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聞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光,一直以來在人們的記憶中,都象征著希望和溫暖,象征著被救贖。我們如此熟悉它,卻又說不清它究竟是什么。
對于光的最初認識,從我們出生起就存在了。襁褓中的嬰兒睜開懵懂的雙眼,憑借手術室里的那盞燈光,開啟了對世界的探索;冬日游蕩在街頭的旅人,因為太陽的一束光芒照亮了心底最陰霾的角落;夜晚漆黑的天空,伴隨著流星的一閃而過,變得熠熠生輝,充滿生機……
而創(chuàng)造了許多關于光的作品的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則說:“我的作品不在于我看見了什么,而是關于你的觀看?!?/p>
2017年1月21日,詹姆斯·特瑞爾中國首個大型回顧展在龍美術館(西岸館)盛大開幕。其實早在展覽開幕之前,許多媒體就已經按捺不住,爭相宣傳起它的獨到之處,有的公眾號甚至打出了“這可能是你前半生能看到的最牛逼的展覽,沒有之一”這種絕對性的字眼……
盡管不可否認,在網上所能查到的關于特瑞爾的信息,都證明了這位74歲高齡的藝術家多年來依舊沒有停止過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做出了很多令人驚艷的展覽,但平日里看慣了這種夸張的標題,我們自然也覺得可能僅僅只是個噱頭罷了。于是,抱著各種好奇、懷疑甚至帶點探險的心態(tài),我們參觀了這個展覽。而這歷時一個半小時的經歷,不僅創(chuàng)下了我用時最久的觀展時間,其間所帶來的心理驚喜和震撼更是任何展覽都無法輕易比擬的特別體驗。
光不僅是輔助更是媒介
在藝術世界中,光一直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達·芬奇、倫勃朗、莫奈、梵高、卡拉瓦喬等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都擅長于利用光線提升整體的審美價值。文藝復興初期,畫家達·芬奇首先運用光線照射物體所產生的明暗對照,使畫面中的空間感從二維轉入三維。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構圖中心的主體人物耶穌由于占據中心位置引人注目之外,幾乎沒有什么主次光線的處理,在每位人物上,僅僅是分別采用了明與暗對照的方法來表現(xiàn)出人物的空間變化。這種“明暗對照法”在后來的藝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到了文藝復興后期,卡拉瓦喬又取得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他使用了戲劇般的光線,利用集中的有控制的側光照射,使人物在暗色空間中分外突出,且恰到好處地與環(huán)境相銜接……
而在現(xiàn)代,普通人很少有興趣去研究繪畫中對于光線的運用,他們對于“光”在美學上所起到的作用,更多時候來源于電影。王家衛(wèi)的電影一直憑借其獨特的攝影手法以及光線運用而為世人所稱贊,在這點上,其御用攝影師杜可風功不可沒。早前我們雜志也有幸采訪過這位“銀幕畫師”,他稱自己除了天生對于色彩有著強烈的感知之外,還經常會去各地的酒吧,通過觀察各種光線來尋找靈感。因此我們在《東邪西毒》中看到了林青霞飾演的在雙重人格下游走的為情所傷的女人慕容嫣,靠在窗邊,斑駁的光影照在她的臉上,若隱若現(xiàn)間彰顯出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在《春光乍泄》中,全片1/3的黑白鏡頭,大量色彩對比,以及逆光拍攝的手法不僅提升了影片的美感,也讓人物變得更為豐富細膩。
所以那么多年來,藝術家們一直都與“光”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畫家用畫筆,攝影師用相機,不同的工具都能將光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特瑞爾之所以特別,則在于他并沒有將“光”作為輔助,而是完全把它看成了主體,甚至在自然光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了各種“光”,通過這一特殊的媒介,喚起觀眾對于物質的感知?!皞鹘y(tǒng)的藝術中會借助光來進行繪畫,但是畫的卻不是光本身,它只是對視覺的一次記錄;我的創(chuàng)作材料只需要光,而作品則是對視覺的一次回應?!碧厝馉栠@樣說道。
“我想讓你感覺到你的感覺”
此次在龍美術館的展覽中,涵蓋了特瑞爾五十年來的藝術杰作。原以為他會親自參與整個布展過程,卻沒想到由于在創(chuàng)作《羅登火山口》的項目時意外摔傷,他并沒有能夠來到展覽現(xiàn)場,整個布展都是由其團隊和網上的交流而最終完成,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展覽的整體效果。
對于這個展覽,我很難像平時那樣對每一件藝術品進行描述,因為那看起來都是多余的,整個場館就好像是一場科幻電影,前衛(wèi)、炫目。每一個展廳都能帶來驚喜,過去在觀展時會出現(xiàn)的那種云里霧里般的迷茫,此刻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內心深處,更多的是對于作品的好奇和探索。
