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劉氏家族尊學重教以及先輩的言傳身教,都對劉家后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劉氏兄弟以及劉氏后人之間親睦有愛彼此幫扶,強烈的家族榮譽感與向心力也成為他們不竭的精神倚靠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涉及時代背景師承關系、文化氛圍等多元因素,但家學淵源無疑是不可忽略的一環(huán)。江陰劉氏家族整體成功,離不開家學淵源,累世相傳,潛移默化。
錢謙益曾說:“蓋不獨先河后海,禮不忘始。而家學淵源,名教積習,亦有可以考見者焉。”劉氏家族到底有著怎樣的家風與家學呢?為何劉氏后人在中國近代史百余年間都能夠站在文化的浪潮中,一直葆有百舸爭流的激涌又有著沉潛入海的深沉?讓我們走近劉氏家族聽一聽他們的家族故事吧。
劉氏家族代有人才出
“江陰劉氏三杰”在中國近代藝術史上的地位與成就,簡要概之:大哥劉半農,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之;二哥劉天華,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事業(yè)的開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三弟劉北茂,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
劉氏三杰之后,個個成就不凡。劉半農的長女劉育厚(小名小惠),是上海外語學院教授、翻譯家。長子劉育倫,水利水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次女劉育敦,輔仁大學畢業(yè),長期從事編譯工作,多次被評為國家紡織工業(yè)部和上海市先進工作者。
劉天華育有兩子一女,長子劉育毅,著名結構專家。女兒劉育和是中央音樂學院資深鋼琴教授,劉育和與著名雕塑家丈夫滑田友的婚姻由周恩來總理做媒。三子劉育京,國家衛(wèi)生部消毒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消毒學奠基人之一,曾榮獲國際消毒學會授予的“基爾默紀念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北茂育有三子,長子劉育亮幼年夭折,次子劉育輝,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并著述頗豐;三子劉育熙,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著名小提琴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一門劉家,如何出來如此多人才?在劉氏后人劉育熙的眼中,劉氏家族尊學重教以及先輩的言傳身教,都對劉家后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劉氏兄弟以及劉氏后人之間親睦有愛彼此幫扶,強烈的家族榮譽感與向心力也成為他們不竭的精神倚靠。
讓劉氏后人感念至深的則是一位姓夏的女子,如果沒有這位姓夏的女子,那也沒有了劉氏家族百余年的文化血脈延綿??梢赃@樣說,一位普通女子的堅韌與頑強,無形中為中國近代文化史貢獻了如此多的驚喜與輝煌。
江陰一直具有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當地讀書風氣盛行,劉氏三杰的曾祖劉榮、祖父劉漢,都是讀書人。祖母夏氏也是出生于書香人家。祖父劉漢是道光年間的國學生,可惜天不假年,劉漢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33歲,也無子嗣,留下夏氏孤苦伶仃一人。
