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謁詩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于現(xiàn)代的自薦信。一些文人為了求得進(jìn)身的機(jī)會,往往十分含蓄地寫一些干謁詩,向達(dá)官顯貴呈獻(xiàn)詩文,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fù),以求引薦。被謁者非賢即貴,干謁詩言詞竭盡才思,皆用比體。
唐代詩人孟浩然苦學(xué)多年,進(jìn)京趕考,名落孫山。于是,他給當(dāng)時的丞相張九齡寫了一首五言律詩《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期求得到援引推薦:“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痹姼璧那八木涿鑼懚赐ズ木吧?。八月湖水,碧波蕩漾,水天相接,混為一體;湖面之上,霧氣升騰,波浪翻滾,撼擊岳陽。后四句轉(zhuǎn)入抒情,言明心跡。想渡湖而無舟楫,圣明時代卻不能有所建樹,心感愧恥;看著別人垂釣,多想一展自己的身手。詩歌委婉地表達(dá)了詩人希望為圣朝干一番事業(yè)的急切心情。
唐朱慶馀,字可久,生卒年不詳,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詩學(xué)張籍,近體尤工,清麗淺切,而巧思動人,有《朱慶馀詩集》。臨考前試探水部員外郎張繼,作七絕《近試上張水部》曰: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朱慶馀自比新媳,張繼比作舅姑(公婆),新媳即將拜見舅姑,巧借新婚言事,畫眉為題,引發(fā)“深淺入時無?”之問,用比別出心裁。張繼閱后大悅,同以比體和詩一首《酬朱慶馀》,詩曰: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和詩中“越女”即朱慶馀,其詩《近試上張水部》為“菱歌”,以“菱歌敵萬金”贊譽(yù),褒獎“越女”之才華。后由張籍引薦,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可久進(jìn)士及第,官秘書省校書郎。
(張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