到一處小院,院內(nèi)有一六柱六角三層的樓閣,這里原名玉虛閣,因閣內(nèi)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的神像,所以又叫玉皇樓。這里便是古讀書臺舊址,在唐代時,這里就是縣學堂的所在地。所以小院門口立有“陳子昂讀書臺遺址”的石碑。清道光年間,讀書臺遷到后山,道觀便在此處建起了玉虛閣。院內(nèi)立有一塊兩米多高的回文詩碑,乃清末楊太虛但署名為“泉石散人”書草。詩雖不工,但順讀倒念皆能成韻,頗為有趣。詩云:
龍頭倒臥見高峰,洞古鋪天綠樹籠。
封郭滿天撐老柏,卷波煙水映喬松。
濃情尚吐飄香桂,覺夢驚聲聽曉鐘。
淙夜澈泉流韻雅,茸紅剪處妙羅胸。
此詩描繪了金華山的風光。書法頗佳,筆走龍蛇,氣勢非凡,深得游人喜愛,不斷有人誦讀摹臨,為游山增添了不少樂趣。
從玉京觀再往前有一四角亭樓,一樓兩層,名純陽閣,為紀念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閣前靠右立有一塊石碑,人們稱作杜甫詩碑,碑的兩面分別刻有杜甫的詩作《野望》和《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這兩首詩和前山門前的石華表上所刻的詩歌一樣,都是照杜甫手跡的拓本鐫刻而成,為行草,筆法遒勁自然,秀麗瀟灑,十分珍貴。晩唐詩人牛嶠在他的《登陳拾遺書臺覽杜工部留題慨然成詠》一詩中曾有“北廂引危檻,工部曾刻石”之句,證實杜甫曾在射洪留題石刻。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他著的《中國通史》中也確認金華山上杜甫詩的石刻確系詩人手跡?!段奈镫s志》1961年第1期、香港《書普雜志》1978年第8期均載文《杜甫與書法》予以確證,所以應為罕見之物。金華山前山便到此為止。從純陽閣行經(jīng)一段茂密的林蔭小道,再拾級而上,約百余步,即達金華山后山梧岡山?,F(xiàn)在人們看到的古讀書臺就建在此處。
三
讀書臺原名讀書堂,是陳子昂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他“年至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慨然立志”。這里所說的“鄉(xiāng)學”,是當時的射洪縣學,校址即在金華山觀后。但讀書堂不知何年倒塌湮沒了,直到清道光十年才由兼掌射洪的府尹汪霽南移建于此。陳子昂在金華山苦讀三年,博聞強記經(jīng)史百家,為后來革新詩歌打下了厚實的基礎(chǔ)。
讀書臺四周有墻垣環(huán)繞,大門前豎“唐右拾遺陳伯玉先生讀書處”石碑。古坊額上有碎瓷鑲嵌的“古讀書臺”四字,門聯(lián)為“亭臺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經(jīng)工部來”?!翱锷健敝咐畎子啄曜x書之所,“工部”即指杜甫。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入川,在四川生活了將近10年。寶應元年(公元762年)11月,51歲的杜甫沿涪江乘舟而下,來到射洪。杜甫與陳子昂,同為唐代著名詩人,在萬紫千紅,流派分立的唐代詩壇,一個是登上高峰的旗手,一個是篳路藍縷的先驅(qū)。杜甫雖比陳子昂晚生了近五十年,但他對這個唐代詩歌的開山鼻祖十分仰慕,倍加推崇。在他年老體衰的晚年,還拄著拐杖登上射洪金華山瞻仰陳子昂少年時的讀書之所,去射洪武東鄉(xiāng)拜謁陳子昂的故宅,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詩篇,為一代雄才的不幸遭遇發(fā)出深沉的慨嘆。
其時,正值天寒地凍的冬天,他系舟于懸崖絕壁之下,拄著手杖,頂風冒雪登上金華山。金華山“上拂宵漢,下瞰江流”,他縱目遠望,思緒飛馳,似見山連越嶲,水散巴渝。而眼前北風凄厲,落葉蕭蕭,獨鶴盤旋,饑烏慘叫,詩人不禁黯然神傷。那首吟及“射洪春酒”的《野望》大約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下寫出的。
他登上山巔,放眼四野,但見白雪蓋嶺,陰云遮日,長空飛過霜鴻,哀鳴聲撕裂著游人的心扉,悵望陳子昂讀書臺,已是斷碣殘碑,蒿萊滿目。緬懷先賢,不禁感概萬端,詩人仰天長吟道:
……
雪嶺日色死,霜鴻有余哀。
焚香玉女跪,霧里仙人來。
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
悲風為我起,激烈傷雄才。
詩人觸景生情,悲從中來,對陳子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抒發(fā)了郁結(jié)于胸中的惆悵與悲涼。
當杜甫在詩國的頂峰引吭高歌的時候,他銘記著先驅(qū)者的勛勞。而“杖策曾經(jīng)工部來”這段史事也銘記在世代射洪人的心中,至今傳為佳話。
