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民間藝術作為我國的民族文化,被越來越多地引入美術課堂。眾所周知,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生產(chǎn)和生活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特有的審美產(chǎn)物。全球化背景下,民間藝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遭受著外來文化不斷沖擊。傳承民間文化,守護美術教學的“根”,是美術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立足教材適時滲透
民間藝術來源于廣大勞動者的實踐活動,它根植于生活,同時又反映生活。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審美獨特。在蘇教版《美術》教材中,幾乎每一個年級都涉及了民間藝術的內容,這就為我們汲取民族精華、發(fā)揚民間藝術奠定了基礎。
在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美術》課本中,“皮影戲”是民間藝術的范疇。在這一課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通過網(wǎng)絡觀看精彩的皮影戲“哪吒鬧?!惫适?,學生看完后對于影人的動作和形態(tài)非常好奇,覺得里面的影人和動畫片里的動作一樣精彩,很想知道是怎樣做成的。在這個基礎上,筆者又帶領學生觀看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風格的皮影作品。學生觀看完皮影戲以后,滿懷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出了好多問題:皮影是用什么做的?是怎樣制作的?為什么里面的影人可以做好多的動作?……筆者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了解皮影的制作過程,并且知道了影人是用驢皮或牛皮制作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先是讓學生大致了解了皮影起源和發(fā)展,隨后一起觀看了根據(jù)皮影創(chuàng)作的舞蹈節(jié)目《俏夕陽》。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了解了民間美術的知識,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民間藝術正以其卓越的風姿出現(xiàn)在我們的美術課堂,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不斷影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充分利用美術教材中的民間藝術資源,讓學生逐漸了解民間藝術,傳承民族文化精華,感知民族魂魄,將民間藝術的精華不斷地傳承下去。
二、第二課堂拓展延伸
民間藝術,源于民間,發(fā)展于民間,是勞動人民衣食住行的藝術體現(xiàn)。民間藝術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隨時都有。要想更好地了解民間藝術的精髓,局限于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利用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
比如在放寒假期間,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學畫臉譜的任務,要求學生在學畫臉譜的同時明白臉譜的造型手段和寓意。為此,學生特意去觀看了京劇,然后又通過網(wǎng)絡或向一些老藝人請教,知道了臉譜最初是由戲曲中的人物所帶的面具發(fā)展而來的,到了明、清時代才形成了臉譜。臉譜是根據(jù)戲曲中生、旦、凈、末、丑的不同角色進行面部化妝的一種方式。在京劇中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每個人物都有特定的色彩和臉譜造型,它用夸張的造型手段和裝飾,對劇中人物進行“寓褒貶、分善惡”,讓人們能夠根據(jù)外表看出劇中人物的心胸。通過對臉譜基本知識的了解,學生知道了臉譜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比喻性,代表了人們對善惡、美丑的定義,臉譜的創(chuàng)作帶有濃厚的想象成分。學生在學畫臉譜的過程中,掌握了臉譜的裝飾性以及象征性的表現(xiàn)手法,明白了臉譜繪畫的精髓。
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去親自體驗和探索民間美術的發(fā)展歷程和創(chuàng)作手段,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更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利用第二課堂去了解當?shù)氐拿袼孜幕w驗民間藝術的精髓,這對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搭建多元展示平臺
民間美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承至今,形成了深厚的藝術底蘊,成為美術教學的藝術源泉。為了更好地傳承民間藝術,讓學生在民間藝術的熏陶下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要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接觸民間美術,去了解民間美術。
除了利用課本和第二課堂來學習民間美術外,筆者還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可以了解和學習民間美術的機會。我們當?shù)赜泻芏嗌響呀^技的民間藝人。在蘇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17課“剪紙”一課中,筆者把老藝人請到課堂上來,為學生表演剪紙的絕活。在學生的唏噓贊嘆聲中,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喜鵲登梅、鴛鴦戲水等剪紙作品從剪紙藝人的手中脫穎而出,每一幅作品都深深地刺激著學生的感官,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老藝人的剪紙表演刺激了學生學習剪紙的欲望,調動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很多學生躍躍欲試,學習剪紙的積極性很高。他們主動了解剪紙藝術的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跟著老藝人學習當?shù)氐募艏埶囆g。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會了最基本的喜字和象征喜慶意義的一些簡單的剪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知道了剪紙藝術的特點,了解了剪紙的意義。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邀請老藝人來光顧課堂。老藝人的手藝展示,給了學生一個多元化展示創(chuàng)作的機會,使學生從多方面了解了民間藝術的風采。
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學習平臺,能夠強化民間藝術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之更積極地了解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精髓,以此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而推動民間藝術的傳承。民間藝術作為美術課堂教學的“根”,讓美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生動精彩。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愛上民間藝術,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和藝術修養(yǎng),使之成為民間藝術的傳承者?!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