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勇
自中央八項規(guī)定實施以來,“臉難看、事難辦”的作風大為改觀,吃拿卡要、亂作為之風大為收斂。在這種內設“高壓線”,外念“緊箍咒”的大環(huán)境下,黨風政風為之煥然一新。但也不能不看到,在某些地區(qū),某些單位門好進了、臉好看了,為官“怕出錯、怕問責、繞道走、耽誤事”的庸官懶吏現象卻有所抬頭,有的地方只注重嚴管干部,不注重調動積極性,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無錯”;有的錯誤地認為簡政放權就是把什么事情都推給市場,該干的事不干,該負的責不擔;有的與企業(yè)家交往由過去的“互利共贏”變成了現在的“背對著背”,或對企業(yè)家只見笑臉不辦事,還有的地方領導干部在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信奉“中間主義”,別出風頭、別落后頭,等等。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加大,各種矛盾交織,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黨員干部勇于變革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要讓干事創(chuàng)業(yè)者出彩,一是要完善激勵機制。發(fā)揮考核評價的“指揮棒”作用,要對經濟發(fā)展、社會事業(yè)、民生改善、環(huán)境保護、黨的建設等協調推進、納入考核,鼓勵黨員干部想干事、愿干事、會干事、不出事,對那些熟悉經濟、會抓項目、發(fā)展成效突出的干部委以重任,形成“有為才有位”的鮮明導向。二是健全懲戒機制。健全常態(tài)化的項目建設督查問責制度,制定重大項目督查方案,實行定期調度,對責任部門和項目建設情況實行全過程跟蹤督查,重要工作、重大項目,探索建立約談機制,由上級黨政一把手對那些因工作原因導致項目進度遲緩的牽頭領導和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甚至瀆職失職的,要嚴肅問責追究。三是建立保護機制。要探索構建容錯免責制度機制,認真甄別什么樣的錯是失誤失敗,什么樣的失誤失敗能容能糾,重點對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出于公心但因經驗不足或不可控的客觀因素而出現的失誤和不足,酌情予以寬容并給予糾正的機會,避免挫傷干部積極性。營造鼓勵創(chuàng)新、寬容挫折、推進改革的良好環(huán)境,為敢擔當、善作為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讓他們“輕裝上陣”,使敢擔當善作為在干部隊伍中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