夏氏個性中的要強與堅韌便在這一刻開始顯現。很多人勸她投奔娘家兄弟,尋得一個安穩(wěn)之所,但夏氏一心自強,要靠自己的力量重振劉家門楣。因無子嗣,她便去江陰鄉(xiāng)下一個名叫三甲里殷家埭的小村莊(現劃歸張家港市)一個貧困的劉氏本家過繼一個兒子。當時那位劉氏本家有三子一女,得知夏氏要來領走他們中的一個,都嚇得躲在床底下,不愿離家。夏氏坐在一旁苦口婆心地說著,將來一定不會虧待孩子,要供他讀書識字。三個時辰等待勸說之后,這家最小的男孩,五歲的老三從床底下爬出來,主動跟著夏氏回到了江陰。這個孩子就是劉氏三杰的父親劉寶珊。
夏氏從江陰鄉(xiāng)下領來了劉寶珊,從此開始母子二人的相依為命。一次機緣巧合,善良的夏氏去鄉(xiāng)下訪親,從冬日的冰河上撿來一個奄奄一息的女棄嬰。夏氏精心照料,教她識字讀書,后來見這個女孩伶俐又孝順,又讓她做了童養(yǎng)媳,這便是劉氏三杰母親蔣氏的來歷。
劉氏三杰的父母親都身世凄苦,但因為有祖母夏氏的堅強勤奮,日子雖然清貧但也溫暖有愛。夏氏篤信佛教,待人寬厚,但對兒孫的學習卻十分嚴格,她時常用自己的遭遇來教育子女,要求他們發(fā)奮努力。當時夏氏有幾間房產,她本可以把多余的房子出租來增加收入,但她效法孟母三遷,一定要為孩子找到合適的鄰居,所以在選擇房客時就特別認真。經過幾次遴選,夏氏將第一進三間正房兩間廂房,以很低的租金租給一位窮教師王先生辦私塾,王先生為人正直,教書勤勉,深得夏氏的尊敬。寶珊就跟著先生認真讀書了。寶珊從小聰明過人,又能用功讀書,深受王先生的賞識。經過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劉寶珊終于在光緒二十二年,26歲時考上了秀才。夏氏忍苦成家,江陰城里對劉家刮目相看,一時間賀客盈門,與以前門可羅雀的冷清景況成了鮮明對比。由此,夏氏感慨萬千:“我希望的是患難時的幫助,而不是成功后的恭維?!辈⑶艺佌伕嬲]寶珊夫婦:“今后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要做雪中送炭的人,切勿做錦上添花的人。” 她也教育兒孫要尊重體諒他人,做人要正直,有志氣,剛正不阿,不要隨波逐流。這是她留給后代的精神遺產,深深地影響著劉氏后人。
溫厚淳良的家風與言傳身教的影響
劉氏三兄弟出生成長的年月,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激蕩最為黑暗的時刻。1891年,劉半農出生,四年后二弟劉天華出生。1903年,比大哥劉半農小12歲的三弟劉北茂出生。20世紀初的中國,可謂內憂外患,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火種開始萌芽,傳播新思想文化運動也蔚然成風。劉半農與劉天華率先感受到了這一趨勢,兩人先后考入當時具有新學一流師資力量的常州府中學堂。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是,當時由于劉寶珊夫婦身患重病,家中境遇窘迫,父親決定讓半農繼續(xù)讀書,讓天華小學畢業(yè)后去店鋪當學徒。大哥劉半農堅決反對父親的決定,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爭取到了學校的免交伙食費和學雜費的待遇,減輕了家中的負擔,也為弟弟劉天華爭取到了去中學讀書的機會。
劉半農、劉天華學習很刻苦,一個有趣的故事可見一斑。有一天傍晚,朋友去找劉天華,看不到人,只聽見琵琶聲,循聲來到臥室,看到蚊帳里有動靜,好奇地走過去撩開蚊帳一看,只見劉天華滿頭大汗地在蚊帳里練琵琶呢!原來,南方夏天蚊子多,劉天華為了躲避夏夜里的蚊子,便躲在蚊帳里練琵琶。
1911年,母親蔣氏罹患重病,在病危期間,劉半農提前完婚。長子結婚后不到10日,母親蔣氏病逝。
