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丘。一個傳統(tǒng)文化的狂熱愛好者。很高興能在《小丘說古》這個欄目里與大家見面,一同分享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那一絲一扣的美妙。我們總能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到養(yǎng)分。它的精髓也早已浸透在我們的血液里。一旦我們找到了合適的土壤,這些浸透骨髓里的種子就會立刻萌芽,然后開花結果。
中國自古以來注重養(yǎng)生,上至達官顯赫,下到平民百姓,無一不注重養(yǎng)生。在古代,很多皇帝及修道之人都能享有百年之長壽,這跟他們平日里修身養(yǎng)性是分不開的。今天,小丘就跟大家聊一聊古人是如何養(yǎng)生的。
典籍篇
古籍中的養(yǎng)生經(jīng)
在我國的醫(yī)學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著名的醫(yī)學家,他們醫(yī)術高明、醫(yī)德高尚、救死扶傷、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稱道。當然,這其中有一些人更是將自己畢生所學修成了醫(yī)學巨著。下面,讓我們一起到這些神奇的古籍中長一長見識吧。
《神農本草經(jīng)》:醫(yī)藥師的中藥教科書
我們都知道,《神農本草經(jīng)》是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這部著作是由秦漢時期眾多醫(y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的豐富藥學資料而成書的。由于在中國古代,大部分藥物是植物藥,所以“本草”成了它們的代名詞,而這部書也以“本草經(jīng)”命名。
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chǎn)地、性質、采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癥都有極為詳細的記載。對各種藥物怎樣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制劑,都作了概述。更可貴的是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大黃可以瀉火,常山可以治療瘧疾等等。這些都已用現(xiàn)代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證實。
藥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藥學的一大關鍵,《神農本草經(jīng)》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藥物之間,有的共同使用能發(fā)揮更大的功效,比各自單獨使用的效果強上數(shù)倍;有的兩藥相遇則一方會減少另一方的藥性,使其難以發(fā)揮作用;有的藥可以減去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藥時,或者在藥方中制約一種藥的毒性時使用;有的藥品本身均無毒,但兩種藥相遇則會產(chǎn)生很大的毒性,損害身體等等。
【書摘】
松脂:味苦溫。主疽惡創(chuàng)、頭瘍白禿,疥搔風氣,五藏,除熱。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
《名醫(yī)》曰:生太山,六月采。
《范子計然》云:松脂出隴西,松膠者善。
注:疥搔,意思是疥瘡。
《黃帝內經(jīng)》:不吃藥也可以長壽的秘訣
人類出現(xiàn)以后,就有了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yī)治的方法,所以醫(y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于《黃帝內經(jīng)》。但中醫(y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是從《黃帝內經(jīng)》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jīng)》被公認為是中醫(yī)學的奠基之作?!饵S帝內經(jīng)》不是一時之作,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戰(zhàn)國以前許多醫(yī)學著作的總結。
《黃帝內經(jīng)》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是,它還講了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長壽?!饵S帝內經(jīng)》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饵S帝內經(jīng)》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薄安恢我巡≈挝床 钡囊馑际钦f,假如一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只盲目地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臟器著手。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著手治療。而“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意思是不要只盲目地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后果著手。簡單地說,就是把前后兩端的問題解決了,中間的那段麻煩也就不存在了。
【書摘】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注:發(fā)陳是推陳出新的意思。被發(fā):披散開頭發(fā)。
《本草綱目》:東方醫(yī)藥巨典
