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征輝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主任葉公超接到了叔父葉恭綽的一封信,說老家鬧分家,小妾潘氏無知,要把保管的國之重寶毛公鼎給賣了。葉恭綽囑托道:“這是國寶,決不能落到外人手中,不得典質(zhì),不得買賣,有朝一日,可以捐給故宮博物館?!比~公超不敢怠慢,火速趕到上海。
潘氏爭奪家產(chǎn)計劃受挫,一怒之下向日本憲兵告了密,多虧葉公超提前一步將毛公鼎藏了起來。在隨后的突擊搜查中,日本憲兵搜出了大量的字畫和兩把手槍,當即以間諜罪逮捕了葉公超。葉公超被關(guān)監(jiān)獄49天,經(jīng)歷了七次提審,硬是咬牙挺了過來。最后,還是家人仿造了一個贗品,加上重金保釋,葉公超方才擺脫牢獄之災。
經(jīng)此事件,回到重慶的葉公超再也沒有心思去大學教書了。在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的鼓動下,他毅然地投筆從政,憑借優(yōu)秀的外語能力做起了外交官?!懊κ录背蔀槿~公超一生的轉(zhuǎn)折點。
1949年到了臺灣后,葉公超先后擔任國民黨臺灣當局的“外交部長”和“駐美大使”。他的作風依舊不改,在任上公然宣布:“我一天只看五件公文,其他的都不必送上來了。”“出使”美國的時候,他不用講稿,出口成章,講畢全場鼓掌,歷時數(shù)分鐘不息。
葉公超骨子里還是一個文人,放不下文人的傲氣和身段。他自己也知道官場有官場的游戲規(guī)則,1954年,他曾對新上任的“中央日報社”社長阮毅成說:“我辦‘外交,你搞宣傳,都是放錯了地方。外交和宣傳,對自己有利的事,皆要盡量夸張,也就是要能說大話;對不利于自己的事,皆要盡量隱諱,也就是要常說假話。這兩者,皆非你我所長者也?!?/p>
在官場上,他不僅和頂頭上司陳誠不和,還從不把蔣介石放在眼里。
1961年,聯(lián)合國大會討論外蒙古入會案。蔣介石早在1946年就反對外蒙古脫中,所以臺灣地區(qū)的地理書里一直都涵括外蒙古。當時葉公超覺得臺灣當局的“外交”處境艱難,自作主張地投了贊成票。他不僅不聽蔣介石的指示,還聲稱:“他懂什么‘外交?他連問題都搞不清楚!”蔣介石勃然大怒,急召他回臺灣,罷免了他的“駐美大使”。
(摘自《民國大人物·文人卷》臺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