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此時此刻,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作家,甚至是最偉大的作家,依然默默無聞、乏人問津?此時此刻,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因為成為偉大的路太遙遠,而生生扼殺了自己對遠行的渴望?
曾經(jīng),我們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而如今,許多人在經(jīng)歷了漫長而無望的獨行后,無奈的放棄了,每一天,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聽到又一個夢破碎的聲音。“你的運氣真好!”當那只山鷹羨慕地對同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忘記了:當你還有時間的時候,就應當一路走下去,因為只有走到最后的人才會擁有遠方。
是啊,成為偉大,最可怕的艱難不是路上的挫折困苦,而是我們心中因為看不到希望而產(chǎn)生的恐懼。這世上有偉大夢想的人很多,但是能成為偉大的人寥寥無幾,就是這個原因。
想起阿爾貝·加繆的一句話:“攀登頂峰,這種奮斗本身就足以充實人心。人們必須相信,壘山不止就是幸福?!敝旃鉂撓壬簧⒆毅?,在美學這塊學術界公認的泥潭種出了花兒來;從西湖到陽關,再到寧古塔,余秋雨先生走在那條從煙水迷離到黃沙漫天的路上,觸摸著中國文化最深處的脈搏;季羨林先生在研究吐火羅文字這條路上走了幾十年,子夜寂寂,沒有人陪他走哪怕一小段路程,而就是在這最深的孤獨里他成就了至今無人望其項背的偉大。
當年的波德萊爾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深惡痛絕,只能盼望著以后的人們能夠理解他。而在他所盼望的這個時代,人們又成了什么樣子?文化界總是感嘆上個世紀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對如今這個平庸乏味的時代唏噓不已。我總是在思考,相比較上一時代,這個時代沒有毀滅性的戰(zhàn)爭,沒有空前的文化危機,到底是什么,讓一個本該更加出色的時代變得沒有夢想可言?或許就是因為這個時代少了攀登頂峰的精神。
王國維先生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是否還有先人壘山不止的精神?
遠方,遠方……
【教師評點】文章不僅舉例典型,從朱光潛、余秋雨到季羨林,個個可以以一當十,而且議論精辟透徹:“成為偉大,最可怕的艱難不是路上的挫折困苦,而是我們心中因為看不到希望而產(chǎn)生的恐懼。這世上有偉大夢想的人很多,但是能成為偉大的人寥寥無幾,就是這個原因?!鼻‘?shù)匾冒栘悺ぜ涌姷脑捲贋樽h論增色。文章站得高,議得深。(陳瑾)
編輯/華放 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