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4-0-01
一、序論
成俔曾于1472年[1],1475年作為謝恩使,1485年作為千秋使,1488年作為謝恩使共四次出使中國。其中第一次隨兄出使時所記收錄于《觀光錄》中,但并未存世。1475年所作使行詩存于《虛白堂集》卷3卷4中,1485年所作存于卷11,1488年所作存于卷14中。
筆者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以及韓國學術論文網(wǎng)站KISS,RISS的相關檢索,發(fā)現(xiàn)既存研究多為對成俔詩文整體性研究以及文學論相關研究。[2]故而本文旨在以《虛白堂集》卷3,4,11,14中的使行詩為研究對象,從景物描寫,社會描寫兩方面對作者使行詩中的作詩傾向進行淺析。
二、成俔使行詩作詩傾向淺析
1、景物描寫
在成俔的使行詩中,作者在國內(nèi)未曾見過的新景象,新事物一一登場。作者對這些使行途中所見都進行了詳細的描寫。
1.1自然環(huán)境描寫
成俔在對所歷經(jīng)某地自然環(huán)境進行描寫時常采用具體而寫實的手法,由整體到具體,由遠及近,通過整體性的具體描寫表現(xiàn)景物所承載的情感基調(diào)。
《到遼東》[3]一詩中作者從遼東的地理位置開始寫起,至眼前的大海,再到因軍事而連綿的軍營和墳墓。通過詩人細膩的筆觸我們仿佛也能描繪出當時詩人所見遼東之景??墒墙袢账娺|東之景已不是當時初次經(jīng)遼東時所見一般,發(fā)出了對斗轉(zhuǎn)星移的感慨。
1.2歷史遺跡描寫
朝鮮使臣們在使行途中往往會造訪一些歷史名勝之處,一是為親身感受中華文化,另是因為現(xiàn)實的許多不滿及弊端需要通過懷古來進行闡發(fā)。成俔與這些使臣們相同,在使行中游歷了許多中國歷史遺跡。其中《長城行》[4]最具有代表性。從詩中第1~6句可以看出詩人對于長城雄偉之狀的詳細描述。將長城比喻為龍虎之姿,從長城中想到當年秦始皇詔令諸侯之英武,想起劉項鼓搖山東之雄姿;也看到修長城所造成的勞民之慘狀。伴著落日斜陽,長城上揚起一陣飛塵,作者對此不由得感到凄惻。
1.3寺廟相關描寫
朝鮮初期,斥佛占據(jù)主流。故而詩人對比當時中國佛教盛行,民眾多數(shù)崇尚佛理,寺廟金碧輝煌的盛景難免沒有感觸。故而在景物描寫中,筆者專列出對于寺廟的描寫。成俔以寺廟為對象所作使行詩有《東嶽廟》,《大興隆寺》,《天妃廟》,《關王廟》以及《永平十首 第六首》等。其中《大興隆寺》[5]與《永平十首 第六首》中對于寺廟的描寫有著鮮明的對比。從詩的1~4句中可以看出寺廟繞水而建,直通宮殿,四面裝飾著金銅鈴,寺內(nèi)修有高入云霄的千層寶塔。5,6句則描寫了僧侶誦讀經(jīng)書聲音連綿,參拜大殿的人群不斷,香火旺盛。最后兩句卻描寫了自己在這種環(huán)境下淡定的心境。
另一篇《永平十首 第六首》[6]中卻對寺廟佛教道教相互冗雜煩亂的景象進行了批判,對其只留“薄俗”之感。
2、社會描寫
詩人在進行社會相關描寫時多為寫實主義,描寫對象多樣,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入手,深入淺出詳細刻畫了當時中國商業(yè)繁華之景。《寒食行》中對中國寒食節(jié)的風俗進行了描寫,《喪車行》對中國傳統(tǒng)葬禮儀式隊伍進行了刻畫,此外還有《采桑行》,《商車行》等。