《本草綱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作者李時珍從小就喜歡讀書,當他閱讀了大量古醫(yī)籍,又經(jīng)過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shù)既繁,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特別是其中的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而遺禍無窮時,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李時珍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tài)和生長情況。他了解藥物,并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采視,對實物進行比較核對。因此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就這樣,李時珍經(jīng)過長期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于萬歷戊寅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工作。
《本草綱目》約有190萬字,52卷,載藥1892種,新增藥物374種,載方1萬多個,附圖1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對其他有關的學科也做出了貢獻。達爾文曾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書摘】
頌曰∶藿香嶺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種。二月生苗,莖梗甚密,作叢,葉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須黃色乃可收?!督饦亲印芳啊队嵋嫫诠{》皆云∶扶南國人言五香共是一木。
其根是旃檀,節(jié)是沈香,花是雞舌,葉是藿香,膠是熏陸。故本草以五香共條,義亦出此。今南中藿香乃是草類,與嵇含所說正相符合。范曄《合香方》云∶零藿虛燥。古人乃以合熏香,即此扶南之說,似涉欺罔也。
注:旃檀又名檀香,是一種古老而又神秘的珍稀樹種。熏陸,即薰陸香。
養(yǎng)生篇
跟著古人學養(yǎng)生
我們知道,歷史上,除了編纂《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之外,還有很多古代名醫(yī)不但救死扶傷本領高,而且在養(yǎng)生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秘方。
跟扁鵲學按摩養(yǎng)生
扁鵲活躍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那段黑暗的年代中,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平均壽命只有30多歲,而扁鵲卻活到了97歲, 這都得益于他的揉腹養(yǎng)生法。
推薦:揉腹法
腹部為人體的五臟六腑所居之處,古人稱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扁鵲認為,常揉腹部有助于除舊納新,通腸滌胃,可調和五臟氣血。揉腹時采取仰臥位或坐位,在每日三餐后1小時進行。揉腹之前,先深呼吸9次,放松全身,排除雜念。然后,將右手掌貼于肚臍部,左手掌疊放于右手背之上,稍稍用力按壓。以肚臍為中心,逆時針進行揉按,按摩的范圍由小到大,連續(xù)按摩36圈;然后,再將左手掌貼于肚臍部,右手掌疊放于左手背之上,順時針按揉36圈。
跟華佗學運動養(yǎng)生
東漢末年的華佗,不僅是后人景仰的醫(yī)學家,也是一位出色的養(yǎng)生家。據(jù)《后漢書》記載,他年過百歲,依然滿面紅光,當時的人都說他矍鑠的樣子像是仙人一般。華佗長壽的秘訣則是“五禽戲法”。
推薦:五禽戲法
華佗最重要的,也是最出名的養(yǎng)生法是“五禽戲法”?!拔迩輵蚍ā笔且惶资谷砑∪夂完P節(jié)都能得到舒展的醫(yī)療體操。相傳華佗在許昌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五禽戲法”。 “五禽戲法”動作是模仿虎撲動前肢、鹿伸轉頭頸、熊伏倒站起、猿腳尖縱跳、鳥展翅飛翔的動作而成的。因此,或雄勁豪邁,或輕捷靈敏,或沉穩(wěn)厚重,或變幻無端,或獨立高飛,一套動作下來,使人氣血流暢,祛病長壽。
跟孫思邈學起居養(yǎng)生
孫思邈被后世尊為藥王。然而,他少年時卻是個體弱多病的人。為了改變體弱多病的狀況,孫思邈很早就下決心攻讀醫(yī)學。只要聽說某人在醫(yī)藥知識或養(yǎng)生保健方面有經(jīng)驗,他便不遠萬里前往拜師求教。因保養(yǎng)得法,他在101歲時才離開人世,成了當時的大壽星。
推薦:孫思邈養(yǎng)生十三法
孫思邈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一套按摩養(yǎng)生法,歸納起來有十三條:發(fā)常梳、目常運 、齒常叩 、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 、腰常擺、腹常揉 及攝谷道。
跟陸游學飲食養(yǎng)生
陸游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注重養(yǎng)生保健的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他活到了86歲,而且背不駝、腿不顫、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結實,有時還能上山砍柴,這與他養(yǎng)生有道是分不開的。
推薦:堅持戶外運動加食粥
陸游在《看鐘》中寫道:“乘除尚喜身強健,六十登山不用扶?!笨梢钥闯?,陸游從登山這項運動中是獲益非淺的。不僅如此,陸游的飲食還以素食為主,不主張“以肉養(yǎng)人”,在其詩中出現(xiàn)得比較多的食物是菱角、山藥和粥。陸游退居故鄉(xiāng)后,就每年采食菱角。生吃鮮菱角能“解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睍窀珊竽氤煞凼秤茫堋把a中延年”。而且,陸游一生喜歡吃粥,因為吃粥容易消化、吸收,對胃腸的保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跟葛洪學護齒良方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用“齒如瓠犀”形容美女的牙齒,即牙齒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稱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tài)。那么,在古代,有什么牙齒保健的好方法呢?
