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01歲老紅軍黃友端:一生獻給通信事業(yè)

2017-05-06 17:11:32
共產(chǎn)黨員·下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黃老紅四方面軍戰(zhàn)士

黃友端,1915年出生,安徽霍山縣人。1932年1月加入鄂豫皖紅軍。1933年4月到紅四方面軍司令部電話總隊當電話兵,成為我軍第一代有線通信兵。1935年8月參加長征,跟隨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新中國成立后,參與籌辦沈陽通信學校。1955年11月被授予中校軍銜,后晉升為上校。1972年任遼寧省第一任郵政局局長。1982年7月離休,離休前系遼寧省郵電局局長、黨組書記。

愛吃甜食,愛喝咖啡,愛看電視劇,高興的時候還會點上一支煙,和年輕人逗逗樂。今年101歲的黃友端老人,講起話來聲音洪亮,思路清晰,身體狀態(tài)很好。據(jù)介紹,80歲高齡時,他還曾一筐筐地從院子里往外背土。

黃老一生養(yǎng)育了6個子女,如今已經(jīng)是四世同堂。然而,很多年來,這位性格開朗的老人卻不愿提及戎馬往事。子女問起時,他總是淡然一笑。他說,自己的一生極為平凡,沒有必要炫耀。直到老伴去世半年后,得知小孫子想了解戰(zhàn)爭年代的故事,他才逐漸打開了封存的記憶。根據(jù)這些記憶,黃老的大兒子黃軍已經(jīng)寫下了4萬多字的回憶錄。黃老說,這是留給孩子們的最寶貴的遺產(chǎn)。

放牛娃參軍時還拿不動槍

在安徽省霍山縣舒家廟鎮(zhèn)一個偏僻而狹窄的山坳中,不足40平方米的平地上,有一座用土坯搭建的茅草屋。1915年11月18日,黃友端就出生在這座茅草屋里。他家是大別山區(qū)一戶典型的貧苦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這座破舊的茅草屋,連同4畝田,都是父親從遠房親戚那里租來的。

剛滿9歲時,離家不遠處有一戶地主要雇一個放牛娃,條件是只管飯不給錢。父親為了送出一張嘴,就送黃友端去了??刹坏揭荒旯饩?,這個地主破產(chǎn)了,牛也賣了,黃友端只好回到家里。

第二年,父親又托人找了一家姓陳的小地主,讓黃友端再去放牛,每年可給一塊大洋,但是每天4點多就要起來放牛。黃友端人小瞌睡大,雖然天天早起受不了,但也只能咬牙挺著。1928年夏天,因土匪搶劫,這家人也破產(chǎn)了,黃友端又一次回到家中。

不久,因生活所迫,父親去給國民黨軍隊當挑夫,卻不幸在挑糧的途中染上黃疸肝病,因無錢醫(yī)治,半年后就去世了。14歲那年,母親讓黃友端拜篾匠王學鏡為師學手藝。雖然師父對黃友端還算可以,但師娘非??瘫?,為人兇惡多疑,稍有不周,非打即罵,黃友端常常挨打挨餓。不僅如此,黃友端每天早上必須到一里地之外的水井去挑水,不挑滿一大缸水不讓吃飯。1931年秋,中國工農(nóng)紅軍攻占了霍山縣城。得知消息后,受盡打罵的黃友端瞞著母親,只身一人找到了紅軍部隊。可只在部隊待了5天,國民黨軍隊就打了過來,紅軍被迫從霍山縣撤退,不少人跑回家了。黃友端堅決不回家,跟著紅軍撤退到山王河西岸。

機靈的黃友端在山王河西為紅軍站崗放哨3個多月。不久,紅軍秘密渡過淠河,開始招兵擴紅。1932年1月,黃友端正式加入鄂豫皖紅軍,卻只能在11師33團1營當勤務(wù)兵?!八緞?wù)長說我的個子矮,拿不動槍。”老人笑呵呵地回憶說。

24小時不離電話機

1932年12月,紅軍占領(lǐng)了四川省通江、南江、巴中三座縣城及大部分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以此為中心的川陜蘇區(qū)。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部隊奇缺電話兵和司號員。

1933年年初,紅四方面軍總部準備組建電話隊,需要招電話兵。當時,黃友端年齡小、個頭矮,營長特地向包括黃友端在內(nèi)的“紅小鬼”們征求意見,問他們是否愿意去當電話兵或司號員。好奇的黃友端挑選了前者,從營部被調(diào)到紅四方面軍司令部。

