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春
盧梭在十八世紀抨擊金錢崇拜、國際貿(mào)易和知識精英。在特朗普和英國脫歐時代,人類內(nèi)心的“盧梭”又周期性復活了。
特朗普在今年2月份慶祝競選勝利的演講時說,“我愛那些沒接受過多少教育的選民”,并不時地攻擊美國精英及其“虛假的全球化贊歌”。英國選民響應脫歐號召,擬拿回對英國的控制權,以免遭受無限制移民、“非選舉精英”以及“專家們”的影響,此舉使歐洲一體化進程推后50年。歐亞一些國家也正在遭受民族、宗教以及國民身份問題的纏繞。在印度,印度人至上者使用“白左”字眼表達對世俗以及自由精英的憤怒。18世紀普世文明的啟蒙運動使個人興趣、商業(yè)、藝術和科學等和諧發(fā)展,這場運動由伏爾泰、孟德斯鳩、亞當·斯密等啟蒙,現(xiàn)在在反對世界現(xiàn)代性的進程中似乎變得有些虎頭蛇尾。
看到當前這些困境,沒有一位啟蒙主義思想家還會像當年盧梭那樣毫不含糊地告訴人們說,“我曾告訴過你……”。
還藝術和科學以自由
讓-雅克·盧梭來自瑞士日內(nèi)瓦,是一位窘迫、桀驁不遜的自學成才人士。18世紀50年代開始,盧梭在著作中常常表達對世界性虛榮的厭惡、對專家治國論和國際貿(mào)易的不信任,以及對傳統(tǒng)道德的推崇。
盧梭描述的現(xiàn)代性的內(nèi)在本質(zhì)是:做局外人。18世紀70年代,盧梭30歲時來到巴黎,他在嫉妒、誘惑、反感、被拒的情緒中掙扎,法國的同行嘲笑他,但在歐洲他卻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讀者。當時年輕的德國哲學家戈特利布·費希特和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贊同盧梭的觀點,同樣排斥國際普遍性,這倆人分別是德國經(jīng)濟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之父。一些小鎮(zhèn)的革命者受盧梭《社會契約論》的影響,希望建立一個新型的政治構架來治愈不平等和商業(yè)化的社會。
盧梭被認定為反叛、重組當代精英政治的主角,是因為他恰處當時發(fā)明這種信仰的時代。他將 “科學、文學、揮霍、商業(yè)和法律”定義為啟蒙運動的信條,這些改變了西方文化的特性,也改變了世界文化的特性,同時也讓文化人獲益。
盧梭基本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學問是通過經(jīng)驗積累起來的。1712年,盧梭出生于瑞士日內(nèi)瓦的一個鐘表匠家庭,他出生后第十天,母親去世。10歲時,他的父親離開日內(nèi)瓦并將他托付給一個對他漠不關心的親戚。15歲時,他逃離日內(nèi)瓦到了法國的薩伏依,成為一個瑞法貴夫人的男龐,她的愛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她教他讀書、欣賞音樂,盧梭在她身上找到了母愛,以“媽媽”相稱。
盧梭做過學徒、雜役、家庭教師、書記員等,后來來到巴黎,以前的經(jīng)歷讓他變成了“分析不公平現(xiàn)象的權威”。在巴黎,他與旅館女仆黛萊絲·瓦瑟相好,生了5個孩子,并開始了他的沙龍活動,結識了那個時代提倡相對自由的學術空氣的德尼·狄德羅。1751年,狄德羅“百科全書”出版,該書綜合了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觀點,諸如布豐的《博物學》(1749年)和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1748年)。該套百科全書總結了啟蒙運動的主要主張:人類世界的知識及其對基本法則的認同促使社會進步。正如狄德羅所說,盧梭加入了這個集體并起到主導性推動作用,努力“還藝術和科學以自由,這對它們恰恰是珍貴的”。
社會進步是一種新的奴役形式
