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老師,我想成為您期待的樣子
我認識一位班主任,是一名音樂老師,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中學的“非主科”本不太受重視,在大家眼里,一個音樂教師管理班級所能達成的效果也未必顯著,但是,發(fā)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卻改變了大家最初的看法。
這位老師所帶班級中有一個男孩子,行為舉止有些另類,他總是用極其夸張的語言和動作吸引別人注意,任課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他性格古怪。在與家長溝通后,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了癥結(jié)所在。男孩的父親因意外事故離世,母親要獨自照顧4個孩子,而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被寄予最大期望的孩子。可他的成績卻不如人意,孩子不知道怎樣面對母親期待的眼神,因此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迷茫,只能用夸張的表現(xiàn)來掩飾自己的無助。
一次學校開放日,這位老師沒有讓平日文藝才能出眾的學生代表班級登臺表演,而是讓這個男孩去表演,同學們都很不理解,可是班主任堅持這樣做,并囑咐他一定好好準備。演出當天,男孩表現(xiàn)得異常沉穩(wěn),演唱了一首張杰的《逆戰(zhàn)》:“在這個風起云涌的戰(zhàn)場上,暴風少年登場,戰(zhàn)勝烈火重重的咆哮聲,喧鬧整個世界。”全情投入的歌唱引來全場的熱烈掌聲,男孩熱淚盈眶。
逐漸地,男孩有什么事總喜歡找班主任傾訴交流。男孩說,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怎么都學不好,可能這輩子就一事無成了。老師對他說:“不是每一種樹木都是高挺的喬木,看似低矮的灌木也有它的優(yōu)勢和用途啊,老師希望你把握住自己的興趣,也許你就真成了某一領域的專家呢?!?/p>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進行了一項有趣的試驗。他們先找到了一個學校,然后從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體學生的名單。在經(jīng)過“篩選”后,他們向?qū)W校提供了一些學生名單,并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有極高的天賦,一定會在學習上有所突破。其實,這只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他學生高出很多。因為心中這種“美好的期待”而收獲的成果,在心理學領域則被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轉(zhuǎn)眼初三畢業(yè),男孩報考了一所職業(yè)中專,學習的是汽車技師專業(yè)。畢業(yè)后的第一個教師節(jié),男孩和母親分別給老師打來電話祝福。男孩說:“老師,特別感謝您給我的那次登臺的機會,當大家為我歡呼的那一刻,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我學習成績不好,沒讓您驕傲,不過,以后如果您的車壞了,我可以給您修理汽車呀?!?/p>
其實,讓孩子們擁有自信人生的,并不僅僅是學校的分數(shù)和那些成人世界中遙不可及的理想,也許,教師或家長的一個合理的期待,讓他能夠伸手摸得到、夠得著,并愿意且能夠為這個美好的期待去努力,喚醒自己沉睡的潛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我們的孩子也就真的成為了那個我們“期待”的樣子。
天津 張然
重要啟事:
原創(chuàng)是我們的追求,優(yōu)秀作者是我們的渴求。也許我們使用了您的作品,因各種原因一時無法與您取得聯(lián)系,請您撥冗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致以稿酬。
讀者信箱:
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將您關于教育的每一點想法發(fā)送至the_educator@126.com。
讀者QQ群:
12779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