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冬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城市建設系)
基于羅西類型學視角下的歷史建筑街區(qū)更新
何冬冬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城市建設系)
羅西認為歷史是形成城市的“骨架”,是存在于城市的外在表象之內的本質,其本身承受著傳統(tǒng)與未來的歷史在其上的烙印。他用建筑的形式設計來傳承歷史,用類似性城市來表現(xiàn)城市意象。整個表現(xiàn)出來的設計形式就是歷史的邏輯,整體回歸歷史。
類型學;歷史建筑;街區(qū)更新
1.羅西的城市類型學分類觀點與類似性城市理論
建筑作為一種邏輯性很強的人類社會活動,在羅西的《城市建筑學》中體現(xiàn)了他對城市、建筑、空間的獨特理解。在類型學中他主要談到了以下幾點:
1.1 城市——建筑觀點
羅西類型學中的觀點是建筑是一個縮小的城市,城市是一個放大的建筑[1]。這個觀點主要建立在城市與建筑的功能分區(qū)上來理解,更多的是從人的活動區(qū)域來體現(xiàn)這點的。建筑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建筑設計應該是建立于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空間與城市文脈。建筑類型應該是從城市的原著區(qū)域中提煉出來,并反映到現(xiàn)有的設計之中。
1.2 類型永恒的觀點
羅西認為內在的文化是存在于建筑類型中的譯碼,從中可以讀懂城市的本質。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內在的文化是建筑設計中的內容,而通過類型做為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類型就植根于文化之中,建筑類型學的原理永恒。
1.3 類型即外在形式的觀點
羅西在類型學中更傾向于把現(xiàn)代主義中的“形式追隨功能”中的形式放在設計的首要位置。城市是由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等人類的活動相對集中的區(qū)域來表達出來的。形式上的整體性,在整個城市的活動中,重于功能。
1.4 中立的類型學
羅西認為類型是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中立的過程性活動,他設定自己是一個局外人,而能夠冷靜的觀察這樣一個過程性的歷史過渡。這樣才能夠更客觀的評介整個城市的發(fā)展過程。
2.類似性城市理論
建立于類型學基礎之上的類似性城市理論,是羅西對城市理念的一個大膽假設。通過對城市文化的所有的文明“片斷”組合起來,結合現(xiàn)有的博物館展品,用設計師的智慧把它們組織起來,形成設計師心中的理想城市。這就是類似性城市的理論基石。
2.1 城市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羅西指出城市不僅僅是人造作品,更為重要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里“城市—建筑”理論得到更好的詮釋,他更多的是強調公眾在城市設計中的參與。人造作品是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二者之和,在城市中不僅僅有建筑這樣的實體物質,更多的應該是注重城市的文化、歷史的傳承。城市應該是物質與精神二者融合的人工藝術品。
2.2 “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并不是指的是一個時期的人類的集體記憶的產物,而是對整個人類歷史文化的重新定義。城市的每個歷史發(fā)展階段都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各個階段的片段組織起來,就是關于集體記憶內容的認識。集體記憶應該是存在于每個人心目之中的,并以文化基因的方式傳遞下去。
2.3 城市的記憶與歷史延續(xù)
羅西認為歷史是形成城市的“骨架”,是存在于城市的外在表象之內的本質,其本身承受著傳統(tǒng)與未來的歷史在其上的烙印。他用建筑的形式設計來傳承歷史,用類似性城市來表現(xiàn)城市意象。整個表現(xiàn)出來的設計形式就是歷史的邏輯,整體回歸歷史。
