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na+C、Lee
小瓊:我很久沒有聽過這個來自我故鄉(xiāng)的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的現(xiàn)場演出了,但這一次的聆聽真的令人激動!我剛于1月19日欣賞了《齊格弗里德》(Siegfried)的音樂會演出,領(lǐng)銜主演的有西蒙·歐內(nèi)爾(Simon ONeill)、戴維·坎杰洛西(David Cangelosi)和馬提亞斯·戈埃內(nèi)(Matthias Goerne)等杰出的歌唱家。
小薇:對于世界各地的歌劇院來說,瓦格納的《指環(huán)》始終如同珠穆朗瑪峰一樣高高在上。終于,如今在中國,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指環(huán)》制作。
小瓊:事實上,《指環(huán)》屬于交響樂團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傳統(tǒng)曲目,其理由很簡單:在理查德·瓦格納的所有作品中,樂隊扮演的都是推進音樂和劇情的主要角色,通常會取代歌手們來“講述故事”或“揭示真正的動機”——因為《指環(huán)》當(dāng)中有數(shù)以百計互相聯(lián)系、交錯成網(wǎng)的“主導(dǎo)動機”。
小薇:上海的觀眾們當(dāng)然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了《指環(huán)》。我還記得2010年科隆歌劇院制作的全本《指環(huán)》(羅伯特·卡爾森執(zhí)導(dǎo)),掀起了中國歌劇愛好者們一連四天的觀劇熱潮(上海東方衛(wèi)視還轉(zhuǎn)播了整個演出)。在2015年10月,古斯塔夫·科gt(Gustav Kuhn)將蒂羅爾音樂節(jié)(Tyrolean Festival Erl)帶到了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出了一場長達24小時、半舞臺式的《指環(huán)》!這是獨一無二的!
小瓊:香港管弦樂團和他們的音樂總監(jiān)梵志登于2015年揭幕了為期四年的《指環(huán)》演出,每年的1月演出一部。在2018年1月,《指環(huán)》的最后一部——《眾神的黃昏》(Gotterdammerung)——將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NAxos唱片在現(xiàn)場錄制整個演出,也使得這系列的演出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小薇:音樂會版的演出,沒有演出服裝和道具的話,觀眾們就能真正關(guān)注于所有音樂方面的細節(jié)了。
小瓊:有一個附加的驚喜是,演出配上了經(jīng)過細致翻譯、又與音樂配合極好的字幕,這能讓觀眾實時地經(jīng)歷整個情節(jié)。
小薇:由于歌手們不必在舞臺上移動,因此他們可以更加專注于歌唱,這對于錄制唱片顯然是一項優(yōu)勢。
小瓊:使香港管弦樂團版的《指環(huán)》更無價的是所有的歌唱家們都具有最高水準,或者說是當(dāng)今最佳的“瓦格納”演員。通常來講,將所有這些歌唱家們?nèi)烤奂谕粋€歌劇舞臺上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還得考慮到排練用時)。在音樂會中完整地演出《指環(huán)》,可以大大削減排練的時間,因此香港觀眾們有著可謂是“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看到這些歌劇明星們同聚在一個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