那一年,劉半農20歲,年方弱冠,劉天華16歲,最小的劉北茂不到8歲。也是在那一年,爆發(fā)了舉世矚目的武昌起義。學校停課,劉半農劉天華兄弟二人回到家鄉(xiāng),劉半農先是“北走靖江,以書牘翻譯之事佐戎幕”。后因不滿軍隊內部的混亂,隨即回鄉(xiāng)參加演文明戲,籌款支援革命,繼而又寫文章,宣傳新思想,針砭時弊,二弟劉天華幫他眷清郵寄書稿。兄弟二人就這樣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洪流中,第二年,兩人又同往上海,步入更為宏闊的歷史潮流中,劉半農繼續(xù)在新文化運動中執(zhí)筆為戎,劉天華開始在音樂領域的探索,進入開明劇社樂隊工作,業(yè)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學習,掌握多種西洋管弦樂器演奏藝術,并萌生改進國樂的想法。之后,劉半農留學歐洲,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并首創(chuàng)“她”字風靡全國。劉天華在上海兩年后,回到常州,在音樂教育方面成就卓著。
彼時,三弟劉北茂年級尚小,還在求學階段,幾年后,父親劉寶珊病逝,家中只有三兄弟相依為命,劉半農與劉天華兄弟二人便開始分擔三弟的讀書與生活費用,而這樣弟兄三人互助相攜的親睦,伴隨著弟兄三人一生,并且延及他們的子女。這,應該也是劉氏家族延綿不息的原因之一。
隨著劉天華執(zhí)教音樂名聲日隆,他被聘為北大音樂傳習所執(zhí)教,1922年,劉天華來到北京。三年后,留學歸來的劉半農也回到了北京,繼續(xù)深入新文化運動。劉北茂也在兩位兄長的幫助下,來到北京求學,劉北茂年幼失母,因此一直視長兄為嚴父、二兄為慈母,弟兄三人情感深厚。弟兄三人都在北京安定后,在各自在事業(yè)上都有所精進。弟兄三人都在北京大學任教住的很近,每周都輪流去一家聚會,三家人家大大小小十余口人歡聚一堂。
可是好景不長,1932年,劉天華去北京天橋聽寫鑼鼓經,因猩紅熱病逝于北京,年僅37歲;兩年后,劉半農去外地考察方言,在途中感染上回歸熱,病故于北平協和醫(yī)院。兩年間,痛失兩位兄長,劉北茂悲痛萬分,自幼便在兄長愛護中成長的劉北茂哀痛欲絕。
很快,七七事變之后北京淪陷,日偽擬重金相聘其任偽教育部任高級秘書,劉北茂斷然拒絕,他歷盡艱辛,繞道香港、云南等地,奔赴西北抗日文化的重要陣地陜西城固,應魯迅摯友許壽裳先生之邀,到西北聯合大學任教。后來,為繼承和發(fā)揚兄長劉天華“改進國樂”的遺愿,他毅然放棄英語副教授的職銜,到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院任教,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教學和演奏工作之中。彼時,因為劉天華早逝,其子女也在輾轉中流離失所。劉北茂得知情況后,給劉天華子女寫信:“再窮再苦,即便是稀粥咸菜,也要在一起?!庇谑牵瑒⒂愫蛣⒂┬值芏饲Ю锇仙?,來到了三叔劉北茂身邊。
烽煙戰(zhàn)火間,盡管劉北茂任職國樂,英語文學雙料教授,但當時糊口都是問題,即便如此,劉北茂夫婦依舊保持著樂觀的情緒,晚上,劉北茂會拉拿出二胡,拉上幾首劉天華的名曲,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劉育毅很快找到了工作,劉育京當時也想去工作,要減輕三叔家的困難,劉北茂堅決反對,一定要讓孩子讀書。為此,夫婦二人積極奔走,爭取到了公費高中的插班名額,又擔心孩子考試通不過,每天晚上,劉北茂會在油燈下為劉育京補課,終于使得劉育京順利考入高中插班。
在劉育京的回憶中,還記得一個小插曲:當時還未畢業(yè)時,為了盡早畢業(yè)及早工作,他以同等學力考取了一個條件較差的大學,正當他興高采烈要去上學時,三叔劉北茂及時制止了他,反對的理由是讀書要踏踏實實,爭取最好的教育,不能只顧混個文憑,家中再窮也不能遷就學習。而劉北茂白天忙于教學,夜晚孜孜不倦埋首拉琴的身影。也牢牢地印在了下一代孩子的腦海中。劉育毅、劉育京、劉育輝、劉育熙等小一輩孩子們也在父輩的努力的背影中默默地立志,這就是言傳身教的作用。時隔多年,劉育熙依舊記得父親劉北茂在深夜的燭光中那勤奮的背影。如今,劉氏三杰之子輩,年齡最小的劉育熙已經年逾古稀,卻依舊活躍在中國樂壇,多次在海內外舉辦獨奏音樂會,其矍鑠的精神與不歇的勤奮也是在傳承著劉氏家族的勤勉家風以及父親劉北茂對音樂的摯愛。
