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郭安娜+何魏萍+周思琦+向芹
【摘要】兒童的發(fā)展狀況反映的不僅是國家和社會的基本情況,更反映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進步程度。文章通過湖南省邵陽市拐賣兒童犯罪的現狀,分析湖南省邵陽市拐賣兒童現象存在的原因,從政府作為、家庭防范、社會機制、法律約束等多方面提出拐賣兒童的預防和救助對策。
【關鍵詞】湖南邵陽 拐賣兒童
一、拐賣兒童的含義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
拐賣兒童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兒童,或者偷盜嬰幼兒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在拐賣兒童犯罪團伙中,對導致兒童被拐賣的直接人員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且規(guī)定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以死刑。對于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
二、國內外拐賣兒童的現狀
(一)國外現狀
從國際上看,雖然各國在對待拐賣兒童問題上一直秉持著堅決打擊的態(tài)度,各國的拐賣兒童情況都不想同,在發(fā)達國家至今已有完善的法案約束,但在大多數國家依然形勢嚴峻,不容樂觀。
美國司法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每年有79.75萬名18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失蹤或被綁架,平均每天接獲2185宗個案; 英國內政部國家反犯罪局數據顯示,2012年有549名兒童被認定為人口拐賣受害者,其中70人不到10歲;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在印度每8分鐘就有一個兒童失蹤。據估計,印度每年有20萬兒童被販賣。
(二)國內現狀
中國政府一直重視對拐賣兒童的懲治和打擊。到60年代,拐賣兒童現象在中國大陸基本絕跡。90年代后,由于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過大,人民的法制意識不夠,拐賣兒童犯罪在數量上有增無減。2001-2003年間,我國警察解救的兒童和親年婦女就有42000名,隨著不少人販子前往偏遠貧困地區(qū)或者人口流動大的中小城市購買、拐騙、劫掠兒童,導致每年都有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在中國的拐賣兒童現象一般分為兩類.一是親生父母賣子,親生父母拐賣孩子的原因在于沒有能力撫養(yǎng)孩子和生下來不想撫養(yǎng)不想承擔社會責任的年輕人。二是人販子偷、搶、騙,近幾年來暴力搶奪已成為人販子常用手段,拐賣的對象也出現特定化,嬰幼兒占大多數。
三、湖南省邵陽市拐賣兒童的現狀
在湖南省境內,邵陽地區(qū)的拐賣兒童案例發(fā)生情況尤為嚴重。邵陽市現轄8縣1市3區(qū),人口750多萬為湖南之最。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近二十年來在邵陽境內立案并且偵破歸案的有關拐賣兒童犯罪不足百余起,并且出現了駭人聽聞的公權拐賣兒童,“邵氏棄兒”一案震驚全國上下。除了被公安機關破獲并且成功解救了的案例外,還有許多至今未被破獲的“懸案”,和許多沒有記錄在案的失蹤兒童。
四、湖南邵陽市拐賣兒童的原因分析
(一)邵陽市存在買方市場
養(yǎng)兒防老,重男輕女,這在中國社會普遍存在,至今也不能完全將這種思想從根深蒂固的中國人身上摘掉。第一,由于當前的中國國情,在邵陽境內并不能完全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大部分人對社會沒有安全感;第二,因為不育,或者子女早亡,沒有子女的家庭或者個人在其精神上會感到一種失落和痛苦;第三,有的人思想上深受陳腐的封建意識影響,他們需要有人為自己傳宗接代續(xù)香火。因此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他們中的一部份就通過收買兒童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以上原因,導致邵陽存在兒童的買方市場。
(二)家庭防范意識缺失
根據邵陽市人口計生委發(fā)布的人口市情,全市的流動人口占總人口的20.3%,全市鄉(xiāng)村人口占總人口的65.8%,流出人口居全省第一。在邵陽市內人口組成部分中,留守兒童和老人是一個很大的群體。
在邵陽這種地區(qū)特點下,家庭的安全教育通常是不被重視或者是忽視的。限于經濟水平的發(fā)展的狀況和社會環(huán)境,邵陽地區(qū)多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而這些老人不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或者安全意識薄弱,對孩子的安全工作不能很好的做到位。
(三)高額利潤促使犯罪
據有關報道證實,每拐賣一個孩子少則可獲取一萬多元,多的可獲取3至5萬元,甚至更多。在邵陽地區(qū)比較偏遠的地方,甚至存在家庭以生孩子賣孩子賺取經濟來源。邵陽市轄區(qū)內有多個國貧縣,受地理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狀況等因素的限制,這里的人們經濟來源稀薄,以婦女的子宮為本錢,在孩子出生以后轉手一賣,即可獲得幾萬元的收入,這對于貧困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四)法治觀念淡薄
邵陽地區(qū)的居民對拐賣兒童罪的理解僅限于表面,對于收養(yǎng)拐賣兒童、買賣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維護隱瞞收養(yǎng)家庭這些行為并不認為是在犯法。在社會調研中,發(fā)現邵陽地區(qū)存在著將自己孩子送與他人撫養(yǎng)以獲得相關收入的現象。
五、湖南邵陽市拐賣兒童的預防對策
