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花
【摘要】重疊是漢語的重要語法手段。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都可以重疊,其中動詞和形容詞重疊現(xiàn)象最常見。本文把研究對象局限在形容詞AA式的重疊上,主要研究漢韓對譯過程中重疊式在句法位置、詞形、詞義方面的變化。
【關(guān)鍵詞】AA式形容詞重疊式、漢語、韓國語、翻譯
【中圖分類號】H146
0引言
AA式形容詞重疊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重疊的常規(guī)形式,也是其它實詞重疊的常規(guī)形式。朱德熙(1956)先生指出性質(zhì)形容詞AA式作定語和謂語時“單音形容詞重疊式在這兩種位置上往往表示愛稱和小稱?!奔毤氂^察這些句子,其中的形容詞如果不重疊,句子就不通順。據(jù)此,李宇明(1996)先生作了進一步的分析,他發(fā)現(xiàn)處在定語和謂語位置上的形容詞重疊式“有不少并不是因調(diào)量的需要而是句法上的要求而重疊的。所以減弱度量是形容詞重疊式在特定位置的句法位置上由多種因素作用而形成的語法意義變體。”1
形容詞重疊式一般是對事物形象或動作情態(tài)的一種描摹,它們往往含有主觀肯定的語氣,所以經(jīng)常表示個人的主觀意識、主觀態(tài)度,所以翻譯時為了充分表現(xiàn)出這種語感上的細微差異,譯文中就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靈活性,利用各種翻譯方法把形容詞重疊式的意思充分地表達出來。
AA式形容詞重疊和形容詞一樣在句子中能充當狀語、定語、謂語等句法成分。翻譯成韓國語時其句法位置一般沒有改變,只有作補語的形容詞重疊式翻譯成韓國語時變成了狀語,這是因為韓國語中沒有“補語”這一句法成分,因此,在轉(zhuǎn)換中往往會出現(xiàn)句子成分的轉(zhuǎn)換現(xiàn)象。
1. AA式作狀語
劉月華等(2003:201)指出,形容詞AA式作狀語時,表示程度深2。就是說單音節(jié)形容詞如果以重疊形式出現(xiàn),在意義上就會發(fā)生變化,即與原來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相比,表示更深的程度。那么這種程度上的差異,在譯文中的具體語境中是怎樣翻譯的呢?
形容詞AA式在句中作狀語時,在譯文中通常也以狀語形式出現(xiàn),但是作狀語成分的詞,在詞性上表現(xiàn)出不同情況:一是形容詞作狀語,二是副詞作狀語。
1.1形容詞作狀語
(1) a.他心里不樂意也只是輕輕地說一句。
b.?? ??? ???? ?? ??? ? ?? ? ???.
(2) a.我爹輕輕一笑,向他們擺擺手。
b.???? ??? ????? ???? ?? ?? ?????.
(3) a.郭燕一邊鋪展被子一邊對丈夫甜甜地笑著說。
b.???? ??? ??? ???? ???? ??? ???.
(4) a.王啟明不顧一切地擁抱郭燕,深深地吻她。
b.???? ?? ???? ??? ????? ?? ???? ? ??? ??? ?? ????.
在以上四個例句里,“輕輕、甜甜地、深深地”分別譯為“???、????、???”等。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形式都是由形容詞“???、????、???+-?”之后在句中作狀語的。其實,韓文中的這些譯法與單音節(jié)形容詞表示的意義相對應(yīng),并沒有表現(xiàn)出重疊式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程度上的差異。如果要表現(xiàn)出程度上的差異,譯文應(yīng)翻譯為“?? ???、?? ????、?? ???”。但是,顯然這些譯法在譯文中不太合乎情理,因為如果加上程度副詞“??”,會使動作過于夸張,這與語境中人物的行為不太符合。
總之,形容詞AA式在句中作狀語時,在譯文中也翻譯為狀語。語義與單音節(jié)形容詞所表達的意思相同,其詞性也是形容詞。但少量形容詞AA式也翻譯為其他詞性。
1.2副詞作狀語
(5) a.一切我所不知的事物都會深深吸引我。
b.???? ?? ??? ?? ???? ?? ?? ?????.
(6) a.他每次露出笑容時都要深深地低下頭去。
b. ? ??? ?? ??? ??? ?? ??? ???.
