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韭菜栽培技術(shù)
1.整地施肥
育苗地選擇沙壤土、干燥地塊,播前深耕曬垡,利用太陽能高溫消毒或低溫殺死病蟲卵。整細耙平,做成寬為1.2~1.5米的平畦,長應(yīng)根據(jù)地塊而定。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千克,混入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以殺滅蟲源。施肥要均勻、深施,避免吸引成蟲產(chǎn)卵。亦可施用商品有機肥。
2.播種
選用新種子,如早春氣溫偏低,可采用干籽播種,為搶墑出苗可浸種催芽。
干籽播種:畦子整好后蕩平,澆透水,然后把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
當種子撒好后,覆土1厘米,覆土要細不能有大塊,否則影響出芽率。等覆土完全濕透后打上除草劑(韭菜專用除草劑“施田補”)嚴格按說明使用,播后立即加蓋地膜,保溫提溫。70%幼苗頂土時揭膜。
種子的用量每667平方米用種約4~5千克。可栽植3300~4000平方米菜地。
3.播種時間
春播韭菜4月上旬至5月上旬,地溫穩(wěn)定于12℃以上,日平均氣溫15~18℃即可播種。
4.苗床管理
澆水施肥:齊苗后至苗高16厘米,根據(jù)墑情7~10天澆水1次,結(jié)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10千克,促使苗子快速長,提早分棵。
1.適時定植
分析所用試劑均為優(yōu)級純,所用水均為去離子水,以確保測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分析過程所有的樣品均設(shè)置平行樣,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用于分析,以提高精確度和減小隨機誤差,儀器自動扣除試劑空白,同時加入國家標準土壤樣品(GSS-2、GSS-5)進行質(zhì)量控制分析,以保證實驗的精確度。
一般株高達18~20厘米尚未分蘗,夏至后定植。
2.深耕施肥
前茬收獲后,深耕2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優(yōu)質(zhì)圈肥600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耙入土層,整平作畦。畦子一般要求東西向為宜,畦面的寬度為1.5~2米,長度根據(jù)地塊而定。
3.起苗
育苗地于定植前1天澆水,起苗后抖凈泥土,大小苗分級,剪去須根末端,留3~5厘米,剪掉葉端,留葉長8~10厘米。
4.栽苗
在畦內(nèi)按行距18~20厘米開溝,穴距8~10厘米,每穴8~10株。栽培深度以葉片與葉鞘交接處為準,移栽時苗子要埋根不埋心,一般埋2厘米為宜。
1.澆水施肥
緩苗前后澆水2次,然后中耕蹲苗。夏季注意排澇,立秋后遇旱7~10天澆水1次。結(jié)合澆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立冬”時再澆凍水。
2.中耕除草
移栽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3.收割
一般每28~35天收割1次,割時距地面1厘米處,割口整齊一致。
1.農(nóng)業(yè)防治
每次收割后清除病葉殘體,集中深埋,消滅病菌及蟲卵。
2.物理防治
用糖醋酒誘殺害蟲,按糖、醋、酒、水和9 0%敵百蟲晶體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在5~6月每667平方米放置2盆,10天換1次,誘殺蔥蠅、韭蛆成蟲。
3.化學防治
(1)韭蛆防治:每667平方米可用25%噻蟲胺水分散粒劑240克,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40克,韭菜收割后2~3天,順壟根部淋澆,藥液用量300千克。
(2)韭菜疫?。喊l(fā)病初期及時噴藥,常用藥劑有:6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或噴霧。每隔7~10天左右防治1次,交叉防治2~3次。或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平方米用藥1千克,7天噴1次。
(3)韭菜灰霉?。喊l(fā)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0%腐霉利(速克靈)煙劑260~300克,分散點燃,關(guān)閉棚室,熏蒸1夜?;蛴?.5%多菌霉威(多菌靈)粉塵劑,每667平方米用藥1千克?;?5%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50%異硫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均為7天1次,連噴2次。收割前7天停止用藥。
每次收割后中耕松土,2~3天后澆水施肥,每667平方米每次施腐熟圈肥400千克或腐殖酸生態(tài)肥50千克。忌割后立即追肥,以防造成傷害。
(任 濤山東省泰安市農(nóng)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