類型學不僅僅在建筑與城市理論研究中地位崇高,同時做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建筑類型學與城市形態(tài)學,越來越多的成為一種城市整體規(guī)劃與設計中的句法運用,并提取出類型原型。在城市肌理的更新中,類型學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傳統(tǒng)建筑形式與固有的生活習俗的尊重,成為過去與現(xiàn)在相適應的較好途徑。
3.類型學在設計中的運用
類型學在設計中的運用,第一步是通過分類來確定類型的層次,主要分為三類情況一是就如同構成信息系統(tǒng)的程序是分等級的,每一個類型都可以持續(xù)的被分類下去。二是分類的方法與標準是由分類者本身來進行確定的,在建筑類型學的分類中,多樣性廣泛存在。三是作為認知方法的分類,不能與原型在形態(tài)上形成絕對的割裂。而真正進入類型學設計的,主要是通過對原型的選擇和對已知原型的轉換來完成的[2]。
類型學在設計中的運用主要分為兩步:
(1)通過對歷史文化與城市的形態(tài)進行歸納整理,抽象出“原型”,這就完成了對建筑類型的篩選。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中存在廣泛的原型形式,窯洞的地坑窯、錮窯、靠崖窯的形式就是原有窯洞形式的演化??死餇枏慕ㄖ椭刑釤挸鲎钤嫉膸缀涡螒B(tài)——方形、三角形、圓形,并通過這些形體進行變化,得到建筑的體塊關系。
(2)將原型結合當?shù)靥厣M行樣式還原,即對原型進行轉換再生成。由“原型—類型—新的形式(美)”是類型學的常態(tài)設計過程。例如,從窯洞的洞的概念中提取出原型,地坑窯、錮窯、靠崖窯都是以這種形式在進行變化,同時產生出不同的建筑的形式,這就是居住文化中存在的歷史文化底蘊。
3.1 類型的原型選擇
①類型的原型選擇,實質上是體現(xiàn)整個城市形態(tài)的完整與連續(xù),城市建筑綜合體的組成關系是由類型的選擇來完成的。從城市形態(tài)的關系來看,原型的選擇是使城市形態(tài)得以延續(x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設計過程中,應對由原型轉化為的類型具有深刻的不同認識。
②對類型的篩選是對人類歷史與文化的不同角度的認知
作為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的現(xiàn)代城市,不僅僅是承載著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是歷史文化傳承的一個物質載體。類型學的設計是要表現(xiàn)出人們的集體無意識,必須要把公眾的集體無意思的記憶放在設計中的重要位置。
③類型是對原型的集中篩選的過程
類型學中的原型是用來區(qū)分對象與對象設計,在整個設計中,運用原型對建筑的空間設計起到引導作用。建筑師應該做到的是把原型設計運用到對象設計中,并在其的引導下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建筑,但源自相同或者不同的原型。
3.2 類型的轉化
類型作為形成空間的骨架,對對象的設計,就是賦予其以不同形態(tài)的“血”和“肉”?;跉v史文化與情感上的建筑類型可以轉化為深層的結構形式,即集體無意識記憶。類型的轉化是類型在特定場合中變異的形象設計?!凹w記憶”是群體關于城市文化、文脈的傳承與發(fā)展,是類型在人們心中的沉淀。作為城市標記的類型,應該是體現(xiàn)一個城市的特色,并伴隨著城市的產生、發(fā)展、消亡的整個過程[3]。城市的集體記憶在人們的生活過程中留下相似的空間,與城市實體形成對城市的獨特認識?!凹w記憶”與實體建筑所保存的原型是城市設計的原型中最重要的來源,通過類型的轉換,形成新舊不同的建筑的類型形式。
類型的轉換是由對原對象的提煉后,對設計對象的再生成的過程,形成構造的設計語言,這是類型選擇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源自城市歷史與人們生活文化的積淀,類型提煉出其深層次 的結構類型,并轉化為設計的要素,深挖建筑內部的原型,是類型轉化在具體場地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條件。類型的轉化最重要的是重生成建筑形態(tài)。設計師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里能夠得到有效的施展,它僅僅作為一個設計的原型,在這里,按照設計師本人的理念進行演繹與變幻,并創(chuàng)造出具有集體記憶的空間。原型轉化的過程,更多的是由具體的設計要求與設計師的意念來完成的,同一個原型,可能轉換成多種不同的類型。
