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德 于潔
(青島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520)
論歷史知識在理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傳承
劉金德 于潔
(青島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520)
歷史知識在高等院校,特別是理工院校的傳承極為重要。通過分析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進而論述理工院校在開設相關課程及教學過程中歷史知識傳承的必要性,針對理工院校的專業(yè)特點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加強歷史知識傳承的有效途徑。
理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歷史知識;傳承
學習了解歷史知識是對自身素質的一個提高,若能從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并應用于實際,則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最終目的。李大釗先生曾在1924年撰寫了《現(xiàn)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1]一文,并充分分析了歷史學與人生態(tài)度的密切關聯(lián)。現(xiàn)今社會傳統(tǒng)文史哲等基礎學科面臨著各種危機和挑戰(zhàn),特別是認為一個學科的存在就應該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的觀點還是比較普遍的。面對這些危機和挑戰(zhàn),國家歷屆領導人都有針對性地做出了指示。習近平總書記致2015年8月召開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可以充分彰顯國人掌握歷史知識和學者進行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fā)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2]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fā)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并再次提到歷史對后世的經(jīng)驗教訓價值:“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歷史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塑造。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chuàng)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保?]
可見,歷史是永遠不容忽視的一門基礎學科,而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更有必要吃透歷史的真正內涵。針對理工院校學生歷史知識匱乏的現(xiàn)狀,思想政治理論課就自然成為提高學生歷史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保?]習總書記這樣概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5]因此,作為中華民族“夢之隊”筑夢人的廣大教師,尤其是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教師亦應在堅持習總書記提出的做好老師“四有”標準的前提下,最充分的發(fā)揮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筑夢的職能,在教學中承擔起對學生傳授歷史知識的重任。
目前,我國四年制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為四門必修課,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簡稱“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簡稱“基礎”),同時,開設“形勢與政策”課。四門課程的授課內容各有側重,而中外歷史知識,特別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則始終貫穿于四門課程之中。可是由于課程的學時、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授課教師本身專業(yè)等方面的局限,歷史知識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傳承,即使是“綱要”課也不能全面展示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跉v史知識在提高學生素質、樹立學生正確歷史觀中的重要性,所以需要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程中恰當融入歷史知識。
學術界對歷史知識在理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傳承問題的研究較為匱乏,且論述多較具體。如楊帆《利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以桂林為例》、王翠云、李曉新《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以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兩篇文章以具體院校為例,具體闡述了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在各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利用和運用,針對性和地域性較強。[6]祁道林、尹建強《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以高職院校為例探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主要從教師的角度闡述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以最終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7]張可輝《高職思政課中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以高職院校“概論”課中學生歷史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為研究對象,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8]韓鶴進、黃梅《高職思政課中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則認為“歷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教育之一。”并指出由于現(xiàn)行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課程體系缺失、人才培養(yǎng)功利取向和教育主體知識缺陷等原因,歷史教育存在弱化、邊緣化的傾向。繼而他從課程體系、課堂設計、教育途徑、教師教學能力、教學隊伍等方面的改革和提升給出了解決方案。[9]總體來看,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理工院校中歷史知識傳承問題的成果較少,同時,面對國內各大理工院校教學中對此問題忽視的現(xiàn)狀,學術界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學生自身歷史知識匱乏,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偏見
全國高校除歷史專業(yè)的學生受過扎實的史學訓練之外,其他專業(yè)學生受到的史學教育微乎其微,僅有個別高校的個別專業(yè)會開設一些與歷史相關的課程,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相關課程,所以從整個接受教育的群體來看,高等院校中的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初高中時期所構建的歷史框架,尚限于基本史實的掌握,鮮有自己觀點和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占全國高??倲?shù)一半以上的理工院校的學生所掌握的歷史知識顯然更為匱乏,同時一些綜合性院校中的理工專業(yè)學生同樣如此,這是大家所共識的。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時期文理分科,使學生自那時起便忽視政史地等與高考不相關的學科,升入大學后直接進入專業(yè)教育,更無暇了解和學習文史知識,并從內心認為只有專業(yè)課最重要,是自己將來就業(yè)謀生之根本,這是造成理工院校學生歷史知識匱乏的內在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雖然全國高校皆開設了上述四門公共必修課程,可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從教者的偏見卻始終存在,這是不可忽視的事實,這種偏見最終造成學生對課程的厭煩,甚至頻繁曠課,此乃理工院校學生歷史知識匱乏內在因素的第二個方面。故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而言,在理工院校有限的幾門文科課程上強化對歷史知識的教育、灌輸甚至潛移默化地滲透,甚有必要。
