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為
冬日,早起,窗外飛來一只野鴿子。我家南窗下種滿花草,常有飛鳥飛落,見多了,本也不以為意。只見它一屁股坐在花架上的盆景盆里,一動不動。這盆淺淺的,閑置已久,和窗玻璃中間隔著一片彼岸花,像隔著一片籬笆,它以為我看不見。我也照例不去管它。吃罷早飯,發(fā)現(xiàn)它還坐在那里,一動不動。想來,她可能是要生蛋了。
我家三四年前,也來過兩批鳥媽媽,生了蛋,孵出幾只小鳥。所以,對此倒也并不陌生。只是想著:它們到底是又來了。心下莫名有點歡喜,又有些許緊張。以往它們來下蛋時,一般都是春夏之際,現(xiàn)在已是隆冬了。
第二天,它仍在原地“坐禪”,屁股下面墊著幾根橫七豎八的枝條。細(xì)看,羽毛有各色漂亮的光澤,像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我隔著窗玻璃,湊近它,不過離著一手臂的距離,它也不驚不懼。我掏出手機(jī),拍下它的尊容,貼到朋友圈,還附上幾句話:“小區(qū)里的野鴿子又來我家筑巢生蛋了,住了兩天,一分錢旅館費都沒付。哼!”不出幾分鐘,即收獲了四十幾個“贊”。有人留言說:“大吉!真是祥瑞之地?!蔽夜笆肿饕?。有的調(diào)侃說:“把蛋偷進(jìn)來?!蔽覜_他發(fā)了個“蔑視”的表情。也有人說:“這大概是珠頸斑鳩?!蔽疑暇W(wǎng)一查,的確,大概正因為它頭頸上鑲著一圈黑白相間的“珠鏈”羽毛,所以才有了這美麗的名字。野鴿子的嘴是直的,它帶鉤,原來是只斑鳩。漢代焦延壽《易林》中說:“鵲笑鳩舞,來遺我酒?!惫湃艘砸姷较铲o、斑鳩,作為吉祥的象征。我也心下暗喜。
一連幾日,大鳥紋絲不動。到夜里,兀自合上眼睛,閉目養(yǎng)神,好像對外界的一切毫不在意。我用手電筒照它,它也毫無反應(yīng)?!岸Α蹦莻€強啊。
起風(fēng)了,又下起了大雨。我急忙跑去慰問,只見鳥媽媽已成了“落湯雞”,眼神哀怨又堅毅地望著我,眼角的羽毛還在淌水。我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一條:“又是風(fēng)又是雨的,大善人家里的斑鳩媽媽不曉得吃得消嗎?真想幫她打把傘,蓋床棉被!”發(fā)出以后,又引來鋪天蓋地的評論。有朋友說:“搭個棚。”我回說:“怕嚇走她?!庇钟腥苏f:“它自帶羽絨外衣。”倒也是,多正宗的“羽絨”啊。半夜,我縮在暖烘烘的被窩里,聽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心里惦記著大鳥應(yīng)該還在受苦。想來想去,起床,摸黑找了把小傘,躡手躡腳地潛過去,撐在大鳥頭上。不一會兒,窗外“轟”的一聲,我急急跑過去一瞧,傘已毫無蹤影,只剩大鳥依舊蹲著,拼死和凄風(fēng)苦雨頑強斗爭。
它一坐就是二十天。一天早上,我見大鳥離巢飛去,盆中多出一只黑乎乎的小鳥。小鳥肉團(tuán)團(tuán)一塊,毛稀稀拉拉。把手湊近,它會撲翅,張嘴。不一會兒,大鳥回來了,又一屁股坐在小鳥身上。我退回屋內(nèi)。大鳥小鳥嘰嘰喳喳,小鳥正向母親嘴里討東西吃呢。
又過幾日,母鳩離巢。寒風(fēng)凜冽,我見小鳥正瑟瑟發(fā)抖。探手欲去摸,忽然,兩只大鳥從天而降,呼扇著翅膀,停在我周圍的欄桿上,煞是嚇人。原來兩大“護(hù)法”正躲在周圍保駕護(hù)航呢。
一個月過去了。一日,不見大鳥,只見小鳥異常煩躁,走來跳去,翅膀撲騰撲騰,時而跳上欄桿,望望樓下,時而又縮回巢中。來來回回一個多小時,我一不注意,只聽得一陣噗噗噗噗的翅膀聲,小鳥縱身躍起,劃了個弧線,落到對面人家的空調(diào)外機(jī)上。它終于會飛了。
我為它高興。但回頭一望,唯??狰B巢一個,濃糞數(shù)點,心下也有點落寞。此時,大鳥驀然又飛回來了,停在花架上,望著我,似乎在和我道別。唉,真不容易啊,我這時想起了我的媽媽。
(劉振摘自《新民晚報》
2017年1月7日 圖/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