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林
(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秀延初級中學,延安716000)
【摘 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認識自然、社會、人自身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作文修改是學生作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因此,要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自主評改;策略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過程是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過程。而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評改是學生作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評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學生評改作文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經(jīng)濟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在和平與發(fā)展這兩大主題下,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越來越密切。這樣,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語言便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寫作能力的發(fā)展。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由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獨當一面的機會日益增多,對工作、生活進行總結(jié),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人們進行寫作,并不斷進行修改,從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經(jīng)驗、情感。
二、學生評改作文要明確評改的內(nèi)容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內(nèi)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學生評改一篇作文,也要從內(nèi)容和形式兩方面來考慮。不僅看其內(nèi)容,看其形式,還要著眼于其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具體地說,作文評改的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文章內(nèi)容方面,主要看主題(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恰當
一篇習作,中心一旦確定之后,就要看習作是不是圍繞中心選材。評改作文首先應著眼于內(nèi)容,內(nèi)容立不住腳,形式上再改也沒有什么意義。
2.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是否符合文體要求
這個問題既是形式問題,也是內(nèi)容問題。表達中心確定之后,表達方式就要為中心服務,什么地方記敘,什么地方議論都要恰當。同時,中心確定之后,就要采用恰當?shù)奈捏w進行表達。
3. 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層次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是否恰當
無論是水平較高的學生,還是水平較差的學生,在作文的結(jié)構上都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材料安排的順序,材料的詳略,材料的內(nèi)在關系與表達這種關系的語言形式上。
4. 語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順,合理,句與句之間是否連貫,遣詞造句是否準確、恰當,書寫是否正確,修辭是否形象貼切
不少學生基礎差,錯別字較多、用詞不當、句子不通順等語言毛病比較普遍。
5. 形式方面,標點是否正確,書寫、行文格式是否合乎規(guī)定
不少學生會忽視標點符號的運用,導致句子指代不清或產(chǎn)生歧義。行文格式也同樣重要,不容忽視。
以上這五點是就作文評改的整體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體的作文評改,則要按照教材或教師的作文教學計劃確定的重點,從學生的作文實際出發(fā),一般要與作文訓練的重點相一致。每次作文評改,內(nèi)容要單一、重點要突出,以便使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教師要教給學生作文評改的方法
當然,這并不是說教師對學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教師還是要“多啟發(fā),多指點”。但動筆改的,應當是學生自己。學生評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說有就有,需要一個培養(yǎng)、訓練的過程。
1. 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評改要求
在作文評改之前,要讓學生明確評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訓練,教師總要按訓練計劃提出訓練要求。指導、評改都要以此為根據(jù)。如《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就有不同的側(cè)重點。這里所說“讓學生明確評什么,改什么”,并不僅指教師要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必要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評和改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在某一面。
2. 引導學生抓住文體特點進行評改
每一次作文,都會有不同的文體等方面的不同的特點。作文評改是以一定的知識、能力為基礎的。讓學生動手評改作文,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查。在評改過程中,應該先讓學生明白文體特點,然后參照評改要求進行評改。如讓學生對說明文進行評改,應先要求學生回顧說明文的特點,弄清要注意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說明的語言。學生明白這些后,對作文的評改就會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數(shù)。
3. 提供范文,集體評改,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還不夠,因為一般學生(特別是差生)往往意識不到所要評改的習作與教師的要求之間有什么差距,看不出習作的毛病在哪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供范文。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范文,使學生明確教師的要求在作文評改中是怎樣反映出來的,從而從中看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比較抽象的“要求”,不僅能化為學生頭腦中的具體的感性認識,而且使學生明白了怎樣做才能達到這種“要求”,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梢栽诮處熞龑?,集體評改文章。對于范文的選擇,一般來說,應選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體現(xiàn)作文要求上較差,在本次習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體評改。還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改。
4. 要指點學生評改的步驟
一般來說,評改文章,首先要著眼全局;全局的問題評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問題評改完以后,還應從頭到尾再讀一遍。從全局出發(fā),看一看評改得是否恰當,基本上沒什么問題,才算定局。具體地說,作文評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內(nèi)容與形式是否統(tǒng)一。第二步要從字、詞、句、修辭、標點、書寫、行款格式等方面評改。第三步通改,看評改是否得體。
5. 作文評改要把握好“評”和“改”兩個關鍵
作文評改,要把握好“評”和“改”這兩個關鍵。作文改得好,可以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改得不好,容易暴露出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差距。這有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把準癥結(jié),從而加強作文評改的指導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效果。評,就是對所評判的習作作一個恰如其分的評論,可以說,作文的評判又是一個再作文的過程。評語要對作文的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作出恰當而準確的評價。評語要有針對性,主次要分明。
6. 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因而,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在訓練中,教師可布置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進行片段訓練,然后讓學生進行評改練習。這樣,從片斷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四、教師要為學生批改作文創(chuàng)造良好的評改環(huán)境
作文的評改,對習作者而言,是來自老師和同學的信息反饋。通過反饋的信息,習作者可以對今后的作文進行有效的調(diào)控。這種作用首先反映在學生的情緒上,即通過作文評改,學生對作文更有興趣,更加充滿熱情。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思維異?;钴S的寬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心靈得以自由地溝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
1. 創(chuàng)造條件,形成交往互動的作文學習評改氛圍
教師在組織學生評改作文時,要采取自評、互評、輪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輪評,一個人的作文往往幾個人評,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從而引起學生活躍的思考,甚至爭論,從而形成良好的評改氛圍。
2.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
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文章,并且激勵他們成功。激發(fā)學生成功,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鼓勵的原則。從做法上,要讓學生有發(fā)表的機會,讓他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這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樣,學生評改作文也要堅持賞識教育與成功教育。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評改,并激勵他們評改作文。
3. 在學生作文評改中,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在學生作文評改中,教師會遇到來自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同時,這項工作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總之,作文教學要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新課改理念武裝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調(diào)動學生作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和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