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
外婆打開她的美食情懷
1968年,王小丫出生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一個六口之家。兒時的小丫挺貪嘴,每次看到外婆家養(yǎng)的母雞,總是兩眼放光,因為雞蛋和雞肉是她的最愛。
記憶中,王小丫最愛吃的是外婆蒸的雞蛋羹?!懊看嗡趶N房蒸蛋,我就立在門口,吮著手指頭,呆呆地望著。外婆喜歡把雞蛋放在一個搪瓷碗里蒸,加上一點蔥花,等黃澄澄、金燦燦的雞蛋羹出鍋時,再澆上幾滴香油,那香味讓我直流口水。”外婆這時總揶揄地問:“想吃嗎?”她下意識地點點頭,舌頭都要伸出來了。
住在外婆家的日子里,王小丫最憧憬的事情就是坐著三輪車,和外婆外公一起去逛菜市場。她靠著外公的背,東看看西瞅瞅。到了賣肉的小店,她大聲嚷嚷著要吃排骨,疼愛小丫的外婆便忙著挑選排骨。
排骨湯是外婆的拿手好菜。她先將排骨在鍋里燉爛,加上陳皮、枸杞,再配上土豆、冬瓜,加一些醬油,之后就等著開鍋。王小丫就在旁邊一邊看著鍋,一邊玩耍。排骨湯終于好了,咬上一口肉,香氣在口齒間流竄……那種幸福和滿足感,讓王小丫銘記一生。
后來一個人在外地工作,每當想念家鄉(xiāng)和外公外婆,小丫都會為自己蒸雞蛋羹、燉排骨湯,卻怎么也做不出記憶中的味道。這時她終于淚眼婆娑地明白:原來自己留戀不舍的不僅是美食,還有外婆藏在美食里對她的濃濃的愛!
成名前的王小丫,在成都有過一段長達7年的婚姻,前夫名叫呂成功,是她在四川大學經(jīng)濟系進修時的輔導老師。1994年,小丫和他在簡易的教師樓里舉行了婚禮。
那時,兩人的財產(chǎn)合起來只有1萬多元錢。為了讓妻子過上富足的生活,呂成功提出想辭職下海做生意。王小丫聽了既驚訝又委屈,因為她想過安定的生活,每天逛菜市場選購食材,回家為愛人烹制幾樣可口的川菜,兩個人在餐桌上共享美食,暢談生活,這就是她要的小幸福。
然而,下海后的呂成功變得越發(fā)忙碌,應酬也多了起來。加上王小丫所在的報社經(jīng)營出現(xiàn)危機,她決定進軍央視。
從此,熒屏上多了一位伶牙俐齒,機敏活潑的川妹子主持人。無論是《經(jīng)濟半小時》還是《開心辭典》,身上閃爍著知性和睿智光芒的王小丫,竟能把幾檔不同風格的節(jié)目都主持得風生水起。
2001年,因長期兩地分居,加上雙方都不愿在自己的事業(yè)上做出犧牲,王小丫和呂成功最終離婚。
為了排解工作壓力和婚姻失敗的落寞,此后王小丫更迷戀美食了。一有空,她就喜歡在家里放上純音樂,系上圍裙,步入廚房施展一番廚藝。
小丫有著四川姑娘的爽快勁,能干、好吃、會做。她曾經(jīng)說,自己的特長是打毛線、做飯。小丫做飯很是麻利,一小時可以做出十個菜。而她閑暇時最喜歡素面朝天逛菜市場,買那新鮮欲滴的蔬菜瓜果,有時被賣菜的阿姨認出來了,還會送她幾個土豆、番茄什么的。
用川菜“征服”再婚老公
冰雪聰明的王小丫還有項了不起的“特技”:在飯館吃了什么好吃的菜,回家后就能通過想象把它做出來!