留在劉育京腦海中還有一件事:那時候物資匱乏,買布匹都需要配給。該換季時,三嬸注意到育京的襯衫破了,不顧弟弟們的衣服破舊短小,將當年配給的平價布親手裁剪,給他縫制了兩套學生服和兩件襯衫,并把他那一頂只能遮住頭的蚊帳換成一頂能容下全身的蚊帳。這兩套衣服和蚊帳劉育京一直珍惜使用,并將三叔三嬸的情誼珍藏心中。
抗戰(zhàn)勝利后,劉北茂遷居南京,劉育京也來到三叔身邊就讀中央大學。全國解放不久,劉北茂又舉家隨校北遷天津,劉育京繼續(xù)留在南京讀大學。1951年早春,劉育京參加南京抗美援朝醫(yī)療隊團,在乘火車開赴東北時,途徑天津,停留一個小時,車到天津站時,已經是深夜,當全團下車部署注意事宜時,劉育京注意到有一位老者帶領兩個孩子在遠處燈影中眺望,似乎在等待著誰。等到隊伍解散后,劉育京仔細張望,不想卻是三叔劉北茂。劉育京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他是全團唯一一個有親人探望的人。三叔劉北茂不知從何處得來的消息,得知子侄的火車要在這里停留一個小時,也不知確切時間,三叔劉北茂怕錯過了,就帶著育輝和育熙早早來到站臺,在春寒料峭中等了兩個多小時,為的就是和子侄育京一起吃頓熱飯。每每念及此,劉育京都忍不住感懷天津小站中那個深夜中四人抵頭而坐的小吃店,那里也成為劉育京去天津常去光顧的地方,回味那令人感動的短暫會面。
劉氏家族的榮譽感與歸屬感
盡管劉氏三兄弟都是新思潮、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在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身上,新文化運動并非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割裂,他們會分別汲取養(yǎng)分,豐富充實自己,也將東西方文化的精髓帶入家族之中。
劉氏三杰都在世時,每周一次的家族聚會成為鏈接家族關系的紐帶,后來隨著大環(huán)境變遷,各自家庭的輾轉流轉,家族聚會頻率不再像以前那樣了,但一旦環(huán)境穩(wěn)定下來,子輩們又會像以往那樣聚在一起,暢談各自的理想情懷。晚年劉北茂雙腿不能站立行走,子輩們不論誰出差來京,都會探望親愛的三叔。劉育輝與劉育熙更是敬守孝道,1981年,劉北茂病逝于北京,劉氏三房齊聚,一一痛別。其后,不管誰家有事情,大家都會齊聚一堂。數幾十人聚集在一起,共享迎接新生的歡樂也分擔送走親人悲傷。
在國運興衰沉浮中,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兄弟三人在命運顛沛流離中始終不忘遵從祖母夏氏認真讀書善良做人的準則,一直保持著“忠厚傳家遠”的古訓,他們又在父親劉寶珊的教誨下熟讀國學經典,涉獵新學思想,踐行著“詩書繼世長”傳統(tǒng),從而在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劉氏兄弟三人在貧寒困苦中依舊互相扶攜幫助,不懈耕耘,在自己的領域內刻苦精研的身影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子輩們,言傳身教間無形中將家族精神財富傳承。再加之一向對學習教育的重視,在極端困苦的環(huán)境中,不曾放棄對子輩的教育,更不忘溫厚淳良的家風,從而形成劉家一門三氏皆是名家,名家之后亦有名家的奇跡。那生生不息的家族故事中所顯現的忠義、寬容、孝悌、仁厚、親睦等種種美德,也正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仿佛那劉氏三杰紀念館內的那株經年的天竺,在陽光中搖曳,透過它的葉脈,散發(fā)著陣陣幽香,經久不息。
責任編輯 余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