進入讀書臺大門便是拜廳,兩側(cè)為回廊。拜廳中立有板壁數(shù)道,板壁刻有陳子昂好友盧藏用撰寫的《陳氏別傳》,介紹了陳子昂一身的經(jīng)歷,為民國時羅鐘潞所書。板壁還刻有清末舉人馬天衢書的陳子昂感遇詩38首。拜廳正中懸有大型金字木匾,上題“海內(nèi)文宗”、“三唐冠冕”。并立陳子昂漢白玉站像一尊,高1.4米,像座為紅砂石刻,高0.8米。拜廳后為陳子昂紀念亭(即感遇亭),亭臺高聳,鉤欄環(huán)護,曲檻相倚。其間匾對層疊,光潔明凈。亭內(nèi)有陳子昂塑像一尊,所塑陳子昂正襟端坐,狀若沉思,氣宇軒昂,令人肅然起敬。石像座臺四周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十分精美。后院盡頭有一六角亭,此亭屹立于梧岡山頂峰,憑欄遠眺,可以縱覽涪江兩岸江山勝景。與金華隔江相對的一山崖上,以前曾有兩尊女將軍石像。她們身著銀鎧,肩披輕紗,腰系佩劍,雙眉緊鎖,表情悲憤,此地名為“將軍碑”或“將軍廟”。據(jù)傳陳子昂被陷獄中之事,不久被女皇武則天知道了,她馬上派遺兩名宮廷女將前往射洪,命縣令段簡立即釋放陳子昂。兩位女將軍奉旨急速前往。當她們來到涪江岸邊時,恰逢江水猛漲,江路阻隔。她們無計可施,在江邊徘徊數(shù)日。洪水剛剛消退,卻傳來陳子昂被害獄中的噩耗。她們難以回朝復命,又為陳子昂遭受冤屈而悲憤,便一同投江自盡,葬身洪流。當?shù)厝藶榱思o念這兩位女將軍,紛紛捐款請來能工巧匠,在這里修建廟宇,并在女將軍投江處的山崖上刻鑿了她們的英姿??上н@兩尊女將軍的石像在文革破“四舊”中被紅衛(wèi)兵搗毀了。
四
女皇派的女將軍沒能救下陳子昂,一代雄才帶著對朝廷的絕望,對壯志未酬的悲憤走了。陳子昂的悲劇是一個先驅(qū)者的悲劇。陳子昂雖然倒下了,但他為唐詩的發(fā)展所起的開拓性作用卻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他一生在矯正時政弊端的同時,又自覺地肩負起了革除詩歌弊端的重任。為了掃除齊梁以來形成的詩風,他從理論和寫作實踐兩個方面做了英勇卓絕的斗爭。他看到初唐詩歌沿襲六朝余習風格綺靡纖弱的弊端,挺身而出,力圖扭轉(zhuǎn)這種傾向,強調(diào)興寄,提倡詩歌要繼承《詩經(jīng)》 “風”“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要有感而發(fā),不作無病之呻吟,注重現(xiàn)實內(nèi)容和剛健質(zhì)樸的表現(xiàn)形式。與滿懷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和慷慨指陳時弊的作為相一致,他提出了高于同時代人的革新理論。他在《修竹篇·序》中大聲疾呼:“文章道弊五百年矣!”號召詩人們反齊梁,追漢魏,向風雅之作、漢魏之篇、正始之音學習,寫出有“興寄”、“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詩歌。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是以反映社會現(xiàn)實、謳歌美好理想、贊頌高尚情操、體現(xiàn)剛健質(zhì)樸的詩風為主的。他所創(chuàng)作的120多首詩歌,具體實踐了他自己的詩論主張,以其清新的語言,豐富的感情,爽朗剛健的風格,一掃齊梁及初唐宮廷詩人頹靡的詩風,為唐詩的健康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因此被李白、杜甫譽為“麟鳳”、“雄才”,被王適奉為“海內(nèi)文宗”?,F(xiàn)代史學家范文瀾稱他為“唐古文運動最早的奠基人”。
陳子昂是唐代詩國中撥亂反正的英雄,他從理論上和寫作實踐上,有效地遏制了齊梁以來形式主義的頹波,開拓了唐詩走向繁榮昌盛的道路,為豐富唐詩的題材、內(nèi)容乃至體裁都做出了可貴的貢獻,也為唐代的古文運動著了先鞭,對他之后的許多詩人、作家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主要著作有《后史》、《江上人文論》、《奏議》、《陳伯玉集》(10卷)等。其代表作《登幽州臺歌》被譽為古典詩歌中的“千古絕唱”。
但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卻為權(quán)貴集團所不容。盡管他已遠離京城的政治中心,回到家鄉(xiāng)射洪,遠在京城的武三思等人仍不放過他,他們暗中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將他押到縣衙問罪,最終將他置于死地。據(jù)說陳子昂的冤死在朝野和詩人的家鄉(xiāng)射洪均引起強烈不滿,段簡聽說后驚恐萬狀,坐臥不安,不久也暴病身亡。他的尸體還未裝殮,就化成了一塊難看的癩石頭。金華山的道士得知,將這塊石頭搬到金華山后山存放。這塊石頭高三尺,寬三尺,厚一尺。凡到金華山和陳子昂讀書臺來參觀的人都要來看看這塊石頭。人們痛恨這個逢迎權(quán)貴、害死大賢的奸人,都朝上面吐唾沫,并用石塊去打擊它。誰知一打,它便放出一股臭味來。這塊石頭就被人們稱之為“臭石頭”。由于長久地被人們敲打,這塊石頭漸漸變小了,只有一尺多高了。當然,段簡變?yōu)槌羰^的說法僅是一種民間傳說。臭石頭的真實來歷,據(jù)射洪舊縣志載,明代諍臣楊最(射洪金華人)在云南任右都指揮使時,發(fā)現(xiàn)一石,呈瓦灰色,用硬物擊之,發(fā)出腐蛋般的臭味,甚覺奇怪,于是趁回鄉(xiāng)省親之機,將石頭從云南曲靖縣運回射洪。如今,這塊臭石頭依然存放在后山讀書臺內(nèi)一個不起眼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