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黃培昭
3月31日,是英國著名科學家艾薩克·牛頓逝世290周年紀念日。《環(huán)球時報》記者踏訪了牛頓位于英國林肯郡的家鄉(xiāng)。那里是牛頓一系列科學理論誕生的地方,啟發(fā)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那棵蘋果樹,就在他的臥室后院……
“科學狂”傳奇很多
林肯郡位于英格蘭中北部,大片綠色農(nóng)田和青草勾勒出一派田園風光。格蘭瑟姆是林肯郡東南的一個小鎮(zhèn),那里是牛頓念中學的地方,也是撒切爾夫人的出生地。從格蘭瑟姆再西行15公里,就是沃爾斯索普村,1643年1月4日,牛頓就出生在這個詩意小村。從被美麗的油菜花包圍著的田間小道一拐彎,看到一條小路上有一個標識寫著“水巷”,再走不遠,是幾幢紅頂白墻、白頂灰墻的兩三層建筑,這就是牛頓故居“沃爾斯索普莊園”。
從右側進入,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幾棟房子,曾是牛頓家的配房,這里放映牛頓生平和科學發(fā)現(xiàn)的影像,展示牛頓作業(yè)本,孩子們在這里可以做各種科學實驗。介紹牛頓生平的影片中有一個片段讓記者印象十分深刻,牛頓為了觀察陽光,發(fā)現(xiàn)光學原理,竟一連好幾個小時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太陽冥思苦想,結果導致雙眼好多天處于失明狀態(tài)。
科學實驗中心有兩層樓,一樓是與力學、光學、引力等相關的各式各樣的物理實驗器械,人們可以閱讀介紹,還可以動手操作,生動而有趣。一樓偌大的房間上方,圍繞一圈,還醒目地標注著牛頓的生平年月以及與之對應的世界大事,尤其是科學大事。這里的文字介紹說,牛頓在格蘭瑟姆鎮(zhèn)的國王學校念書時,心無旁騖,有一次假日,他在鎮(zhèn)里的書店買了本新書,光顧著讀書了,竟然一個人從鎮(zhèn)里走回家,而把仆人和馬丟在了鎮(zhèn)里,渾然不覺。
從木制樓梯來到二樓,這里有讓游客做實驗的光學工作間,這些光學實驗都是牛頓曾經(jīng)做過的,意在普及科學知識,使人們重溫牛頓的科學實驗精神。
科學巨人誕生的房間
沿著院子右側走到頭,在花園前左拐,便來到牛頓家主房的正門。這是一棟黑瓦頂、灰白磚墻的兩層建筑,從正面看一共有7扇窗戶,只有一處入口,門狹窄而低矮,高個游客甚至得低著頭進去。
一樓分左、右兩間房,左側是會客室,也是牛頓平時看書的地方,一些玻璃櫥柜里還擺放著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光學》等著作。墻上掛著牛頓的畫像。屋子里還有壁爐,模擬的火焰熊熊燃燒著。一樓右側是廚房和餐廳,廚房里各類食材應有盡有,長條餐桌上,仿真的面包、肉類、蔬菜、奶酪等一應俱全。牛頓家境殷實,當時是富裕自耕農(nóng)。
重點是二樓,分左、中、右三間房子,左側是牛頓出生的地方。工作人員說,這里是“天才的誕生地”,1643年1月4日牛頓呱呱墜地時的床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厚厚的被子、紅色的床簾、雪白而舒適的枕頭。屋里還有壁爐和紡車。牛頓的母親漢娜曾說,由于早產(chǎn),牛頓剛出生時瘦小得可憐,甚至可以“裝進一夸脫的杯子中”。牛頓是遺腹子,他出生前三個月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改嫁一個牧師,把牛頓托付給外祖母撫養(yǎng)。
右側的屋子,則被稱為“科學的誕生地”,因為這里是牛頓的臥室和他做實驗的地方。牛頓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結束學習后,因英國發(fā)生大瘟疫,學院不得不關閉,他遂返回家鄉(xiāng)居住了18個月。在這間屋子里,他常常睡到半夜便起來做實驗,臥室里還放著一臺與光學有關的實驗儀器。
“靈感樹”與“天才之屋”
從牛頓的臥室向外望去,一片綠色的花園一覽無余,著名的蘋果樹就在花園里。那是催生牛頓科學智慧、啟迪他做出重大發(fā)現(xiàn)的“靈感樹”。《環(huán)球時報》記者看到,蘋果樹的前面立了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50周年的2002年6月,女王將此樹列為英國最著名的50棵樹木之一,并將其列入國家遺產(chǎn)?!惫ぷ魅藛T介紹說,這棵蘋果樹在1820年遭雷擊而死,匪夷所思的是,后來又在老樹上抽出了新枝,繼續(xù)開花結果?!芭nD的母校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門前,也有一棵蘋果樹,那是從這里剪的枝條移植的,另外,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也從這里移植過”。工作人員自豪地告訴記者。
中間的屋子被稱為“天才之屋”,主要展示牛頓的科學成就,所以在醒目的地方寫著“歡迎來到天才之屋”。人們在這里,會對天才牛頓有更多的了解: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與萊布尼茨共同發(fā)明微積分、發(fā)明反射式望遠鏡和發(fā)現(xiàn)光的色散原理等等,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以及“百科全書式的全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