有次,小丫和幾個朋友在飯館吃飯,閨蜜點了一個“甜蜜水果飯”。她吃后感覺這飯不僅酸甜爽口,而且營養(yǎng)價值豐富,就琢磨著研制出來回家自己做。
第二天,小丫就約來幾個閨蜜,并買回食材,言辭肯定地說,今天要做甜蜜水果飯。望著閨蜜們訝異的表情,她得意地說:“看我的。”
閨蜜見她在灶臺前一會兒算一會兒稱一會兒加的,不禁開玩笑說:“你這哪里是做飯,分明是在搞科研?!蓖跣⊙拘πΓ骸盀樗傈h做飯我不能半點含糊,這才能表現(xiàn)出我對你們的愛嘛?!?/p>
果不其然,“小丫甜果飯”端上桌后,其味道和色澤一點不遜飯館的“甜蜜水果飯”!看著閨蜜們大快朵頤,小丫心里充滿了幸福甜蜜。
王小丫說:“為家人和好友做飯是件快樂的事,我吃過的可口飯菜,一定讓大家都吃到?!彼f到做到,就是到國外出差時嘗過的正宗西餐,回家后也能想象著做出來給大家吃。憑借聰慧和勤學,她的廚藝突飛猛進。
2008年9月的一個周末,王小丫如約采購好食材,靜待朋友們來家中聚餐。那天同來的還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名叫曹建明。朋友介紹說,他是中國首席大檢察官。但小丫卻并沒看到對方令人懼怕的威儀,反而有種親切隨意。
那天在下廚前,小丫又打開了唱片機,讓肖邦的鋼琴曲在家中如水流淌……招呼客人吃著水果閑聊,她就鉆進了廚房。
開放式的廚房是王小丫家最出彩的地方,從洗碗池前的窗子望過去,可以看到小區(qū)后面長滿綠樹紅花的大公園,蜿蜒流淌的人工河。
從冰箱冷藏室里拿出解凍好的五花肉,肥瘦均勻,放在竹制案板上。陽光從窗子里探進來,客廳里奏著慢板,蕩漾著朋友們的歡聲笑語。那一刻,小丫覺得滿心陽光。
第一道是川菜小炒麻婆豆腐。鍋里的油熱了,小丫用炒勺從料碗里蜻蜓點水般,隨意而麻利地舀了各種佐料,下到鍋里,再用炒勺攪動鍋底,一陣濃香頓時引得客廳的朋友們大聲贊嘆。豆腐下鍋就蓋了鍋蓋,等再掀起來時,芳香四溢。撒上一把蔥花,盛到盤里:油光光的紅湯里是白白的豆腐,點綴著油綠的蔥花,摻雜著五顏六色的佐料,讓人饞蟲大動。放嘴里一嘗,先是麻辣,接下來就是持久的醇香滑嫩……
小丫為第二道菜切肉時,電飯煲里正冒著熱氣,熱騰騰的水汽裹挾著滿滿的稻米芳香。那種舒適感就像是撲進了金黃色的谷堆……
鍋里熱水燒開,王小丫把切成小塊的五花肉焯水過濾。然后另起爐灶,鍋里油燒到五六成熱的時候放蔥姜爆香,再把肉下鍋煎。肉逐漸變得焦黃,并散發(fā)出煎烤的香。此時正好可以拿老抽混著醬油膏吊色,差不多的時候,再倒些料酒下去,沒過肉塊就好,再把泡好的筍干投下鍋,遇熱酒一揮發(fā),香氣都能酥到肉里去。
最要緊的是放丁香、肉桂和八角入湯。醬色的湯汁咕嘟咕嘟地冒泡,曲子中四四拍的快板,興奮得像是這翻滾的湯汁。差不多收了汁,澆點蜂蜜增亮,盛在小砂煲里,撒上蔥花,誘人得很!
當天,王小丫做了八菜一湯。在烹飪方法上,炒、熘、煸、煎、炸、燴……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尤其是那道堪稱王氏當家菜的“香鍋開門紅”,采用的原料是紅甜椒和鱸魚,盡管菜肴的色彩特別夸張,但品嘗時不帶一丁點油膩,只覺麻得過癮,辣得香氣撲鼻……吃過幾次小丫的大餐后,曹建明已是欲罷不能,于是開始展開了對“美廚娘”的愛情攻勢。
2009年7月,兩人終于踏上了紅毯。結(jié)婚前,王小丫明確表示,自己41歲了,不想再要孩子。對此,曹建明欣然接受。
婚后,曹建明對小丫格外關愛。小丫常說:“他是個很顧家的人,這正是我想要的穩(wěn)穩(wěn)的幸福?!钡拇_,經(jīng)歷過一次失敗婚姻的王小丫,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為父母做孝心養(yǎng)生菜
早在2006年,王小丫就因患腎積水而不得不暫別熒屏。后來經(jīng)過治療和休養(yǎng),才逐漸恢復。2011年4月,王小丫腎積水的舊病又復發(fā)了,必須馬上休息。她只得暫時停下手頭的工作,回到家里靜養(yǎng)。期間,丈夫曹建明不僅陪著小丫到醫(yī)院治療,回家后又親自為她煎熬中藥,學著做她愛吃的川菜??粗ぷ鞣泵Φ恼煞蚶哿艘惶?,回家還得為自己忙前忙后,小丫幸福地紅了眼眶。