1.古城保護的現(xiàn)狀分析
作為形成蘇州古城的“骨骼”的內部水道、傳統(tǒng)街道系統(tǒng)、傳統(tǒng)園林空間,是形成古城的內在原型[4]。形成城市網(wǎng)格的,主要是方格網(wǎng)的水陸交通系統(tǒng),水路與陸路基本平行并置,形成獨特的居住空間的結構形式,這就是古城原型中的“骨骼”。為保護舊城,政府另辟新城,并采取措施,對古城保護區(qū)劃定保護范圍、確定保護對象。對固有的傳統(tǒng)的“水陸雙棋盤格局”進行保護,與近千年前的《平江圖》基本保持一致。
(1)平江圖水陸雙棋盤格局
(2)居住街道與水陸道路“骨骼”關系
2.傳統(tǒng)街道空間類型
被稱為水上威尼斯的蘇州古城,獨具特色的水陸雙街巷,是古城特有的空間構成形式。街巷與水巷形成特有的空間界面的限定模式,形成“陸上街道—民宅—水巷”、水巷—陸上街道—民宅”、“民宅—水巷—民宅”和“民宅—陸上街道—民宅”的特色模式。陸上街道與水巷形成不同的空間形態(tài),平面布局也由此發(fā)生了變化,空間的收放上更加的自由,并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3.傳統(tǒng)空間序列組織類型
古城的空間序列組織更的是沿續(xù)著縱橫的棋盤式的格局,街巷名稱沿用著“直街-橫巷-豎弄”的模式,來形成城市的空間道路網(wǎng)格。街、巷、弄根據(jù)交通需求,形成不同的等級,寬窄不一,也形成了豐富的空間的形式。街道寬在10米左右,巷寬多為 6-7 米,弄寬窄不一,一般小于 6米。這樣就形成了傳統(tǒng)空間的道路肌理骨架。
4.街道空間尺度
“陸上街道—民宅—水巷”、水巷—陸上街道—民宅”、“民宅—水巷—民宅”和“民宅—陸上街道—民宅”是古城長期演變的結果形式。在《外部空間設計》中提到,建筑物與街道的高寬比 H/D=1.5-2是比較合適的尺度,這時空間的尺度對人來說很適宜,能夠形成很好的步行空間系統(tǒng)??臻g的比例尺度給人的感覺比較舒適,并能夠比較親近的進行交流。
(3)街道空間尺度圖表
5.傳統(tǒng)院落空間
5.1 平面布局形式
(4)院落平面圖
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在蘇州古城的運用主要表現(xiàn)為合院式。通常為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圍合成的天井院落。大部分的普通民居為三合院、四合院。少數(shù)的擁有私人園林,空間層次就更加豐富。
5.2 空間組合類型
(5)庭和廳空間組合形式
古城內最典型的就是住宅與院落空間結合,二者之間形成特殊的圖底關系。類型形式如上圖所示,主要包括廳、庭量上不同的對比。
6基于類型學的蘇州“桐芳巷”的歷史街區(qū)的更新
6.1 “桐芳巷”改造前狀況
桐芳巷整體面積約3.6公頃,位于老城區(qū)。原建筑被破壞嚴重,給水量完全不足,排水系統(tǒng)老舊,滲漏較多,建筑違建嚴重,消防不達標,生活環(huán)境相對低下,不能滿足居民的生活質量要求。
(6)蘇州桐芳巷平面圖
(7)道路格局圖
6.2 改造后傳統(tǒng)街巷類型的延續(xù)
桐芳巷的更新設計采用土地全部出讓,全部交給開發(fā)商的形式,僅保留有一棟,其余全部推倒重建。在對類型學設計的運用上強調地方文化的再生與傳承,保留了原有的老城特色,并延續(xù)了原有“街、巷、弄”傳統(tǒng)風貌,并借用了符號學的觀點,對新建筑進行符號上與舊有建筑的呼應。
傳統(tǒng)的水陸雙棋盤格局,在道路網(wǎng)的設計中得到了保留,整個舊區(qū)的道路網(wǎng)骨架明晰,等級分明,能夠滿足居民的有效出行,同時運用現(xiàn)有的小區(qū)設計理念,主、次、宅間道路三個層次的寬度分別為8米、5米、2.5米。主次路間空間的退讓形成了公眾交流的積極空間,能夠更好的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場所。街頭綠地的布置,由外墻界面圍合成大小不一的空間,形成寧靜的小空間環(huán)境,增強了空間的趣味性。