推薦:叩齒健齒
東晉醫(yī)藥學家葛洪在《抱樸子》中提到叩齒健齒法,即上下齒輕輕相互叩擊,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且證實有效,其機理是通過叩齒給予齒齦以適度的刺激,促進牙周血液循環(huán),預防牙周疾患,以達到固齒的目的。這一點在乾隆皇帝身上就得到了驗證。乾隆是我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他在晚年總結自己的養(yǎng)生經(jīng)驗時就提到了“齒常叩”,乾隆在步入暮年時牙齒依然健康,并可以吃許多老年人都咬不動的食物。古人在如此落后的條件下,亦能如此,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去保護牙齒呢?
診療篇
學生族養(yǎng)生手冊
人們總以為養(yǎng)生是年過半百的老人才做的事兒,跟學生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由于課業(yè)繁重,休息時間不足等因素,直接導致了學生身體素質變差。下面,小丘就學生族常見病如何自檢并診療,跟各位說道說道。
●青春期戰(zhàn)“痘”
病癥分析:現(xiàn)代年輕人經(jīng)常受到痘痘的困擾,尤其是青春期的同學,總是滿臉的“青春氣息”,真是惹人惱。過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導致脾胃積熱生濕,外邪侵犯,因此皮膚才會生痤瘡。
▲“藥”到病除
1.桑葉能夠疏風散寒,特別是對臉部的痤瘡、色斑有較好的療效。用霜桑葉煮水,煮至濃時,放入冰箱里,每天洗臉時,在水里放一勺,不僅防凍還可以美容。
2.用煮好的冬瓜瓤水洗臉,也有美容作用。
3.用枸杞煮水,倒在浴缸里,藥浴或是坐浴都可以。
●“夜貓子”的晚睡強迫癥
病癥分析:為了課業(yè),很多同學晚上加班加點地學習。課業(yè)繁重時,甚至連續(xù)多日熬夜。
▲“藥”到病除:
1.古人認為,最佳入睡時間為亥時(21點~23點),最晚不宜過夜半的子時,(23點~次日凌晨1點)。熬夜讀書將嚴重透支健康。
2.另外,古人認為,身體恰呈半月狀,“臥如弓”睡眠質量最高。側臥以向右為佳,有人甚至稱這是“吉祥睡”。這種睡法心臟位置會向右,肝臟則位于右脅部,胃腸的開口全在右側,因此有助于減輕心臟壓力。
●久坐腰/頸苦不堪言
病癥分析:學生族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久坐引發(fā)的腰/頸椎損傷。坐姿與健康息息相關,坐姿不當,便會惹病上身。
▲“藥”到病除
學習族:閱讀時,稍稍拿起書,書距桌面呈一拳仰角,眼與書面保持一尺的距離。寫字時,身體坐直,書本放平,眼距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電腦族:坐下后,大小腿成直角,大腿與軀干成直角,上臂與前臂成直角,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平行視角。這個坐姿不但可以防止鼠標手,還能防止脊柱過度疲勞。
休閑族:軟沙發(fā)沒有支撐力,會使整個髖部陷進去,長時間會導致肌肉關節(jié)過度疲勞,腰胯酸痛。因此以椅子代替沙發(fā)是最好的選擇。
●春困難擋好心塞
病癥分析:冬季,陽光照射不足,機體內缺少足夠的維生素D,使得機體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許多。加上維生素攝入少,所以當春天來臨的時候,身體功能大多處于半昏睡狀態(tài),導致很多同學困倦不已。
▲“藥”到病除:
1.“鳴云鼓”:就是震動耳朵。以雙手手掌遮蓋雙耳,用雙手的中指和食指交替敲打后腦勺。時間亥時為宜,即夜晚的9~11點。每晚一次,每次15~20分鐘。