(二)教師專業(yè)、學歷不一,對課程本身不夠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保?0]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教師的職責。新中國成立后歷屆政府皆高度重視教育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問題發(fā)表過多次重要講話。特別是2014年9月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最為引人注目,關于教育他說:“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yè)?!贬槍處煹淖饔茫f:“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fā)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xiàn)一大批好老師。”所以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保?]教師作為教育成功與否的根本,需要從各方面提升自身素質。理工院校的專業(yè)課教師基本皆受過本專業(yè)的系統(tǒng)教育,研究領域有一定局限,所以在專業(yè)課上學生獲得最多的就是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能力,很少接受到歷史教育。故此傳授學生歷史知識的任務就自然的落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身上,然而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背景又有不同,如有擅長經(jīng)濟學的,有擅長政治學的,有擅長法學的,當然亦有不少受過專業(yè)歷史教育的,在這種情況下,授課教師的講授內容肯定各有側重;另外,教師的學歷構成、教學經(jīng)驗、個人性格等方面亦有一定差別,也是造成歷史知識滲透多少的重要因素;加之個別教師本身對所承擔的課程不夠重視,皆是影響理工院校歷史知識能否充分授予學生的關鍵因素。
(三)基層高校重視程度不夠,政策扶持欠缺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性,不過仍有個別院校,特別是一些理工院校仍未認識到這一點,而是一味的強調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重要性,而忽略這些可能影響到學生今后發(fā)展、特別是走上工作崗位后影響其個人素質提高的歷史涵養(yǎng)。筆者認為,掌握扎實的專業(yè)技能是專業(yè)教育的基本出發(fā)點,若想繼續(xù)得到升華,必須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特別是歷史知識,這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和提高自身涵養(yǎng)的根本。然而在一些理工院校,卻將能夠有效傳承歷史知識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排擠到不佳的上課時間,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被認為是任何人皆可從事的職業(yè),而一些專業(yè)課教師,甚至院校領導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乃至教師存在認識上的偏見。另外,針對理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政策也不夠完善,政策傾斜則更是少之又少。
上述因素共同造成理工院校本應重點扶持的歷史教育被邊緣化。由這幾個因素所決定,理工院校必須轉變觀念,積極推動在教學中傳承歷史知識,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一)加強相關制度的頂層設計
制度是一切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和穩(wěn)步發(fā)展的保障。隨著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出臺,使從事該領域教育和研究的教師和學者進一步得到鼓舞。特別是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更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課提到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受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但在相關制度框架中,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如何融入歷史知識的硬性規(guī)定卻很少,往往只是一些綱領性的原則和意見,其內涵則需執(zhí)行者加以豐富,進而造成各大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歷史知識的傳承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甚至完全被忽略,所以國家相關部門及時制定更為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極有必要。比如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只是專門提出“抓緊組織編寫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切實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11]等綱領性條目,具體解釋則相對匱乏。所以針對每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特點,在組織教材編寫時應該強調重視歷史知識的融入,且要說明其中應包括學科發(fā)展史、重要問題學術史等相關內容,以此來體現(xiàn)歷史知識在每門課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視性,將其規(guī)范化、制度化,以頂層設計指導基層的教學實踐。
(二)加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授課中主要突出政治理論和政治綱領方面的內容,即使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也只注重基本史實的傳授,而忽略大學生的基本史觀的培養(yǎng),其他課程對歷史知識的涉及更是微乎其微,面對理工院校大學生歷史知識欠缺,正確史觀尚未成熟的現(xiàn)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們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充分講授所任課程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回顧一下每門課程的發(fā)展史以及一些重大問題的學術研究史,包括一些重要理論的形成史等等,進而彰顯課程厚重的歷史基礎,突出歷史知識的不可或缺性。
授課教師改變傳統(tǒng)觀念的同時還要在教學中應用新的教學方法,這在國家發(fā)布的相關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選取與課程相關且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問題作專題講座,特別是將教學內容與同學們都耳熟能詳?shù)漠數(shù)貧v史文化進行結合、互動交流,將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對當?shù)貧v史文化的濃郁興趣,如《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在講到五四運動時可將青島在五四時期的歷史融入其中,既能突出地域特色,又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在實踐教學中,更多的應該發(fā)揮高校所在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基地、社會實踐基地,以及歷史文化古跡的存在作用,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參觀學習,這既是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更是一堂精彩的歷史重現(xiàn)課。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外地知名歷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比如西柏坡、井岡山、延安等特色鮮明的教育基地,進而更大地拓展第二課堂活動空間,達到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統(tǒng)一。實踐教學比較成熟的理工院校,如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每年都會以充足的經(jīng)費組織學生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涉及的不同歷史問題進行各類社會實踐調查,最后寫出調查報告,學生所做的調查報告多次獲得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社會實踐優(yōu)秀論文獎,通過調查實踐學生既深化了理論知識,又為學校獲得了榮譽。因此,為了使歷史知識有效生動的傳承教師應該將教學方法多樣化、形象化、直觀化,最終將豐富有趣的歷史知識靈活地展現(xiàn)給學生。