(7) a.頭發(fā)齊齊地掛在耳根。
b. ????? ???? ???? ?????.
(8)a.他的喊叫聲嚇了我一跳,我呆呆地看著他,他笑瞇瞇地說。
b. ?? ????? ?? ???? ???? ?? ?? ??? ?? ??? ?????.
上述例句中原文的“深深、呆呆、齊齊”在譯文中分別翻譯為“??、????、????”??梢?,例(5)-例(8)里的AA式的譯法與例(1) –例(4)的譯法相似,沒有表現(xiàn)出程度上的差異,只是在詞性上有所不同。例(1) –例(4)里的AA式,在譯文中都是形容詞作狀語,而例(5)-例(8)里的AA式,在譯文中都是副詞作狀語。即例(5)-例(7)中的副詞是形容詞“??、?????”與后綴“-?、-?”結(jié)合之后,分別成為“??、????”等副詞。例(8)中的“????”是由擬態(tài)詞構(gòu)成副詞的。如果在這里采取與上述例(1) –例(3)中的同樣譯法,如用“??、?????”等詞語來翻譯的話顯然與語境不太合適。從上述語境我們可以看出,句中的動作是使某某怎么樣,就是說主語的動作富于被動性。這就理所當然地要求句中出現(xiàn)語感上帶有被動性的“-?、-?”, 而排斥語感上帶有主動性的“-?”。
總之,形容詞AA式作狀語時,在韓文中仍翻譯為狀語,在語義上與單音節(jié)形容詞相比幾乎沒有差別,只是作狀語的詞語在詞性上有所不同。可見,在漢韓翻譯中,形容詞的AA式未必一定要表現(xiàn)出程度深,根據(jù)語境,要么用形容詞要么用副詞來表現(xiàn)出語感上的差異。
2. AA式作定語
劉月華(2003:201)認為形容詞AA式作定語時一般不表示程度深,但描寫作用強,而且包含喜愛的感情。那么在譯文中如何表現(xiàn)出描寫性以及喜愛的感情色彩呢?
形容詞AA式在句中作定語時,在譯文中一般翻譯為定語,但有時候也翻譯為狀語。
2.1翻譯為定語
在句中定語主要修飾主語或賓語,就是說形容詞AA式如果在譯文中仍翻譯成定語,就說明這一部分在譯文中仍修飾主語或賓語。例如:
(9) a. 大家伙一陣低低的哄笑聲。
b. ??? ?? ?? ???? ????? ???.
(10) a.里面有個監(jiān)豎的妓女很招我喜歡。
b. ??? ? ??? ??? ?? ??? ??.
(11) a.沉沉的,甜甜的睡眠之后,他們看到了以近傍晚。
b. ?? ??? ??? ???? ?? ??? ?????.
上述例句中,充當定語的形容詞AA式“低低、胖胖、沉沉,甜甜”分別譯為“??、???、?? ???”等形態(tài)。這些譯法與單音節(jié)形容詞相比沒有意義上的差異,但使譯文更富描寫性。尤其(11b)里的“?? ???”這種譯法不僅使句子富于描寫性,而且使句中人物帶有可愛之意。再如:
(12) a.張茂的瘦瘦的身體從里面閃出來。
b. ??? ?? ?? ?? ??? ??? ?????.
例(12)中,作定語的AA式“瘦瘦”在譯文中翻譯為詞組“?? ??”形態(tài)。如果在譯文中只是譯為“???”,這樣就無法體現(xiàn)出作者所要表達出的描寫色彩,只能使譯文成為一種敘述性的句子。因此,譯者為了充分描寫句中生動的人物形象,大膽地采取了擬態(tài)詞“??”和形容詞“???”相組合的表達方式。
總之,我們可以采用象征副詞加基式的這種偏正詞組的形式來表現(xiàn)原文中重疊形式所表現(xiàn)出的描寫性以及喜愛的感情色彩。
2.2翻譯為狀語
在2.1里,我們論述了作定語的AA式在譯文中翻譯為定語的情況,但這并不絕對。有時候作定語的形容詞AA式,在譯文中也可以翻譯為狀語。也就是修飾主語或定語的成分根據(jù)具體語境有時候可以轉(zhuǎn)變成修飾謂語的成分。例如:
(13) a.沒多久又積上了厚厚一層雪花。
b. ??? ?? ?? ??? ??? ????.