(一)政府加強管理,健全社會機制
1.加強戶籍管理,完善DNA庫的建設
邵陽在新生兒童只需出具出生證明便可落戶,在沒有出生證明的情況下才要求出具DNA血親化驗證明。在救援被拐賣的兒童時,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式是進行DNA比對,新生兒童的DNA沒有入庫便為以后留下太多的隱患,因此,在子女戶籍落戶上,相關部門應要求出具正規(guī)醫(yī)院有效的DNA血親化驗證明,并將孩子的DNA錄進全國DNA庫中,完善DNA庫的建設。
2.加強基層建設,完善監(jiān)控網絡
政府要加強與社會基層、各社會機構之間的合作,積極鼓勵社會救助機制的建立,在相關網站上設立拐賣兒童專題,分享被拐賣兒童的相關信息以及打拐經驗和取得的成果;政府要加強對救助站和福利機構等社會救助場地的硬件和軟件的建設,將社會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在有限資源下最大化;政府要加強對監(jiān)控網絡系統(tǒng)的建設,及時掌握社會動態(tài),鼓勵市民向警方提供有效線索,加強警民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定的社會防范網絡。
3.完善打拐系統(tǒng),建立防控平臺
邵陽公安系統(tǒng)應盡快建立一支專業(yè)的打拐隊伍,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將這支隊伍和新興網絡科技聯合起來,充分利用手機的GPS定位系統(tǒng)、互聯網等快速大范圍的傳播信息,通過全網監(jiān)控技術及時查證,及時展開搜救。公安機關要聯合宣傳、廣電、文化、新聞出版等部門,依托廣播、電視、報紙、網絡以及微博、微信等傳播速度快的網絡新興媒體,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向社會各界進行防拐宣傳教育,增強群眾法制觀念和防拐意識、能力。
(二)普及家庭預防手段,提高防范意識
1.普及家長安全意識
在當今復雜的社會中,孩子很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傷害,對此,孩子自己不能擁有反抗的力量,就需要家長在各方面健全對危險的防范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對于邵陽地區(qū)安全意識不強的情況,政府部門應積極普及安全防范手段,定期開展有關安全教育的講座,邀請有孩子的家庭參與,并定期展開家庭安全教育的知識競賽,全面普及家長的安全意識。
2.普及孩子安全意識
從小教育孩子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禮物和摟抱;了解犯罪分子慣用手段,學會一些緊急避險的方法。從小訓練孩子背家庭人員電話號碼,所住小區(qū),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場合與父母走失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父母應經常教育兒童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場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給的錢財或物件,也不可隨便跟陌生人到別的地方去。
(三)推進社會思想教育,促進思想改革
1.消除腐朽思想,杜絕買方市場
積極宣揚科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逐步消除“養(yǎng)兒防老”“重男輕女”等腐朽思想,提高一部分人的認識,大力普及拐賣兒童犯罪的相關法律和社會道德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步伐下,縮小城鄉(xiāng)貧富差距,提高社會福利制度,加強對貧困家庭的救助力度,消除“養(yǎng)兒防老”、傳宗接代、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等落后觀念,從而消除拐賣兒童犯罪的買方市場這一犯罪根源,給兒童一個美好、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四)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約束力
邵陽有關部門應盡快研究出對于遏制拐賣兒童犯罪的更有效的法律條文,完善打擊買方市場的法律,根據當前犯罪形式的變化,防止行為人鉆法律漏洞,其次在必要的收養(yǎng)門檻下,規(guī)范化合法收養(yǎng)的途徑與程序,設置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防止福利院等中間人的牟利,使合法收養(yǎng)兒童更便捷。
總之,預防和減少拐賣兒童現象的發(fā)生,需要全民總動員,社會公眾齊參與。建立全國性的公共服務系統(tǒng)和平臺,設立兒童失蹤預警機制與警報系統(tǒng),政府機構完善有關法律,加強法律教育,從根源預防和及時救援兩方面相結合來遏制拐賣兒童犯罪現象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姍.關于我國刑法中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方面問題的研
究[J].法制與經濟(中旬),2012( 01)
[2]張同道,王群,索亞斌,符榕.親愛的[J].當代電影,
2014( 12)
[3]劉陽.我想給悲劇留一點點溫暖[N].人民日報, 2014-
09-30
[4]林杰鎮(zhèn).刑事視野下的拐賣兒童犯罪分析[J].法制博
覽,2015(3)
[5]趙愛寧.淺析拐賣兒童罪的立法完善[J].法制與經濟,
2013( 4) .
[6]甘莉.我國刑法中拐賣人口犯罪的立法建議[J].湖南科
技學院學報,2014(1)
來源:2017年第七屆“挑戰(zhàn)杯”湖南工程學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作者:郭安娜、何魏萍、周思琦、向芹(均為湖南工程學院在校學生)熊健(指導老師),熊健,女,1974年5月,湖南湘潭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