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河長制這一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的重要制度被引入公眾視野。
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是改革的責任主體,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改革,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fā),堅定抓好改革落實。
河長,簡言之就是“一河之長”,河長制使大小河流都有了“負責人”,由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屬地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管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huán)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保證河流在較長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河長制,原本無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就變成了懸在河長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河長制是在太湖藍藻暴發(fā)后,由江蘇省無錫市首創(chuàng)的。當時,無錫市委、市政府面臨巨大壓力,表面看來似乎只是如何治理爆發(fā)的藍藻,而背后隱藏的是無錫市水體污染嚴重、河道長時間沒有清淤整治、企業(yè)違法排污、農業(yè)面源污染嚴重等諸多更深層次的問題。
面對這個爛攤子,無錫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決心從根源上進行治理。2007年8月23日,無錫市委辦公室和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fā)了《無錫市河(湖、庫、蕩、氿)斷面水質控制目標及考核辦法(試行)》。其中明確指出:將河流斷面水質的檢測結果“納入各市(縣)、區(qū)黨政主要負責人政績考核內容”,“各市(縣)、區(qū)不按期報告或拒報、謊報水質檢測結果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責任。”治水跟政績掛鉤,推諉搪塞還要被追責,這份文件的出臺,被認為是無錫推行河長制的起源。自此,無錫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了64條河流的河長,真正把各項治污措施落到實處。
眾所周知,河長并非目前行政序列中的官職,如何將這個“虛銜”變“實”,使河長制收到實效,關鍵就在于是否有人因任上不力而被問責。為此,無錫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12月5日印發(fā)了市委組織部《關于對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執(zhí)行不力實行“一票否決”的意見》,文件明文規(guī)定:“對環(huán)境污染治理不力,沒有完成節(jié)能減排目標任務,貫徹市委、市政府太湖治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行動不迅速、措施不扎實、效果不明顯的”,對責任人實施“一票否決”,從而實現(xiàn)把河流水質達標責任具體落實到人。
目標有了,具體如何實施呢?答案是:一河一策。河長們上任后,紛紛著手對負責的河流進行會診,分析污染癥狀,因地制宜,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很快制定出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在具體實施中,實行“三包”政策,即領導包推進、地區(qū)包總量、部門包責任。
不僅如此,還進一步設立了河長制管理保證金專戶,實施河長制管理保證金制度。在無錫市惠山區(qū),每個河長按每條河道個人繳納3000元保證金的要求,在年初上繳區(qū)河長制管理保證金專戶,同時,區(qū)財政劃撥配套資金,充實到專戶。專戶資金用于對河長制管理工作的開展、推進及獎懲。根據河長制管理最終考核結果,以“水質好轉、水質維持現(xiàn)狀、水質惡化”等綜合指數作為評判標準,進行獎懲。如果水質好轉且達到治理要求,則全額返還保證金并按繳納保證金額度的100%進行獎勵;如果水質不惡化且維持現(xiàn)狀,則全額返還保證金;如果水質繼續(xù)惡化,則要全額扣除保證金。
在這種人人有壓力、大家有動力的治污體制下,河流斷面水質明顯改善,河流治理取得了很好效果。全面覆蓋無錫行政區(qū)劃的79個考核斷面達標率,從河長制實施之初的53.2%上升至2008年3月的71.1%,可謂“河長上崗,水質變樣”。
2008年9月3日,無錫市委、市政府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全面建立“河(湖、庫、蕩、氿)長制”全面加強河(湖、庫、蕩、氿)綜合整治和管理的決定》。《決定》的出臺,標志著在全國首創(chuàng)的河長制真正從“試水”走向了成熟。
無錫的成功探索給江蘇省帶來了信心,2008年江蘇省政府決定在太湖流域借鑒和推廣河長制。隨后,全省15條主要入湖河流全面實行雙河長制。每條河都由省、市兩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雙河長分工合作,協(xié)調解決太湖和河道治理的重任,一些地方還設立了市、縣、鎮(zhèn)、村的四級河長管理體系,實現(xiàn)對區(qū)域內河流的“無縫覆蓋”,強化了對入湖河道水質達標的責任。
其他省市也紛紛借鑒無錫的成功經驗,由這些地方的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承包一條河,擔任河長,負責督辦截污治污。目前,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8個省市黨委或政府出臺了文件,在全境推行河長制;16個省區(qū)市的部分市縣或流域水系實行了河長制。
北京從2014年起探索河長制試點,起初針對的是全市425條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2015年,作為跨區(qū)河流試點,通惠河實施河長制。2016年,北京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河長制,明確每一條河都要有河長來認領,做到管理范圍、職責、內容、資金、監(jiān)管全覆蓋。兩年多來,效果明顯。
如果說北京河長制的重點在于治理,那么對于先天條件優(yōu)越的江西來說,河長制的重點則主要在于防范。2015年,江西開始引入河長制,實行區(qū)域與流域相結合的方式,設立省、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五級河長制。由省委書記、省長擔任省級正副總河長,其他省領導分別擔任贛江、撫河、修河、鄱陽湖、長江江西段省級河長,實現(xiàn)了廣覆蓋、高規(guī)格和全體系。
浙江也高度重視治水工作,近年來將“五水共治”作為省委、省政府的頭號工作來抓。目前,浙江已初步形成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五級聯(lián)動的河長制體系,公安機關也參與其中,對應配置了“河道警長”。
從各地推行河長制的效果來看,改變的不僅僅是河流環(huán)境,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心態(tài)。隨著水質慢慢變好,群眾也開始自發(fā)關注和參與環(huán)保事業(yè)。從浙江金華黨校反饋的信息來看,近年來隨著治水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當地的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官民關系、鄰里關系較之前都有明顯改善。
河長制的實施,無疑為實現(xiàn)河湖功能永續(xù)利用、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共治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要把這件實事真正辦好,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教授級高工李其軍認為,還需要重視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首先,需要重視協(xié)調好經濟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其次,要處理好依法治水和考核問責的關系。最后,要統(tǒng)籌好政府責任和利益相關方的關系。
根據2016年12月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的河長制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今后,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黨委或政府“一把手”將有一個新的頭銜:“總河長”。且看各路河長如何在治水的路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