2012年10月,央視《夕陽紅》欄目組決定做特別節(jié)目“我給父母做道菜”,主創(chuàng)人員向小丫發(fā)出了邀請。身體尚未完全康復的小丫二話不說,爽快應承。她還建議,既然是給父母做菜,那就別只做一道菜,要好好為父母的一日三餐調(diào)配一下,不僅要讓他們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
節(jié)目錄制那天,小丫帶了個可愛的籃子,里面裝著她從家里帶來的泡姜、泡豇豆和煸好的牛肉末。在菜市場,她選購了蝦皮、豆腐、南瓜、木耳、姜、雞蛋。拿起一把空心菜時,王小丫立馬發(fā)現(xiàn)了問題:“大哥,您這菜摻了多少水呀?”一邊說一邊甩甩水,一看就是老逛菜市場的有經(jīng)驗的家庭主婦。
因為小丫在北京工作,父母在四川生活,所以她即便是廚藝精湛,也沒條件每天為父母做飯,只能在回家鄉(xiāng)探親,或是父母來北京玩時,才能精心烹飪幾道有助于養(yǎng)生的可口菜肴。這次借著做節(jié)目的良機回到四川,小丫自然要為父母大展廚藝。
王小丫的母親75歲,父親80歲,小丫給他們的早餐準備了營養(yǎng)豐富的紅棗木耳羹。她說:“吃紅棗、木耳能夠軟化血管,給父母吃特別好。像父母兩個人吃,10個左右就夠,一定要把棗核去掉。”說話間,一鍋紅棗木耳羹做好了,主持人陳志峰嘗了嘗,“潤滑,有棗香,好吃?!?/p>
比起早餐,午餐就更豐富了。小丫覺得中午應該多補充蛋白質(zhì),同時也要葷素搭配,所以,她不厭其煩地做了三道菜:清口小菜、爽脆三寶和牛肉豆腐煲。做這幾道菜,用料主要是泡姜、泡豇豆、蝦皮、空心菜的梗、牛肉末、豆腐。
原料平淡無奇,做法也超級簡單,比如說,清口小菜,就是泡姜卷蝦皮;爽脆三寶就是泡姜、泡豇豆和空心菜的梗三樣合炒。但是因為融入了奇思妙想,簡單的菜品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且三道菜有個共性,就是提升食欲、下飯。
王小丫準備的營養(yǎng)晚餐蒜香南瓜也別具創(chuàng)意。因為南瓜對中老年人調(diào)節(jié)血糖特別有好處,孝順的她專門為父母發(fā)明了這道菜。蒜香南瓜做起來并不復雜,主持人陳志峰嘗罷卻贊不絕口:“南瓜特別面,特別香,既有蒜香,又有栗子一般的甘甜,真好吃?!?/p>
一日三餐創(chuàng)意菜,小丫輕松搞定。通過這期節(jié)目,她熒屏外乖女兒、巧媳婦的形象展露無遺。就連營養(yǎng)專家都打趣道:“和小丫在這兒做菜,感覺我特多余。小丫做的菜,無論是營養(yǎng)、食物種類的搭配,還是顏色、口感的搭配,給老人吃簡直是絕佳搭配。”
2015年4月1日,《回家吃飯》節(jié)目正式在CCTV-2開播。王小丫攜專業(yè)大廚、民間廚藝高手和重量級嘉賓走進熒屏,為觀眾烹制美味佳肴、品味美食人生。
演播室位于郊區(qū),用了郊外的石頭壘灶臺,節(jié)目里很多盆盆碗碗都是小丫自己從家里拿來的。
演播室是落地窗,為了營造出“回家吃飯”的感覺,小丫要求每一期節(jié)目都等到天黑再錄制。過年特別節(jié)目制作時,她常熬到后半夜。
如今,王小丫做了制片人之后變得更加知性和賢淑,每當看到她拿個勺子在電視上喊著“回家吃飯”,那種人妻女主人的感覺就令觀眾直呼:“小丫女神,要不要這么美好?。 ?/p>
而在主持節(jié)目之余,她還寫了一個煮飯專欄,毫不吝嗇地把自創(chuàng)的菜式和煮飯技巧與大家分享。對小丫而言,世間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自己精心烹制的一桌飯菜,被家人和朋友風卷殘云般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