6.3 原型轉化后的類型再現(xiàn)
(8)桐芳巷傳統(tǒng)建筑空問
桐芳巷重建建筑以獨棟或是聯(lián)排小住宅的樣子再現(xiàn)了原有建筑的空間體量與風格形式,并傳承了本身的我黑白灰的色彩基調。但因價格原因,導致回遷民過少,原著民的大幅減少,對傳統(tǒng)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的繼承就減少了很多,這是一個較大的缺點,原有的社會關系得不以有效保留。從“桐芳巷”的開發(fā)模式來看,通過類型學的設計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街區(qū)原有的內部的生活空間原貌,并能有效延續(xù)原有的歷史風貌。符號學設計手法的運用,讓整個街區(qū)能夠做到“形似”,這實際上是出自普羅大眾的心態(tài),傳統(tǒng)形式的保留能夠保存原有的生活氣息[5]。傳統(tǒng)的“街一巷一弄”的城市格局在這時能夠得到與現(xiàn)代設計手法的結合,能夠表現(xiàn)出生活的方式,并能夠形成新生命力,主要的原因是:
(1)對歷史街區(qū)空間結構的把握。對城市肌理的延續(xù)主要是通過對街區(qū)空間的把握,把原型中的傳統(tǒng)的“街一巷一弄”理念結合當代小區(qū)道路的尺寸設計來處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保留了傳統(tǒng)。獨立住宅、聯(lián)排住宅的組合主要用院落空間進行組織,并通過園林式的墻墻體來進行分隔,這樣不僅能豐富空間層次,更能夠避免常見小區(qū)的行列式樣式。內部道路在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變化,豐富了傳統(tǒng)街區(qū)的空間形式。
(2)建筑的具體尺度對空間營造的把握。傳統(tǒng)街區(qū)的體現(xiàn)主要是通過對建筑尺度與街區(qū)寬度二者形成的比例關系來把握的,桐芳巷更新改造后建筑物高度與街區(qū)尺度都是按照舊有尺度來完成,屬于傳統(tǒng)的生活空間尺度,更多的是從人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問題,增強了街巷的親切感。
(3)建筑造型中原型的轉換設計的把握。桐芳巷原有建筑物為典型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建筑樣式。在原型的提取中,首先是注重原有建筑樣式的重建,再次是對原有天際輪廓線的盡量保留。
(4)建筑色彩的運用。在改造更新中,更多的是直接對原有色彩的再使用,原有建筑物中傳統(tǒng)色彩,粉墻黛瓦,在更新建造中都得到了較好的保留。
桐芳巷模式為后來古城其他區(qū)域的改造更新起到了示范作用,后期再建筑如佳安別苑等,基本是對模式的模仿。此后的更新更多的融入了當代小區(qū)設計的理念,更多的考慮到了商業(yè)的運行模式,模式的推廣也使古城整體建筑風格得到延續(xù)。
[1]Aldo Rossi 著.國外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理論譯叢——城市建筑學[M].黃士鈞 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2]汪麗君著.建筑類型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3]沈克寧著.建筑類型學與城市形態(tài)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4]饒暉.基于類型學和符號學的蘇州古城新建筑建筑空間和形態(tài)設計研究.2010年蘇州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5]劉捷.類型:行為、意象與文化內涵[J].華中建筑.2007.1(25)
G322
B
1007-6344(2017)02-0338-03
何冬冬(1986-),男,漢,碩士研究生在讀,助教,建筑設計及理論,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城市建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