然而,盧梭的觀點不斷地在發(fā)生變化。1749年10月的一個下午,盧梭到巴黎郊外的要塞去看望因挑戰(zhàn)上帝的存在被判入獄數(shù)月的狄德羅。在路上,他看到報紙上一則征文啟事,題目是“科學和藝術的進步是敗壞還是優(yōu)化了人們的道德觀?”1750年,他參加了征文比賽,獲獎并發(fā)表了第一部哲學著作——《論藝術與科學的道德效應》。他認為藝術和科學是“套在人類枷鎖上的花環(huán)”,人們的精神隨著人類知識的增加而“一片片地被腐蝕”。在1782年出版的《懺悔錄》中,盧梭描述了他是怎樣“在看到那則廣告的一瞬間領悟到另一個世界和變成另一個人”的感覺。他說他坐在路邊,恍惚了一個小時,淚流滿面,被直覺所控制,認為社會進步是一種新的奴役形式,這與啟蒙運動所提倡的文明與自由的效應恰好相反。
18世紀中葉,盧梭認為,巴黎的知識界及治國專家階層設定的文明標準,不過是為強權和不公正提供了文學和道德的掩飾。狄德羅加入了與盧梭的論戰(zhàn)。他的同行認為科學和文化可以使人們從宗教、猶太教以及他們認為的其他野蠻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推崇新興資產(chǎn)階級,該階級運用科學和精英精神來自我保護、自我發(fā)展。亞當·斯密展望,因為羨慕并渴望擁有像富人一樣的權力和特權,人們會建立一個開放的全球貿(mào)易體系。斯密認為,人們渴望超越他人的意愿能夠變成道德和社會的正能量。孟德斯鳩則認為,商業(yè)通過“交換多余的有用的物品或者有用的必要的物品”,“治愈具有破壞性的偏見”并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伏爾泰是一位典型的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平民,他認為商業(yè)和自由是對抗專制和等級制度的解藥。17世紀20年代,他盛贊倫敦證券交易市場,認為交易市場是現(xiàn)代世俗性的圣殿,在那里“猶太人、伊斯蘭、天主教徒相互交易就好像他們擁有共同信仰,而只是對那些破產(chǎn)人士不忠”。伏爾泰們倡導一種個人自由地通過財富和知識的增加而獲得的生活方式, 勉勵人們追求奢華以及言論自由。
盧梭則認為,“金融”這個詞是“一個‘奴隸字眼”,神秘的金融工作機制是一套“制造小偷和叛徒的辦法,并將自由和公眾利益放在了拍賣桌上”。對于今天的英國脫歐人士,他預見到除了蘇格蘭的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之外,英國向她的臣民提供的只是虛假的自由:“英國民眾認為自己是自由的,不過是自欺欺人,只有在議會選舉時,他們是自由的,一旦選舉結束,他們便被控制,將變得一文不值”。
在他的近20本書中,盧梭詳細闡述了他反對知識分子及其贊助人那套人生說教的觀點。他堅信,一個崇拜金錢的社會盡管會帶來進步,但實際上使人們的心理變得越來越脆弱。盧梭拒絕相信個人利益交換會推出新的文明,也不可能產(chǎn)生自然的和諧。人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這導致了“每個個體都極力地表現(xiàn)比他人更好”。這種“超越他人的渴望”會導致人們嘗試去替代他人,甚至最高層的為數(shù)不多的人們也感到不安全。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他寫到,“在一系列哲學、人文、文明、莊嚴的道德標準中,除了做作、欺騙性的外表、毫無價值的榮譽、沒有智慧的原由以及沒有幸福的快樂,我們沒有什么可炫耀的”。
盧梭譴責知識分子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伏爾泰在一本沒有署名的小冊子里將盧梭曝了光,將他定義為一個虛偽的家庭價值觀支持者:一個將全部五個孩子委托給一家寄嬰醫(yī)院撫養(yǎng)的人。盧梭的生活說明他的理論和現(xiàn)實存在距離。