(三)基層高校充分重視,加大扶持力度
面對理工院校大學生歷史知識匱乏的現(xiàn)狀,基層高校作為具體部署執(zhí)行者,其作用更直接、更具體。基層高校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條件,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專項經(jīng)費投入?!保?2]這種投入不僅僅是經(jīng)費投入,還應體現(xiàn)在各項花銷的設計上,如專門列出經(jīng)費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歷史知識傳承的份額,同時,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機構亦應團結協(xié)作,積極將專項經(jīng)費有效利用,做好前期的規(guī)劃、中期的使用、監(jiān)督、后期的總結等工作,進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方可通過多種途徑有效開展歷史知識傳承的教學和實地參觀。此外,理工院校更應制定適合本校專業(yè)特點,又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傳承歷史知識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框架。這一點武漢理工大學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他們“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編寫適合理工高校的教學案例。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新工作坊’,納入黨政領導、三大行業(yè)精英、社會達人、教學能手教育培訓全過程。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新的增長點,打造中國近現(xiàn)代史與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新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特色方向?!保?2]其他理工院校可以結合本校特色,將創(chuàng)新與傳承歷史知識融合,最終共同推動歷史文化知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有效傳承。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大千世界,信息網(wǎng)絡高度發(fā)達的時代,意志并不堅定的大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乃至誤入歧途,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大學生靈魂導師和領路人”[7]應該時刻注意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教會他們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歷史觀,以使大學生最終樹立正確的“三觀”。
陳寅恪先生1930年在其《吾國學術之現(xiàn)狀及清華之職責》一文中,曾告誡清華大學:“心意中有一共同觀念,即國可亡,而史不可滅?!瓕嵪滴崦褡寰裆仙酪淮笫抡??!保?3]361-363如今之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jīng)驗和教訓從未淡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瓪v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保?]而大學作為傳承歷史知識最重要的載體,不管是什么性質的院校都有責任和義務將人類歷史,尤其是本國歷史傳承下去。“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chuàng)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保?]在理工院校這種責任和義務主要落在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身上,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亦應同向同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保?]
[1]李大釗.現(xiàn)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A].李大釗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習近平.習近平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3/ c_1116344061.htm,2015-08-23.
[3]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N](2015-09-28,紐約),人民日報,2015-09-29.
[4]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5]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10.
[6]楊帆.利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以桂林為例[J].教育觀察,2012(09);王翠云、李曉新.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以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4(06).
[7]祁道林,尹建強.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yǎng)[J].高教論壇,2014(05).
[8]張可輝.歷史文化知識在提高思政課教學效益中的運用[J].三江高教,2012(04).
[9]韓鶴進,黃梅.高職思政課中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2(1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4.html.
[11]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EB/ 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2005-02-07.
[12]武漢理工大學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EB/ 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192/s133/ s200/201510/t20151014_213215.html,2015-10-14.
[13]陳寅恪.吾國學術之現(xiàn)狀及清華之職責[A].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C].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
編輯:高學棟
G641
A
2095-7238(2017)04-0112-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7.04.021
2016-12-09
本文系青島理工大學名校建設工程公共基礎平臺課“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群”(MX2-1)階段性成果;青島理工大學名校建設工程教研教改項目“中國夢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路徑探究”(MX4-017)結項成果。
劉金德(1983-),男,歷史學博士,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清史及思想政治教育;于潔(1986-),女,歷史學博士,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元史及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