例句(13)里的形容詞AA式在譯文中翻譯為“???”,即形容詞“???”和副詞形詞尾“-?”結(jié)合之后,在句中以狀語的形式修飾謂語。譯文中如果直譯的話就是“??? ??? ????”,這樣句子也是成立的。可是跟“??? ??? ???”相比較,后者比前者有更強的描寫性。因為前者的“???”定語的身份只修飾“??”的性狀,可后者則修飾“????”,跟“????”一起表示“??”堆積的程度和狀態(tài),所以更形象化。
總之,形容詞AA式作定語時,在譯文中詞性沒有改變,都是形容詞。有時為了加強描寫性,形容詞前面也加表示程度的副詞,語義也沒有多大的變化。在句法成分上大部分仍譯為定語,有少數(shù)的詞也可以譯為狀語。這說明在翻譯時為了充分表現(xiàn)重疊式的描寫性,也可以適當?shù)霓D(zhuǎn)換被翻譯為詞的句子成分。
3. AA式作謂語
形容詞AA式在句中作謂語時在譯文中也作謂語,句法成分沒有變化,但在韓國語中詞性發(fā)生了改變。根據(jù)具體語境,譯文為了增強其形象性也可以譯為動詞。例如:
(14)a.他的胸口發(fā)熱,頭有點昏,嗓子眼干干的。
b. ?????? ?? ?? ??? ? ???? ???? ?????.
在句中AA式“干干的”作謂語,在譯文中沒有發(fā)生句法成分的改變,也是作謂語。句中的“干干的”的意思不是嗓子非常干,而是說頭也有點暈,嗓子也有點干。比起基式“干”增加了恰到好處的生動意義。翻譯成韓文時為了表現(xiàn)出原文的生動性,沒有直譯成“?? ???”,而是用了形象的動詞“?????”來描述“嗓子干”的程度和持續(xù)的時間狀態(tài)。
從以上的AA式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出,形容詞AA式作定語、謂語時表示描寫性的加強,而不表示程度的加深,作狀語時強調(diào)程度深。在譯文中為了充分表現(xiàn)出重疊式的形象效果,在翻譯時運用了各種手段,有時轉(zhuǎn)換句法成分,有時改變詞性,有時是詞的形式在譯文中發(fā)生了變化,用詞組的形式來翻譯了重疊式。
總的來說為了達到原文的表達效果,在翻譯時可以不局限于原文的語言形式,在不脫離原文意思的基礎(chǔ)上,運用各種手法來表現(xiàn)重疊式所體現(xiàn)的特殊語言效果。
備注:1.李宇明《論詞語重疊的意義》,《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 第一期.
2.劉月華,潘文娛等 《使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
參考文獻
[3]柳英綠.韓漢翻譯基礎(chǔ).延邊大學出版社,2002.
[7]邢福義.漢語語法三百問.商務(wù)印書館,2003.
[8]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wù)印書館,2003.
[9]???.?????。??????????,1997.
[10]???,???,???????.????,2003.
[18]華玉明,姚雙云,動詞重疊式及其功能的歷史發(fā)展.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19]楊 平.動詞重疊式的基本意義.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5).
[24]李宇明.論詞語重疊的意義.世界漢語教學.1996,(1).
[28]劉月華,潘文娛等 《使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
[391禹和平.漢語詞語AABB重疊式再思考.國際關(guān)系學院學報.1998,(2).
[40]朱德熙.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研究.語言研究.1956,(1).
[41]周篤寶,漢語重疊詞與翻譯.中國翻譯.1999,(3).
[42]張 全.英漢文化思維模式差異對翻譯的影響.2000,(2).
C52]鄭暢,蔡榮壽,文化差異與英語詞語翻譯,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4).
[53]金成玉.國語疊語? ??.淑明女子大學校,1984.
[54]???.???? ??.??????.?????,???.
語 料
[58]余 華.活著。南海出版公司,2003.
[59]??? ?.??????,于圖出版社,1992。
[60]曹桂林.北京人在紐約.E書空間,1991.
[61]順中?.???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