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四月節(jié)令果實之荔枝 紅顆珍珠誠可愛 白須太守亦何癡
關 鍵
農歷四月,暮春初夏,氣溫升高空氣干燥,萬物蒸騰,人易煩渴,這時候要是能吃上幾顆清涼解渴的荔枝,當是十分愜意的事。吃荔枝這個事兒,在現(xiàn)在十分容易,但要是放到古代,不說比登天還要難,也差不多了。不僅時間上要應時,地點也要對,甚至還容易產(chǎn)生毀人清白的﹁冤情﹂。唐朝,在長安做官的韶州(今廣東韶關)人張九齡聲情并茂地跟同僚形容家鄉(xiāng)的荔枝形狀有多奇特、味道多好,沒承想,從來沒見過沒吃過此等高級水果的北方同僚居然表示完全不信(沒準兒還認為這定是張九齡借家鄉(xiāng)渺遠信口開河)。受﹁委屈﹂的張九齡心中不免懊惱,畢竟無憑無據(jù),百口莫辯。后來他得知有一個彭城(今江蘇蘇州)人曾到過南海(今廣東一帶),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張九齡對著此人又執(zhí)著地﹁科普﹂起荔枝來。讓人喜出望外的是,見過世面的彭城人聽后也大贊荔枝,還以﹁甘美之極﹂稱之!正所謂酒對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如見知己的張九齡之前被懷疑的委屈頓時煙消云散,冤情得雪,發(fā)出了﹁夫物以不知而輕,味以無比而疑,遠不可驗,終然永屈﹂的感嘆??梢韵胂笤诠糯杞K然永屈﹂的人,絕對不會在少數(shù)。
宋 白玉 透雕荔枝紋嵌飾長八?三厘米 寬七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好吃、會吃的蘇軾不屬于這些﹁終然永屈﹂的古人。紹圣二年(一〇九五年)四月十一日,五十九歲的蘇軾在惠州吃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顆荔枝。有感而發(fā)作《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一首,在詩中自謂﹁我生涉世本為口﹂的蘇軾盛贊荔枝,在詩注中說荔枝﹁厚味高格兩絕﹂、﹁果中無比﹂,甚至只有江鰩柱和河豚魚方能與之比肩。之前只能通過玩味老杜﹁紅顆酸甜只自知﹂、樂天﹁津液甘酸如醴酪﹂詩句來體會荔枝味道的蘇軾,終嘗夙愿。荔枝,當為這位身前波折一生、身后享譽千古的大文豪于命運的低谷平添了不少樂趣。荔枝也多少代表了蘇軾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憑此,就應當在中國歷史、文學、藝術的功勞簿上為荔枝小小地記上一筆。
談起荔枝,人們都知道它的甜美;談起與之相關的典故,人們多知道妃子笑的故事。然而在這鮮美甘甜與笑語盈盈的背后,荔枝還承載著歷代憂國憂民的仁人君子對民生對現(xiàn)實的思考與批判。因為荔枝生于偏遠之地鮮為人知,張九齡以荔枝比人才,聯(lián)想到了命運的不公、人才被埋沒。故而在《荔枝賦》中有﹁何斯美之獨遠?嗟爾命之不工﹂的感嘆與同情。東坡知荔枝好吃,卻在《荔枝嘆》中說:﹁我愿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寧可沒有荔枝,也不要讓百姓受到貢奉荔枝的勞苦。杜甫也有﹁側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宮滿玉壺。云壑布衣駘背死,勞生重馬翠眉須﹂的詩句,批評權貴不顧百姓生死的奢靡行為。而如今小兒無知,以涂鴉古賢肖像為戲,名之曰﹁杜甫很忙﹂,網(wǎng)絡轉載,媒體報道。小兒無知,成人亦無知否?不知當這些年輕人長大后,讀到老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時,當作何感想……
元 ︵傳︶趙孟頫 杜甫像軸紙本設色 縱六九·七厘米 橫二四·七厘米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