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哈希拉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納入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三種方式有機結合才真正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認識水平上。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倡導的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情境,凸顯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所扮演的是一種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jīng)開始實施,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課堂,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要么是表面的熱熱鬧鬧,要么是華而不實的虛浮課堂。很多時候,語文教師還只是一個表演家,課堂完全是教師自我表演的舞臺。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轉變勢在必行。
一、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感體驗。就教師而言,有情感是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一個冷漠、毫無激情的教師,他的教學必定是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的根本是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教學氛圍。為此,語文教師就必須根據(jù)自身的感悟認真挖掘教材。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投入感情,就有了體驗的基礎,就能以此生發(fā)出更加開放性的理解,而不會回到過去“結論式”的展現(xiàn)。
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處處留心、善于傾聽,學生真切的理解和閃光的發(fā)言就會讓你吃驚。教師若能用激勵的語言促進學生進一步感悟,課堂就將更加精彩。學生作文中有獨到見解的,語文教師應大加表揚并評上高分。作文能力有顯著進步的,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并適當加分。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往往成為學生熱愛寫作和不斷進步的動力。還要鼓勵學生對課文和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質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師生互相交流,既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又增進了情感。
二、轉換教師角色,樹立全新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權威與控制者,嚴格地控制著教學的進程,不允許學生出現(xiàn)與教師預定的教案相違背的行為,教師就是課堂教學的全部,學生只要記好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觀念勢必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處于次要地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真正走進新課改,踐行新課改,首先就必須轉換教師角色,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來指導教學實踐,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
1.由權威者轉向組織者
要真正實現(xiàn)新課改所提倡的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就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學習位置上,由課堂教學的權威者轉向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鼓勵學生超越教材、突破常規(guī),在教師的相機誘導下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
2.由傳道者轉向研究者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傳統(tǒng)教學中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新的教育形勢下賦予了教學更多新的內(nèi)涵,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單純的傳道型教師,而是研究型教師。不是以教材為中心,將教材上現(xiàn)成的結論型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要依托教材,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研究,將新課標所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貫徹落實,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3.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大的語文教育觀,強調(diào)學校與社區(qū)與生活的互助,重視挖掘社區(qū)教育資源,也就是生活即教育。只會傳授教材上的知識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要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要加強與外界的溝通,真正實現(xiàn)學校教育、終身教育與社區(qū)生活的“一體化”。
三、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能力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前提是實現(xiàn)教師教學方法的根本變革。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教學,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思考、自主學習、討論與交流的機會,以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1.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教育教學中最常運用的教學手段,是增強學生團隊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當學生個體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會產(chǎn)生合作的欲望,此時開展合作學習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全面掌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使合作學習在教師的點撥與引導下有效開展。當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要進行科學的小組分配。小組的分配可以按“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也可以采取就近原則,讓同桌或前后桌展開合作學習。
2.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動態(tài)中探索求知,用研究創(chuàng)新的方法進行主動學習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問,以富有探索性與藝術性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對教學內(nèi)容的關注,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新知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期待與感情效應,使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帶著高漲的學習熱情與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參與到積極的探究活動中來,使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運用先進教學手段,構建活力課堂
1.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多媒體使得傳統(tǒng)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有了更多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更能夠愉悅學生的眼睛與耳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進入語文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時,我將課文制作成漫畫,運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并配以背景音樂,這樣的展示極具趣味性,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給予了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對課文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更積極、更主動、更能動。
2.增強教學的形象性
初中生以具體形象為主,正處于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形象直觀的事物。文字有著無窮的魅力,在簡短的文字背后包含著作者深厚的情感、優(yōu)美的意境,而這些往往是語言所不能描繪的。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文字轉化成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進而領悟到文字的魅力。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收集相關資料,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將靜止的文字用直觀形象的圖片表現(xiàn)出來,這樣更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
3.增強教學的密度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受教學條件的限制,許多教師往往無法將更多的信息呈現(xiàn)于課堂。有了多媒體,這一問題迎刃而解。首先,多媒體有著巨大的網(wǎng)絡平臺,信息量巨大,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查找更多的教學信息,極大地豐富教學內(nèi)容。其次,多媒體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難以展現(xiàn)的信息生動立體地再現(xiàn)于課堂。這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教學的密度,對于學生視野的開拓、認知的豐富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有思想、有素養(yǎng)的技能和素養(yǎng),落實到現(xiàn)代學校真正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完善和更新相關的教學技巧,通過現(xiàn)代學校教學,實現(xiàn)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真正更新、完善以及有效提升,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自身的有效性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的高效培育。
參考文獻:
[1]殷素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5(24).
[2]董秋菊.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學周刊.2015(27).
[3]趙世芳.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