2.“漱玉津”,就是咕嘟唾液。唾液為養(yǎng)人之物,與人的壽命有關。晨漱玉津,更有提升中氣、養(yǎng)精蓄神、保護牙齒、防止蛀齒、殺滅細菌。方法為緊閉口唇,反復用舌在口腔內吐漱,然后慢慢咽下。每日一次,每次5~7口。
●過量進食引肥胖
病癥分析:很多同學在飲食上不注意,過量進食或進食熱卡超過消耗所需的能量,導致其完全轉化為脂肪,儲藏于全身脂庫中而導致肥胖。那么,該如何健康減肥而不反彈呢?
▲“藥”到病除:
1.先將茵陳、新鮮荷葉洗凈煎湯,去渣,再取藥汁與粳米、砂糖同煮成粥。早晚餐溫熱服食,或作點心服食。
2.夏天的時候,將生姜紅棗薏米煎水,再配合適量運動。冬天,蘿卜可以通暢、順氣、健脾胃,再加上紅棗、薏米幫助身體排出脂肪。
●久讀近視惹人愁
病癥分析:近視是學生族常見的一種病。很多同學在學習時由于姿勢或習慣不當,便導致近視。
▲“藥”到病除:
1. 每日晨起,在空氣新鮮處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后突然睜眼,極目遠眺。平靜端立,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復5次;用潔凈的兩手中指由鼻梁兩側內角鼻凹處開始,從上到下環(huán)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動20次。
2. 把艷黃色的菊花花瓣摘下來沖洗干凈,用甘草湯和硝焯一下,待粟飯快熟時,投之同煮,謂之金飯,既有米香,又有花香,大飽口福之外,還能達到明目的療效。
3. 枸杞因其具有“明目安神,有助長壽”的功效,位居保護視力好藥材的前列。而山藥也兼具明目的功效,可以用枸杞泡水或煮粥,長期食用則能達到明目的效果。
●飲食不潔腸胃傷
病癥分析:精神過度緊張,食無定時、或暴飲暴食,腸胃就會“報警”。
▲“藥”到病除:
經(jīng)常按摩三眼穴可以調整氣血、陰陽,從而實現(xiàn)調脾胃、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1.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無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節(jié)上縱向畫三條四等分手指的豎線,然后再橫向畫兩條三等分這節(jié)手指的橫線,這樣就形成了六個交點。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點處。
2.可用圓鈍的器物尖端點按穴位,同時結合自己的呼吸頻率有節(jié)奏地按壓。
●感冒不斷身體虛
病癥分析:感冒是常見病,但一定要分清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風寒感冒就是打噴嚏、流鼻涕,即使咳嗽,痰也是清的。風熱癥狀則有喉嚨痛、口干、咳嗽等癥狀,有痰也是少痰或黏痰。
▲“藥”到病除:
1.風寒感冒:主要癥狀為發(fā)熱惡寒、頭痛、周身不適、痰多稀白、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應選用麻黃湯、桂枝湯。也可用生姜、蔥白煎湯口服。
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惡寒輕、發(fā)熱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渴、汗出、咳嗽痰黃、舌苔薄黃、舌尖紅、脈浮數(shù)等。如桑菊飲、銀翹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