1933年4月,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駐地,黃友端參加了第一批有線電話兵訓練班。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學習,黃友端正式成為紅四方面軍司令部電話總隊的一名電話兵,同時也是我軍第一代有線通信兵。從此,黃友端與通信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沒讀過書的黃友端對電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么個小東西,為什么能傳播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聲音?黃友端很好奇,反復拆裝電話機進行研究,掌握了通信的基本原理。

黃老回憶說,當時紅軍把電話兵看得很重。電話機一般都安裝在部隊首長的房間內(nèi),首長經(jīng)常和電話兵同吃同住,還派警衛(wèi)員保護他們。

在嚴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電話兵要時刻守在電話機旁,分秒不能離開。由于線路不好,都是單根線通話,遇到刮風下雨,不是電鈴不響,就是聲音很小,所以要晝夜拿著電話機聽著,大約每隔十幾分鐘就要試線一次,發(fā)現(xiàn)斷線,不管白天黑夜,要立刻出去查修。

電話兵還承擔著接聽電話、轉(zhuǎn)達內(nèi)容的任務(wù)。由于很多首長講的是方言土語,雙方又相隔幾百里的距離,電話里的聲音常常很小,往往互相聽不清對方在講什么,這時就需要電話兵來幫首長聽轉(zhuǎn)電話。如若傳錯一句話,就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接聽電話、轉(zhuǎn)達內(nèi)容,全憑電話兵靈敏的聽覺和細心周到的考慮。為了防止聽錯,對方講一句話,黃友端常常要復述好幾次才轉(zhuǎn)達給首長。

朱總司令讓警衛(wèi)員給他送馬燈

一天傍晚,夜幕沉沉,通信班的屋里仍然亮著燈。值班的3個人中,兩名戰(zhàn)士外出查線,黃友端負責接聽電話。電話旁的麻油燈跳跳閃閃地亮著暗黃的微光,由于點的時間有些久,捻子沒到了燈油里面,小房子里忽然變成了漆黑一團。

就在黃友端摸黑去找燈芯時,電話鈴聲響了起來。半晌,黃友端才摸摸索索地找到了電話,一個濃厚的川北口音傳了過來:“你怎么不接我電話???”黃友端講了他的處境。“你為什么不去后勤部要?”對方反問道。黃友端回答說,自己去要過了,但沒有要到。

那邊沒有再說話,撂下了電話。剛過了半袋煙的工夫,兩個魁梧高大的紅軍戰(zhàn)士進來了。其中一名戰(zhàn)士對黃友端說:“我們是朱總司令的警衛(wèi)員,他讓我們給你送馬燈來了?!币贿呏v,一邊把馬燈放在了木桌上。

黃友端端詳著朱老總的馬燈——锃明瓦亮的玻璃罩,黃銅的金屬燈架上已經(jīng)有了銹跡。黃友端旋開油嘴,扭亮燈芯,小屋里一下子變得通亮。警衛(wèi)員沒有馬上走,他們告訴黃友端:“怕你自己人手不夠,朱老總命令我們要堅守到查線人員回來才能返回。”

朱總司令的親切隨和和考慮周到,給黃友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他堅定了守好電話機的決心。

到達延安后,黃友端所在的電話班很快將總機安裝在城隍廟內(nèi)。隨后,上級通知他們給中央首長安裝電話。當時,中央領(lǐng)導住在城西鳳凰山下的幾個窯洞中,大家分頭給毛主席、朱總司令、周副主席等首長安裝電話。朱總司令的電話,就是黃友端帶人安裝的。

最難忘三過草地

讓黃老最難忘的,還是長征途中三過草地的經(jīng)歷。一望無際的大片沼澤,水草盤根錯節(jié)形成片片草甸,覆蓋于沼澤之上,難辨路途。戰(zhàn)士們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爛泥潭中,越掙扎陷得越深。有的戰(zhàn)士為了抄近路,永遠地留在了沼澤中……

當問及長征中最困難的時候,黃老說:“還是第三次過草地時,死的人很多?!?/p>

第三次過草地前,部隊做了不少準備工作。黃老回憶說:“我們把大米用水一泡,用鍋一炒,做成黃黃的糌粑炒面,每個人滿滿地背了兩袋子?!?/p>

七八月份是雨季,一進入草地,地面高低不平,零零星星的有幾棵樹,遠遠望去茫茫一片黃綠色。一潭潭積水很深,上面還有茅草,稍不留意就會陷下去,必須繞著走,一些戰(zhàn)士走了直路,就再也沒能上來……

