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張揚”的年紀在我們班是最小的,但她人高馬大,走起路來,似乎樓板都被震動了。她心直口快,說起話來釘是釘,卯是卯,從不遮掩含糊。
洗臉水風波
我們進校的第一個早晨,同學李梅從二樓把一盆洗臉水從窗口倒出去,剛好潑在了張揚的頭上。張揚抬頭向樓上張望,這場爭吵一觸即發(fā)。那時候我們都不認識張揚,李梅縮回頭來,再也不敢把頭伸出窗外。我硬著頭皮向窗外說了聲“對不起”,張揚卻淡淡地甩出一句:“不怪你們,我事先沒有告訴你們我要從這里經(jīng)過?!?/p>
一場風波不了了之,但我與李梅都因她的大度感到無地自容,李梅還自言自語地說:“對不起,真的對不起?!蹦菚r,張揚已經(jīng)走遠了。張揚與我是同班,因為這件事,我稱呼她“張大姐”。后來才知道,她比我年紀還小。她的幽默與大度,她的氣質(zhì)與肚量,的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偷書風波
深秋的一天傍晚,我正要離開書店,書店管理員拉住我,從我的衣服里搜出了一本作文書,并向收銀臺那邊高喊:“經(jīng)理,抓住一個偷書的?!蔽艺妻q,張揚出現(xiàn)了,她對營業(yè)員說:“你喊什么,我們一路的,你怎么知道我們不付書款?”然后走向收銀臺付了書款。
出了書店,我正想申辯,她卻阻止我說:“什么都別說了,我昨天買這本書的時候就想給你也買一本的,是我猶豫了。”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大姐。她這樣做,不是包庇我的錯誤,而是用她的善舉,喚起了一個墮落者的良心,拯救了一個腐朽的靈魂。
板報事件
今年三月的一天,同學之間發(fā)生了爭執(zhí),唇槍舌劍,幾乎到了動武的地步,張揚叫我快下樓去看發(fā)生了什么事。原來是五班的同學要覆蓋我們班剛出一天的板報,理由是他們班的板報是按照這塊板報欄的面積規(guī)格設計的。
聽完五班的理由,我以學習委員的身份對我班同學說:“我們事先沒有通知五班就用了這塊板報欄,是我們不對,趕快把我們班的撤下來,讓五班的貼上去。”結果,五班的同學卻說:“我們還是另外找地方貼吧?!?/p>
一場即將上演的“戰(zhàn)爭”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大姐張揚站在樓上,向我伸出大拇指,表示支持。是的,認識大姐張揚以后,我學到了許多,也成熟了許多。
張揚,謝謝你!
【評點】
本文圍繞如何處理同學關系這一問題,通過三件小事,刻畫了大姐張揚這一人物形象。作者在總寫張揚后,用三個小標題分別概括了三件小事,使文章在結構上清晰明了,內(nèi)容一目了然。三件小事,同為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但角度又有所不同:第一件小事側重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第二件小事側重于用善舉召喚墮落者的心;第三件小事則借助“我”如何處理與其他班級的矛盾,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展現(xiàn)了張揚對“我”的影響。
全文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豐滿,行文表達質(zhì)樸而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