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園林
威廉出生在非洲一個叫馬拉維的國家,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國家不熟悉,這里貧窮、落后,有時候饑荒、瘟疫肆虐。
威廉是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住在一個普通的村子里。家里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威廉唯一的娛樂方式,是聽家里的一臺舊收音機。每天,他趴在收音機旁,靜靜地盯著這個神奇的東西,一臉凝重地想:聲音到底是怎么發(fā)出來的?
有一天,威廉竟然把家里的這臺收音機給拆了,原來他想知道它的構(gòu)造。本來家里的收音機是有噪音的,經(jīng)過他反反復(fù)復(fù)的試驗后,居然找到了產(chǎn)生噪音的原因,是集成路線板接觸不良嘛!然后他開始修,沒有焊鐵,就用鐵絲代替。經(jīng)過一番搗鼓,收音機被修好了。
這下威廉算是出名了,村里人紛紛把家里的壞收音機拿來讓他修。看著壞收音機重新變好,大家都夸贊他:真是個小科學家!
這讓威廉特別有成就感,他開始對科學感興趣。他聽說上中學后,會有很多科學課,于是就特別期待。可是,如此簡單的一個愿望,卻未能實現(xiàn)。饑荒再次席卷而來,很多人被活活餓死。還好,威廉幸運地挺了過來,沒有被饑荒奪去生命,但家里再也拿不出學費了,他不得不輟學。
周圍像他這樣的輟學少年有很多,他們每天睡懶覺,曬太陽,撿廢品,到處跑著玩,幫大人干活,照顧弟弟妹妹等。威廉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想多學點知識。
在小學附近有一個小型圖書館,里面的書,大多是美國捐贈的。在馬拉維這個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地方,圖書館形同虛設(shè),大家寧愿到垃圾場撿廢品,也不愿走進圖書館,威廉卻走了進去。
他從書架上拿下那些蒙了一層灰塵的書籍,貪婪地看起來。一個14歲的孩子,英語學得又不好,看得磕磕絆絆,但他依然會每天走進圖書館。他最喜歡的書,是關(guān)于電力的。有一天,當他拿起一本電力學書時,看見封面上印著一個白色高塔,塔上裝著三片龐大的風扇葉子。他第一次知道這是風車,且能夠發(fā)電。
這簡直令他欣喜若狂。因為在他的國家,最缺的就是電。全國只有2%的人能用上電,還動不動就停電一周。他太希望能夠在電燈下看書學習了。于是,這個14歲的小男孩決定做一輛風車。
沒有器材怎么辦?這個問題難不倒威廉,他到垃圾場里撿一些銹跡斑斑的軸承、壞家電等,拆拆卸卸,它們就成了做風車的材料。
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可實在找不到風車支架,他就說服父親,把家里唯一的一輛破自行車拆掉,當風車支架。剛開始父親是不愿意的,可架不住他軟磨硬泡,于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動靜整這么大,不可能沒有人知道。當周圍人知道威廉在做風車時,他們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隨后就笑了:傻瓜,你簡直是瘋了,你不可能成功的!從此,“瘋狂男孩”就成了威廉的綽號。
多少嘲笑,多少挫折,都阻擋不了一個少年追夢的心。他的風車一點點做成了。只要有風,風車就會轉(zhuǎn)動,只要風車轉(zhuǎn)動,他手里的燈泡就會亮起來。
等風的過程如此難熬,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生那么漫長。最終,風來了,威廉手里的燈泡亮了。
威廉成功了!此后,他不斷地改善風車,讓整個村子的人都用上了電。不但用風車發(fā)電,還用風車取水,甚至用它為手機充電。
威廉聲名大振。所有人都知道,有個叫威廉的男孩,是個了不起的小科學家,憑一己之力,讓全村人用上了電。
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政府怎么會讓他在鄉(xiāng)村荒廢一生呢?他重返校園,并以青年科學家的身份出席國際會議,到世界各地演講,還獲得了美國常春藤達特茅斯學院的獎學金。
很多人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這個14歲的非洲小男孩達到了。他成了全世界的楷模,他讓所有的人知道,堅持不放棄,風,最終會來。
等風的過程中,會遭到嘲諷,會遇到困難,好像有一道永遠都邁不過去的坎,因此,很多人退縮了,灰心了。然而,知道了威廉的故事,你還有什么理由在風到來之前,就放棄了呢?
(水云間摘自《黃河黃土黃種人》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