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廣林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中國 重慶 400074)
重慶交通擁堵的原因分析和緩解擁堵的相關建議
向廣林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中國 重慶 400074)
重慶是西南地區(qū)的經濟中心,也是我國著名的擁堵城市之一,對于城市發(fā)展和居民出行與交通安全都造成了嚴重影響。防堵治堵成為了全市在交通領域的研究重點,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發(fā)展,其在機動車出行分擔的比例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但交通擁堵的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因此,本文還提出了一些其他針對解決交通擁堵的相關建議。
居民出行與交通安全;防堵治堵;城市軌道;機動車出行分擔
交通擁堵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而出現的,重慶一直是全國10大擁堵城市的前幾位,2016年的主要城市交通擁堵報告顯示,重慶的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高峰擁堵時通過某一路段的時間/自由流時通過該路段的時間)是2.022,排名第4,前三為濟南、哈爾濱、北京,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分別為2.173、2.116、2.061。重慶近些年一直在倡導暢通交通,這要求提出一系列的交通措施來緩解交通擁堵現狀,例如改善道路線形、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實施公交優(yōu)先戰(zhàn)略等。
1.道路線形設計不合理。重慶是一個山地城市,車輛在房頂上跑是重慶交通的一大特色。老山城是很多重慶人的回憶,但是由于幾十年前的道路設計施工沒有正確估計到近年來機動車高速增長的情況,也沒有考慮到當前交通的發(fā)展狀況,所以那些年的道路設計建設往往不適應當前的機動車運行。
2.城市人口激增。隨著重慶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重慶,相比15年,主城區(qū)常住人口851.80萬,同比增加16.98萬人,增長2.0%。主城區(qū)城鎮(zhèn)常住人口758.35萬人,城鎮(zhèn)化率90.5%,較去年提高1.9個百分點。人口增長導致居民出行活動變多,人口聚集度變大使得重慶主城區(qū)交通壓力劇增。
3.機動車保有量逐年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車買房逐漸成為了很多人在擁有閑錢過后的一般想法,這就導致了重慶的機動車保有量飛速增長。自2010年到2016年,主城區(qū)機動車擁有量從66.7萬輛增長到了139.8萬輛,6年來,機動車增加了73.1萬輛,增長率為109.6%。其中,汽車從2010年的48.0萬輛增長到2016年的124.7萬輛,增長了76.7萬輛,增長率為159.8%。機動車的快速增長一方面給居民出行帶來了便利,也給交通規(guī)劃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交通基礎設施的承受能力提高,要求更加完善的交通管理措施和手段。隨著城市的擴張,要求建設更多的道路來滿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在城市交通負荷較大的情況下,一次交通事故、一次非常規(guī)天氣都可能使得城市大片區(qū)域擁堵不堪。
4.居民出行量和出行方式發(fā)生變化。主城區(qū)人口增長迅速,導致出行總量增加,與2015年相比,2016年主城區(qū)居民(不含流動人口)日均機動化出行總量892萬人次,比去年增加25萬人次。雖然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倡導綠色交通和公共交通,但重慶的公共交通出行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相比于2015年,主城區(qū)小汽車出行方式增長了2.1%,公共交通(含軌道、地面公交)方式降低1.5%。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體系
城市交通擁堵是各大中型城市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在進行城市規(guī)劃時就應該首先要合理,要建立科學的城市規(guī)劃體系。在進行城市規(guī)劃時要兼顧交通規(guī)劃理念,城市規(guī)劃與交通規(guī)劃應該統(tǒng)籌兼顧,建立實時互動機制,在城市規(guī)劃或交通規(guī)劃存在缺陷時,能夠及時地反映到另一個規(guī)劃當中去,以實現土地利用、城市和道路建設、交通組織統(tǒng)一合理。
重慶的城市規(guī)劃采用的是商圈式發(fā)展模式,在各個商圈形成了功能完善、設備齊全、交通便利的商業(yè)中心區(qū),這種模式雖然建立了功能齊全的交通基礎設施,但由于商圈內住宅區(qū)密集,導致商圈內人員構成變得復雜,并且大量的常住人口使得商圈內居民的出行活動增多,商圈內用于通勤和各種商業(yè)活動或社會活動的車輛變多,難免會使商圈內發(fā)生交通擁堵等狀況。
(二)擴大城市交通容量
倡導公共出行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最立竿見影的措施,城市公共交通在重慶主要就是指的公交車和城市軌道交通。目前重慶主城區(qū)運營的公交車共有8635輛,公交站場52座,公交運營線路605條,線路總長9402.9千米。主城區(qū)地面公交年客運量18.2億乘次。重慶的公交線網非常發(fā)達,一般來說可以到達主城各個地區(qū)。因此,推行公交優(yōu)先,其他方式為輔的措施是可行的,要做的只是如何引導更多的人們實行這一措施。在以往針對居民出行的調查中發(fā)現,乘客在選擇市內出行方式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前三位是:出行費用、直達度、安全舒適度。因此,要推廣公共交通出行時要從這些方面來引導更多的人們選擇公共出行。因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規(guī)范公交車、城市軌道票價。重慶軌道票價相對于公交車來說相對較高,與北京地鐵票價相比也比較高。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票價來吸引乘客。城市軌道是一種公益性的出行方式,不是用它來盈利的,但是建立一條軌道線動輒30億左右,僅靠售票是不可能回本的,個人覺得可以在軌道線路站點和沿線兩旁建設廣告標牌,通過出租廣告位盈利。
2.完善公共交通管理組織模式,提高舒適度和乘客滿意度。交通行業(yè)是第三產業(yè),在實現乘客兩地轉移的同時還應該努力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對乘客的吸引度。
3.提高直達水平,減少換乘次數。完善公交系統(tǒng),擴大公共交通線路覆蓋范圍,提高各交通樞紐站的連通性,縮短換乘距離,讓乘客換乘方便、快捷。
(三)提升現有管理系統(tǒng)和道路交通設備使用效率
在我看來,就目前的交通形勢而言,交通擁堵沒辦法完全徹底地解決,那些所謂的解決方案,也只是轉移了交通擁堵的點,將擁堵情況轉移到了其他路段或其他道路上去了而已。完善現有交通管理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緩解交通擁堵狀況,比如對于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駕駛人的懲罰,對特殊天氣或特殊交通狀況的應對等。
重慶的飛速發(fā)展舉世矚目,但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交通擁堵正是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導致的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兒出現的,近些年這一問題變得愈加明顯,對于城市經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有影響。對于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而言,緩解交通擁堵刻不容緩。交通擁堵是城市發(fā)展的腫瘤,越早解決越快實現城市的良好健康發(fā)展。
[1]廖亞莎.已建成軌道交通緩解客流擁擠方案的綜合評價分析—以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6):8-8.
[2]吳波.重慶主城區(qū)城市道路與軌道交通建設展望[C].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2007.
[3]朱軍功.大城市交通擁堵緩解對策研究—以重慶市主城區(qū)交通緩解對策研究為例[J].公路交通技術,2010(2):128-131.
[4]仇保興.緩解北京市交通擁堵的難點與對策建議[J].城市規(guī)劃通訊,2010(10):6-8+10.
[5]魏建環(huán).軌道交通對區(qū)域居民交通出行的影響及啟示[D].吉林大學,2015.
向廣林(1992.2-),男,漢族,重慶,碩士,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guī)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