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巖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一線工作二十年,我的體會是: 把孩子當成正常人、成年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習慣的養(yǎng)成。
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看法:不是大家所說的什么教育成功,而是如何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生活。
什么叫成功?這本來就不存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
有人說考上好學校就叫教育成功,我看未必,那書呆子又怎么樣?不還是害了孩子嗎?
有人說興趣廣泛、童年快樂,那孩子上不了好學校,是不是也算耽誤孩子?
說起孩子教育,家長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孩子學不好、習慣不好,都是學校、老師不好。
學校則埋怨家長本來沒做好榜樣,你天天打麻將,孩子能好好學功課?
相互指責,解決不了問題,沒有結論的爭議,只能耽誤孩子。
我是家長,我們家還多人當老師,兩邊的情況,我都了解。我說說,到底是誰的責任。
以我個人理解,學校的教育責任固然很大,但是真正對孩子成長、習慣養(yǎng)成起到重大作用的,還是家長。
家長的習慣,家庭氛圍,家庭淵源,這些因素是一個孩子成長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無論老師、學校有多大的教育責任,都不應該是家長放任自流的理由,即便你承認有一點點責任,就要把這一點點責任承擔起來!平時聽到大家的聊天,其實反映了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一個典型誤區(qū)!這個誤區(qū)是兩個極端。
一方面認為,必須把孩子成績搞上去,家長千方百計的把孩子送各種補習班提高學校成績,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失敗教育。
另一方面更為普遍,就是童年要快樂,要自然而然,不要多干預,任期成長。所謂發(fā)揚本性,才是最好。這兩種認識,都是錯誤的!前一種,會把孩子引向書呆子的封閉狀態(tài)。后一種,則很可能讓孩子的潛在特長永遠埋沒!這兩種錯誤的極端認識,造成了現(xiàn)在兩種普遍的不良傾向。比如,有的家長除了緊盯功課之外,給孩子報了大量學習班,書法、音樂什么的剝奪孩子很多美好的時光,美其名曰素質(zhì)教育。結果是孩子很累,而一無所成。
再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基本不管,聽之任之,想怎么就這么,真是快樂無比,毫無約束。美其名曰符合天性。
我的體會是,孩子必須管,看你怎么管、管什么。不管,就是放棄責任,家長失職。那么應該怎么管,才能負起家長應有的責任呢?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樹立一個理念。孩子也是社會中一個人,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有自己的生活,會有自己的興趣,你要尊重他。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有了這個理念,你就不會把孩子當成泥人任你捏來捏去。我所有的方法,都在這個理念之下。
在你孩子很小的時候,剛剛懂事、會交流的時候,你要尊重他以及尊重他的思想。你要把他的當個正常人、成年人來對待,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將對孩子受用一生乃至他的后代。
習慣是什么?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yǎng)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和遺傳因素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所以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币驗榱己玫男袨榱晳T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這話固然有他的局限過于絕對,但也確實說明了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里成長,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父母的文化素養(yǎng)等都將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生活在父母恩愛、和諧溫馨的家庭中的孩子,是積極向上、具有愛心的;反之,往往那些問題少年都是生活在家庭長期不和或者單親家庭的孩子。要么他們是從小遠離父母在缺失愛的家庭中成長,為了下一代健康的成長,我們盡量推掉不必要的應酬,少看電視少上網(wǎng),多抽時間陪陪孩子,每天抽出一小時或者半小時陪他們一起學習,同孩子一起多讀書看報,一起散步聊天,與孩子一起娛樂,讓孩子體會到他們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逐漸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一起分享家庭的溫馨和快樂。通過跟孩子聊天了解他們在學校的生活點滴,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思想以及學習上的困惑,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不需要給孩子報多少個輔導班,其實我們家長也是可以輔導孩子的!也不需要給孩子們多好多好的生活,讓他們?nèi)ジ鷦e人攀比造成孩子高傲的性格,培養(yǎng)他們誠信的品格,勝不驕敗不餒。更不要什么都不管把孩子往學校一扔,造成孩子們的心靈既冷淡又孤僻,沒有朋友,抵觸外人。缺少愛缺少自信心。家長們不要一味地以工作、賺錢為借口,應多陪陪孩子,陪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以免一切都已成定局時而無力扭轉,悔之晚矣,終身遺憾。對于孩子無論大小都不能溺愛,再小的錯誤也必須及時提醒糾正,作為家長通過網(wǎng)絡電視和自身的體會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讓孩子從小就能明辨是非,知道善惡美丑,具有愛心學會感恩,積極向上了樂觀態(tài)度,這些都有利于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盡量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學習上,明確地告訴孩子必須努力學習,只有堅持不斷地努力學習,才會使自己更優(yōu)秀,越努力越幸運,長大以后才會實現(xiàn)自己各種美好的理想。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應調(diào)整好狀態(tài),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孩子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以身作責,那就是教育孩子要先從做人開始。我們首先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家長對孩子的承諾要做到說話算數(shù)說到做到,做孩子的榜樣。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要做他們的朋友,尊重孩子,不時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進而縮小代溝。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愿意與我們交流,我們才能了解他們的思想,作為家長我們?yōu)楹⒆硬ハ乱环N行為,便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人格,良好的行為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中,孝字當先,有道是百善孝為先,弟子規(guī)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作為家長一定要孝敬雙親,絕不能怠慢自己的父母,因為你的孩子在看著你,這是做人的準則,是修身齊家的根本。
為了我們可愛的孩子將來能立足于社會,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公民應有的道德規(guī)范水準,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具有愛心樂于奉獻,奉勸我們的家長做好自己應盡的職責培養(yǎng)好你們的孩子,必將是你們對社會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