草地氣候極為惡劣,雨雪風雹來去無常。夜晚,穿著單衣的紅軍戰(zhàn)士,每個人只披著薄毯子,大家背靠著背互相取暖。此外,紅四方面軍還面臨著糧食奇缺的問題。茫茫數(shù)百里的草地仿佛怎么也走不完,糧食卻已經(jīng)消耗殆盡。黃老說:“到最后,每個戰(zhàn)士的米袋子都空了,袋縫中還剩下一點,餓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每天用舌尖舔一舔。”

為了能填飽肚子,戰(zhàn)士們只好采野菜吃。白天行軍采一大包野菜,用水泡后切碎,如果吃了肚子沒有疼或者沒拉肚子,晚上大家會坐在一起交流經(jīng)驗,認真地描述那種野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

提起吃牛皮帶的事,黃老笑呵呵地說:“吃牛皮帶可是要費一番功夫的。牛皮帶先要用火烤,直烤到牛皮卷曲、發(fā)脆,然后用水煮,再切成小塊吃。大家咬著皮革,一邊咀嚼,一邊吞咽,嘴里百味雜陳。”

由于長期饑餓與疲勞,快走出草地的那幾天,許多紅軍戰(zhàn)士爬不起來了??吹降乖诘厣系膽?zhàn)友,黃友端趕緊上前去扶。然而,往往他使盡全身力氣,還是扶不起來,倒在地上的戰(zhàn)友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走不了了,你走吧……”黃友端無可奈何,只能偷偷地哭泣。

電話班在抽噎和低泣中上路了。大家互相安慰著:“沒有事,后面還有我們的隊伍?!本瓦@樣,紅軍以驚人的毅力,熬過了20多個日日夜夜,終于第三次走出了茫茫數(shù)百里的草地。

一生都在為通信事業(yè)作貢獻

1936年,黃友端正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大批愛國知識青年陸續(xù)從白區(qū)投奔延安,延安相繼舉辦了十幾所各種類型的學校。中央軍委三局在延安成立了通信學校,1942年7月,黃友端被抽調(diào)到通信學校學習。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學習后,黃友端又被留校任機務(wù)培訓班的班主任。此時,他已經(jīng)成為一名專業(yè)的通信人才,能夠熟練地給學員講解有線電話的業(yè)務(wù)課,但因為文化程度低,他只會講,不會寫,學校專門派一名有文化的教員來輔助他。黃老的兒子黃軍介紹說:“父親只是講,由教員在黑板上寫。就這樣,父親一直到1945年才離開延安通信學校,去了東北。”

1949年,沈陽已經(jīng)解放,東北軍區(qū)通信處決定派黃友端去籌辦沈陽通信教導大隊,任教導大隊副隊長。1950年8月,教導大隊更名為沈陽通信學校,黃友端又兼任學校教育科科長。在那個年代,沈陽通信學校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通信人才。

1950年9月,東北軍區(qū)通信處決定調(diào)黃友端去遼西軍區(qū)司令部任通信科科長,負責軍區(qū)司、政、后機關(guān),軍區(qū)直屬的幾個師、團,還有省政府機關(guān)的有線通信保障??姑涝瘧?zhàn)爭爆發(fā)后,通信科又擔負起為抗美援朝選拔、培訓、輸送通信兵的任務(wù)。

1960年,黃友端被調(diào)到遼寧省郵電管理局任副局長,主管全省郵政事業(yè)。他的一生,都在為通信事業(yè)作貢獻。

猜你喜歡
黃老紅四方面軍戰(zhàn)士
走出“逃跑主義”:鄂豫皖省委對紅四方面軍戰(zhàn)略轉(zhuǎn)移的認知
紅廣角(2021年4期)2021-10-11 02:39:17
愛吃大閘蟹的黃苗子老先生
我眼里的黃煥章老人
交警之歌
——獻給第一線的交警戰(zhàn)士
超級戰(zhàn)士要上網(wǎng)
熱血青春鑄豐碑——記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師
文史春秋(2017年11期)2018-01-23 05:21:49
胸懷
走進新入伍戰(zhàn)士的心里
解放軍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8
無名戰(zhàn)士有名劍
公歲是個啥單位
文苑(2015年5期)2015-05-11 10:59:52
洪泽县| 灌阳县| 安吉县| 马边| 上犹县| 嘉荫县| 馆陶县| 丰镇市| 车致| 沁阳市| 科技| 威信县| 监利县| 阿克陶县| 滨州市| 广安市| 安龙县| 谢通门县| 长海县| 宿州市| 家居| 墨竹工卡县| 伊宁县| 什邡市| 东城区| 崇州市| 信丰县| 嘉义市| 铅山县| 安新县| 洱源县| 清水河县| 荥经县| 鹿泉市| 平南县| 晋中市| 定远县| 全椒县| 肇州县| 滨州市|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