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西楊鄉(xiāng)中心小學)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意味著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地利用課前三分鐘,充分鍛煉學生的演講和表達能力,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雖然素質(zhì)教育的口號已經(jīng)喊了好多年,可目前的狀況是學生“說”的訓練仍不盡如人意,從教師的心態(tài)看,擔心說會影響自己的教學進度,考試是筆試測驗,種種因素造成很多學生是高分的“啞巴”英語。筆試可以很高分,甚至個別同學達到滿分,可張嘴說的時候就緊張、尷尬、語無倫次,笑臉通紅、手心出汗。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通過學習和練習可以對課文的內(nèi)容流利地表達,可是隨意地用英語自由交流的時候就不盡如人意,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除了,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 My name is...就不知道再說什么好。
課前三分鐘雖然時間很短,可短短的三分鐘卻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從“我會寫”變成“我能說”。豐富多彩的課前三分鐘,敲響了正式課堂的鐘聲,燃起了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學生的潛能,展現(xiàn)了學生的能力和美,促進了師生和生生的和諧關(guān)系。
一、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好處
1.有效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學生有個性差異,有些學生外向好動,喜歡表達,平時話很多,表達得很自如,可一到關(guān)鍵時刻就語無倫次。有些內(nèi)向的學生,靦腆,不善表達,羞于表達,即使心中有答案,也難開尊口,特別是一些女生回答問題的聲音低得像蚊子嗡嗡叫一樣,臉紅,心跳加速,每次回答問題就像上了一次刑,以后進入社會如何和別人競爭?為了避免將來的尷尬,現(xiàn)在就從課前三分鐘的小演講開始鍛煉,壯大自己的內(nèi)心,養(yǎng)成表達的習慣,樹立表達的信心。美國總統(tǒng)競選都是通過一次次的競演取得民眾的支持,表達不完全是天生的,可以靠后天的訓練達成,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練習,最終都可以像總統(tǒng)那樣表達自如。
2.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學生日常獲取英語知識多數(shù)是通過課堂老師的講授,可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完成教學內(nèi)容,所以觸及課外的知識就很少了,學生學會了知識,卻不了解相關(guān)的背景和文化。課前三分鐘演講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環(huán)境,開辟了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大門,學生講述自己身邊所見所聞,所聽所感,使其他同學通過自己的演講了解到課堂以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對未來、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激發(fā)了學習動力。
3.增進學生感情和師生情誼
一個班級的幾十個學生會因個性、興趣愛好、學習好壞、身高體重等因素組成不同群體,日常的活動通常在自己的群里進行,群體之外的其他同學間的交流很少,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可以展示自己,讓更多的同學了解自己,也許就是一次演講讓平日沒有交流的兩個人增加了認識,促成一段日久天長的友誼;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演講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guān)注角度,發(fā)現(xiàn)學生更多面。短短的三分鐘讓師生、生生間更多地更深刻地認識彼此,增進友情,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凝聚力。
4.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主要通過聽、說、讀、寫實現(xiàn)對英語的掌握。學生通過“聽”和“讀”接受語言,是一種接受性能力,而通過“說”和“寫”來表達自己的語言能力和思想。說和寫這兩種能力,“說”相對顯得更加有利于交流和表達。演講的過程,可以鍛煉思維,傾聽他人演講,學生學會了集中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聽懂演講內(nèi)容,提高了聽力水平;演講更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其實說也是寫的過程,想說得好,前提必須寫得好,寫作過程要字句斟酌,將書面語言轉(zhuǎn)變成聽得懂的口語,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提升。
二、課前三分鐘演講的要求
1.全班參與
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其中,這是集體活動又是個人能力的展示?;顒娱_始肯定會有一些膽小的學生后退,不積極。這時老師要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和參與度,善意地激發(fā)和引導(dǎo)學生的熱情。班級中一些性格開朗的、樂于參與活動的有膽量的孩子可以允許他們主動申請。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演講題目作為參考,更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演講的題目和內(nèi)容。形式靈活多樣,可以講小故事、名人名言、笑話、諺語、新聞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讓學生自我展示,找到自信,敢于表達,最后做到對三分鐘的表達每天都有期待。全班準備一個小盒子,里面放進寫有學生英文名字的紙條,由上一位講過的學生隨機抽取下一個演講同學的名單,公平公正,又充滿不確定性,刺激好玩,又可保證全班的參與度。每次演講后教師和學生對本次演講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的點評,幫助他下一次演講得更出色。
2.演講語言規(guī)范,肢體美
語言是一種聲音和肢體結(jié)合的表達,有些學生口語中含有濃重的方言或者日常口語習慣,在演講過程中由于緊張或者準備不夠充分,造成結(jié)巴,雙手撐桌子,低頭彎腰,東瞅西望看天花板等不美觀的肢體,這些行為教師要做到及時糾正指導(dǎo),在演講開始前就提出要求,避免發(fā)生。
3.掌控好時間
教學時間有限,演講的好處雖然多,可也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間。學生在準備演講得前,要選擇恰當?shù)难葜v內(nèi)容、做好取舍,適當刪減內(nèi)容,甚至可以將演講內(nèi)容像連續(xù)劇一樣分次展示,讓老師和同學對下一次的演講內(nèi)容充滿期待。時間的限制要求學生必須事先整理好演講內(nèi)容,不打無準備之仗,克服學生的眼高手低的毛病,學生上臺后需要脫稿,不能帶稿演講,但稿子可以放在第一排學生手中,為避免緊張中斷起到提示作用。教師可以本人或者安排同學將演講稿集合起來,編輯成冊,以做記錄和紀念。
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是一個滴水成河的積累,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英語學習的輔助手段,符合新課標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長久地堅持下去,學生不僅能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提高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更能樹立自信,發(fā)展個性,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最終實現(xiàn)英語能力和素養(yǎng)的升華。
參考文獻:
宋啟慧.英語課前五分鐘演講的探索及效果分析[J].科技信息,200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