2.1社會環(huán)境描寫
《商車行》第3,4句描寫了中國商人們把購于遼東的大米賣到遼西的現(xiàn)象。5~10句中詳細描寫了馱著行李的馬拴著金色鈴鐺,商業(yè)區(qū)范圍十分廣闊,11~14整體描寫了當時遼寧地區(qū)的商業(yè)盛況。作者以朝鮮使臣的角度對當時中國的商業(yè)盛況表示感嘆,詳細程度堪比史料。
2.2人物描寫
《喇嘛》[7]一詩中對于藏傳佛教喇嘛,從僧人的外貌,衣著乃至身上散發(fā)的氣味都從朝鮮使臣的角度進行了詳細描寫和自己的評判。從詩中7,8兩句還可得出當時的喇嘛來京后并不居住在驛館,而是經(jīng)常居住于北京城內(nèi)的寺廟中。
2.3飲食文化描寫
此外,還有以食物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使行詩,《食驢腸》[8]中描寫了詩人在朝鮮從未見過的珍貴驢內(nèi)臟的品嘗經(jīng)歷,《太監(jiān)姜玉, 送御廚珍果》[9]中各以楊梅,靑梨,朱李,香桃,林檎,西瓜這六種水果為主題進行了詳細描寫。
三、結(jié)論
可以看出成俔使行詩的范圍廣闊,主題眾多,描寫對象也十分繁雜。詩人在使行途中從自然環(huán)境到社會景觀都有著自己詳細的描寫,偏重于寫實主義。在這種詳細的描寫下卻鮮有自己感情的表達,多是在詩尾聯(lián)兩句進行有節(jié)制的含蓄的情感表達。
注釋:
[1]跟隨時為進賀使的兄長成任.
[2]洪順植,《虛白堂成俔詩的寫實主義的傾向》.
[3]金東俊,《成俔生涯及詩世界》.
[4]李周漢,《洪貴達與成俔的使行詩作詩傾向?qū)Ρ瓤疾臁罚?011年,中國文學.
[5]野闊天低一望平, 南臨溟渤北幽幷.璇題映日樓居壯,粉堞凌空睥睨橫.軍壘茫茫連塞曲,人家往往雜墳塋.《虛白堂集》卷3.
[6]長城隱隱揷天起。延袤東西千萬里。橫包沙漠到滄溟。雪色雉堞峯巒裏。金湯百二作雄關。壯哉峨峨龍虎盤。秦皇當時按劍起。諸侯膝行心膽寒。欲遺子孫萬世利。築怨勞民致憔悴。劉項鼙鼓搖山東。未必北胡爲禍祟。興亡往事雲(yún)茫茫。行人指點荒上陽。我今弔古一凄惻。滿郊斜日飛塵黃?!短摪滋眉肪?.
[7]御溝流水綠溶溶,信馬西街到梵宮.四面金鈴鳴落日,千尋寶塔出層空.袈裟院院翻經(jīng)偈,香火人人拜大雄.坐久自憐禪榻靜,鬢絲輕颺落花風.《虛白堂集》卷3.
[8]開門作寶坊,緇侶亂成行.邃殿安金狄,深宮拜玉皇.紛紛幡影亂, 冉冉篆爐香.薄俗爭趨仰,虛無不可詳.《虛白堂集》卷3.
[9]赤罽爲衣不著裳,羊冒毛頂染桅黃.橫書梵字上下讀,勤弄臂珠晨夜忙. 炙日麤容看更醜, 臨風羶臭近難當.卻緣暫解銅仙術, 聖許時時住寶坊.《虛白堂集》卷14.
[10]卷11.
[11]同上.
參考文獻:
[1]洪順植,《虛白堂成俔詩的寫實主義的傾向》,成均館大學,1991.
[2]金東俊,《成俔生涯及詩世界》,韓國漢詩作家研究,1998.
[3]李周漢,《洪貴達與成俔的使行詩作詩傾向?qū)Ρ瓤疾臁罚?011年,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