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洪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讓趣味走入高中物理課堂.
一、緊密聯(lián)系生活,趣味回歸生活
高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可以在講授知識時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把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趣味,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運用物理知識.這樣,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曲線運動”時,曲線運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常見,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柯受良飛躍黃河的視頻片段,并在課上播放給學生,接著向?qū)W生提出當騎著摩托車沿斜坡向上運動時,怎樣把握騎行的速度,速度最小是多少才能使摩托車從斜坡的頂端飛出后不掉進河里.然后讓學生回想騎自行車拐彎時,如果速度過大就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接著提出坐車通過彎道時坐在一邊的人會有什么感受.最后提出:公路在修建時為什么要讓公路的內(nèi)側總是低于外側?這樣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快樂的學習過程.這樣,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對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有所了解,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實施趣味游戲,助力互動合作
新的課程標準主張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強調(diào)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jù)他們的興趣、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把趣味游戲引入到物理課堂,讓學生通過參與游戲來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幫助學生動手、動腦,從而達到學生對知識靈活運用的效果.例如,在講“圓周運動”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趣的游戲——空杯運球,即讓學生利用空杯子把球運到另一個地方去.教師給學生準備了一些乒乓球和幾個塑料杯子,提問:怎么做,才能不用手直接拿球就能使乒乓球在轉著的情況下,從講桌的一邊運到另外一邊.學生對圓周運動的基本知識已經(jīng)有所了解,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思考:系在繩子一端的物體在圍繞手做圓周運動時,突然把手放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借助一個乒乓球和塑料杯進行創(chuàng)新想象,創(chuàng)設出游戲的具體實施方法:把球放入塑料杯子中,手不停地搖動塑料杯子,讓乒乓球球在杯子中做圓周運動,手搖動的速度不斷增大,當具備一定的速度時,乒乓球就在杯子壁上轉動起來,此時就可以使乒乓球轉動著運到另一地方了.學生都加入到游戲中,課堂氣氛一度達到高潮.這樣,在物理教學中引入趣味游戲,使物理知識和有關的游戲巧妙結合,調(diào)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積極探究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師生趣味互動,強化思維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思維過程,要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和合作探究,使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成為學生之間合作探究、師生趣味互動的高效教學過程.利用師生的趣味互動,能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知識的內(nèi)在關聯(lián).例如,在講“物體的平衡”時,教師可以采用師生趣味互動的教學方式,并且把教師和學生的身份進行互換,讓學生來充當教師.在具體實施前,教師先把課本內(nèi)容分成很多小節(jié),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把這些小節(jié)分給不同的小組來完成.在學生完成后,要從組內(nèi)選出一個學生來給大家講解所負責小節(jié)的課本相關的知識,著重要分析出此部分的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并和大家分享學習此部分的心得體會.要求學生在講解課本內(nèi)容時,要有確實的實驗或是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舉證.比如,有的小組提出了利用杠桿實驗來驗證物體的平衡性問題;有的小組提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平衡有關的實際例子;有的小組找到一些平衡在科學技術的應用來分析平衡的條件……各組派出學生進行各自的點評和互評.最后教師對各組的講解和點評進行補充和點評.這樣,通過師生進行身份交換,把學生推上講臺,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在講解之前需要學生的思考、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讓趣味走入高中課堂,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