盧梭感情豐富,將自己隱藏在黑色胡同里,只對女性敞開心扉。在文章中,他反對自淫,但卻常常在做。像其他人一樣,他常常對富人評頭論足,但他其實并不關心窮人的生存條件。他只簡單地推定他所經(jīng)歷的社會存在缺陷和貧窮,好讓他的觀點能優(yōu)于特權人士。像好多把自己定義為犧牲品的人一樣,他確信他人不會感知到他的痛苦。有人評價說,盧梭的第一本書和最后一本的題詞都一樣:“我是野蠻人,沒有人懂我”。盧梭的觀念來自內(nèi)心的恐懼、困惑、孤獨和失望,他的小說和其他作品的主題描述的都是主人公們來之不易的智慧,因此贏得了歐洲那些僻靜省州哲學家們的青睞。
盧梭的理想社會是斯巴達
盧梭能走上職業(yè)哲學家的道路,是因為在上流社會得到資助、受到吹捧并能融入上流社會,但是他拒絕了皇家的資助。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聲譽日隆,他更加偏執(zhí),經(jīng)常與諸如休謨、狄德羅等好朋友爭吵,他們嘲笑他是瘋子。盧梭被富人的無情所激怒,認為富人有義務“不讓人們明了財富的分配不均”。盧梭批評宗教專制,但也認為宗教能夠護衛(wèi)日常的道德行為,以及讓窮人的生活能夠忍受。他認為世俗知識分子都是“專橫的獨裁者”,蔑視普通人的簡單感受,像天主教牧師一樣“冷酷無情”、“不能容忍”。盧梭的理想社會是斯巴達,地域小、樸素、自給自足、特別愛國而不是全球主義,這類似于當今極端伊斯蘭分子追求的古代伊斯蘭哈里發(fā)王國。盧梭認為,在斯巴達,個人超越他人的沖動會升華為公民的驕傲和愛國主義的體現(xiàn)。
盧梭批駁全球商業(yè)主義的言行變成全球文化和經(jīng)濟民族主義者們使用的基本慣用手段,波蘭執(zhí)政黨——法律與公正黨,正在國家機構中整肅支持歐盟的“自由精英”,反對同性戀以及排斥親猶太主義分子,他們應感謝盧梭。無情排斥墨西哥人和穆斯林的特朗普,同樣可以在《愛彌兒》和《教育論》中找到哲學依據(jù)。盧梭寫到,“每位愛國者對陌生人都很苛刻,在他們的眼里,陌生人一無是處”。特朗普在接受??怂闺娨暸_采訪時對女性態(tài)度粗魯,與盧梭對“女性”的觀點相吻合,盧梭認為“女人就是為愉悅男人而創(chuàng)造的,必須令男人愉快,而不是激怒男人”。
這些強硬的主張讓盧梭在普通大眾中成了法西斯主義的精神教父,但他也在某種程度上贊美集體主義可以與其信眾的內(nèi)心自由協(xié)調(diào)一致。盧梭在《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寫到,“我從未認為人們的自由根植于做想做的事,自由更根植于不做不想做的事”。這種對個體外部約束的不信任自然轉(zhuǎn)變?yōu)閷H貿(mào)易偉大力量的懷疑,這也是盧梭和亞當·斯密的本質(zhì)區(qū)別。
19世紀資本帝國主義的勝利,以及冷戰(zhàn)后的全球化,證明盧梭是一位令人傷心的輸家,但對今天瘋狂的政治來講,盧梭是將政治極端個人化的第一人。盡管盧梭個人取得極大成功,但在金字塔社會里他總是感覺不到安全。盧梭支離破碎的情感代表了希望賦于同等權利的人們的政治訴求。托克維爾認為對平等的追求可能使“憤怒達到極致”,并使獨裁者和獨裁運動獲得權力。托克維爾聲稱盧梭的書他每天必讀,但正是盧梭,第一個攻擊了現(xiàn)代性不公正的一面,那就是權力歸于盤根錯節(jié)的精英們。
最近,人們爆發(fā)了對作家、記者、政客、專家治國者、商人以銀行家的憤慨,說明人類內(nèi)心的盧梭在那些對生活現(xiàn)狀不滿的人群中正漸次展開。雅各賓派和德國羅曼蒂克者們是盧梭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信徒。盧梭斷言大都市是罪惡之窩,這種根植于普通民眾的觀念對我們并不完善的政治經(jīng)濟體制構成了不斷的持續(xù)的挑戰(zhàn)。那些被連根拔起的帶有盧梭復合傷痛的民眾,正周期性地向世界表達著他們對激進的平等和穩(wěn)定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