我們選擇觀賞的第一個作品就顛覆了平日對于展覽的印象?!罢埐灰褂瞄W光燈或者照明工具!全程右手扶墻進出?!痹趨⒂^之前,工作人員在一旁友善地提醒著。我們于是乖乖地放下手機,扶著墻摸黑進入了這件名為“楔形空間”的作品中。你必須走得非常慢,否則就會不小心撞上面前的墻壁,也不要試圖幻想等眼睛適應黑暗之后就能看清眼前的路,因為這是一間名副其實的小黑屋,而必須承認的是,在這短暫的路程中,我的內心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在經過兩次轉彎,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后,微弱的光線才漸漸顯露出來,懸著的心也變得安定下來。但還來不及松口氣,就立刻被呈現(xiàn)在眼前的畫面吸引住,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眼睛。呈角度的墻體分割了空間,立體感十足,令人止不住想要上前一探究竟,但很快就被身邊的工作人員阻止,他解釋說,這其實只是一堵平面的墻體而已,配合其背后隱藏的光源才在黑暗的室內形成一道道透明的“光幕”。觀賞者可以通過觀察“光幕”的位置來判斷空間結構,錯綜復雜的光影打造出無限豐富的內涵,也讓人對空間有了更加獨特的理解。
不同于國內藝術家的平鋪直敘,西方藝術家一直都擅長于通過藝術品啟發(fā)人們的感知。特瑞爾深信每個人對人生、哲學這些深奧的課題都有著自己的認識,所以他把光作為一種物質材料,傳達的卻是真正的感知。他并不急于告訴人們“我的藝術想要表達什么”,甚至不夾帶任何主觀的成分,只是簡單地將作品呈現(xiàn)出來,鼓勵每個人從中看到自己內心所反射出來的東西。因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在他曾在北京舉辦的名為《落日時分觀賞》的展覽中尤為突出。展覽地點設在北京二環(huán)皇城根邊上的智珠寺旁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但天花板上有一個鏤空的矩形。主要內容就是在一個封閉的房子里躺著,看一個半小時頭頂裸露的天空在藝術家的設計下變換顏色。聽上去多少有點無聊,但只有親歷的人才會感嘆這個體驗實在是太難得了。因為在這片難得的寧靜中,人的感官會被無限地放大,你會發(fā)現(xiàn)平日里熟悉的天空的獨特之美,隨后放空自己,沉靜下來,拋棄雜念,聽見內心的聲音,忠于自己最真實的感覺。正如特瑞爾所說的那樣:“我想讓你感覺到你的感覺,看到你自己見到的物件?!?/p>
光影間的虛幻與現(xiàn)實
漢語中有一個著名的典故“莊周夢蝶”,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莊子所描述的一個夢境:他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愉快愜意,但醒來之后卻又突然變得迷茫,難以分辨究竟是自己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自己?隨后莊子提出了一個哲學命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究竟能不能確切地區(qū)分真實和虛幻?!?/p>
在參觀特瑞爾的展覽中,我似乎也一直都處在一種夢幻的狀態(tài)中,因為他的作品總是透露出一種不真實感,例如空間投影裝置作品。作品的靈感來源于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分為兩大類:角落投影和單墻投影。特瑞爾用投影儀將光束以特定的角度和形狀投射到黑暗房間的角落或墻壁上。角落投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發(fā)光的三維幾何體懸浮在墻上,能夠清晰地看到其中的每一根線條,但只要稍稍變換一下視角,這種立體感頓時就消失了;而在單墻投影中,觀眾又會因為光線而對被照射區(qū)域周圍墻體的深度發(fā)生感知錯亂。
同樣的體驗還發(fā)生在名為《透射光》的作品中,采用新穎的全息攝影——記錄被攝物反射光波的全部信息,并通過膠片再現(xiàn)光波形成三維立體影像的技術。該作品的特別之處在于,被攝物并非實體,而是光線本身。隨著視角的轉換,光斑會從平面逐漸形成立體的維度,如同鑲入了彩色的玻璃體,變幻著色彩與形態(tài)……這些都是特瑞爾一直想要傳達的光對心理和空間形成的“錯位感”—— 空間仿佛在光中消失了。
所有參觀的人群都被這些作品的美感所吸引,紛紛駐足拍照,我也不例外(可能這就是花費了90分鐘觀展的主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它的神奇不禁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我驚訝于原本虛幻的光線竟能打造出如此真實的視覺體驗,可我知道這也僅限于眼睛的感知罷了,因為它摸不到、抓不住。
有那么一瞬間,我的意識產生了恍惚,怔怔地對著作品發(fā)呆,突然就分不清了現(xiàn)實與虛幻,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是否真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有人看到這里會說,特瑞爾的作品具有欺騙性。但我卻不這么認為,這些看似透露出虛幻與現(xiàn)實之間矛盾關系的作品,恰恰傳遞了藝術家想要表達的哲學思想。
而人們在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也依舊在試圖尋找那些隱藏在墻面背后的燈光,擺設的角度,以期破解這個視覺假象。這些都讓我聯(lián)想到了柏拉圖通過那則寓言所想要表達的理念:即便彼岸是虛無的,我們也不能放棄對它的追求。因為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彼岸,而是追求本身。
我想,每一場展覽似乎都是詹姆斯·特瑞爾獻給世界的一出戲劇。特別的是,這場戲沒有劇本,沒有演員,沒有臺詞,他愿意且能夠控制的只有光。每一個前來觀賞的人都是導演,憑借著自己內心的感知,配合著特瑞爾,演繹出不同的故事。而當劇情落幕,走出展館,我想要知道的是,你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束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