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卉
摘 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班主任則是教師中的優(yōu)秀者,是每一所學校的班級領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全面負責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等內容。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首先構建一組以身作則的班干部團隊,搞好班風建設,然后在工作中作好學困生的教育與轉化工作,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增強親和力,與各位任課教師加強溝通,與家長進行聯(lián)系,建立家長委員會,使工作更全面地開展。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工作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中,班主任就像孩子的家長一樣,負責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有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同時也是連接學校、學生、家長之間的重要橋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有序推進,人們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思想、理念、認識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已經(jīng)深深的影響到了校園里的孩子,如初中學生之間隨處可見一些相互攀比、不守誠信等不良的思想與觀念,影響了初中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影響了初中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新時代發(fā)展下,我們班主任肩負著重擔,在教學活動中開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初中生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現(xiàn)狀
1.管理理論欠缺,水平不高。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在必須要在科學、個性化的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并在管理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形成一套獨特的、又有效的管理理論,促使班級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這種管理臨安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能夠跟上教育發(fā)展的步伐,但是,從我國初中班主任的理論方面來看,普遍沿襲的是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理念,班級管理工作也是已成不變的手段,管理水平并不高。
2.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為思想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學和管理活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作用。近年來,一些教師“失德”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給教師職業(yè)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強。初中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再加上長期繁忙勞累,有些心理承受水平低的教師很可能經(jīng)受不住壓力的考驗,導致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給班級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阻礙。
3.管理方法尚需改善。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行,要求教師實現(xiàn)教學方式和管理方法的革新。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有些班主任能夠意識到這一問題,并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班級管理問題,把學生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但是,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受到應試教育的毒害,工作重點放在成績和分數(shù)方面,科學管理的意識淡薄,管理方法比較落后,造成班級管理中師生矛盾尖銳,影響了班級管理的實現(xiàn)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新時期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方法分析
結合班主任班級管理現(xiàn)狀及其他各方面實際情況,對新時期下班主任班級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分析。
1.設置班委會的創(chuàng)新
良好的班委會團隊能夠有效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這要求班委會具有責任心,積極性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選擇班委會組成人員時,需要選擇具有領導能力且綜合素質較完善的學生,此時就可以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為這部分學生提供較好的展示機會。以新入學的學生為例,由于此時學生同學生、學生同教師之間均缺乏深入了解,選舉班委會往往較為困難,可以采取多次室外班會的方法,采用團隊活動的形式,選擇需要大量參與人數(shù)、團隊溝通與合作及團隊引導等綜合能力才能完成的趣味活動,在此過程中即可發(fā)現(xiàn)能夠勝任班委會工作的學生。按照學生的不同能力,進一步進行職責劃分,從而構建出完善的班委會。
2.班級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
隨著近年來我國教學體制的改革,教育規(guī)模逐漸擴大,學校相應的工作人員與日益上升的學生人數(shù)兩者比例逐漸失調。班主任在承擔班級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有科任老師及心理輔導員等多方面工作,既要負責繁瑣的學生管理工作,又要進行科目教學工作,往往難以確保工作深入到位,一定程度上與班級管理工作的需求相悖,此時就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干部協(xié)助工作。通過對班級管理機制進行創(chuàng)新,合理設置學生干部,從而讓每位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提高管理機制的長期可持續(xù)運行,除傳統(tǒng)的班委會學生干部,還可以額外根據(jù)班級管理需求增設組織委員、紀律委員等班委干部,確保充分掌握每名學生的情況。
3.師生關系的創(chuàng)新
應當摒棄原有的說教式班級管理模式,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內在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具體可以采取開展班級論壇的模式,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程學習方法的討論、人生規(guī)劃等多方面討論,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并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從而在班主任融入學生內部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疏導學生的內心壓力,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4.試行班分制同班級管理制的融合
一方面,應當將班級管理工作的主體權交還給學生,通過讓每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另一方面,結合學生自主管理,將班級評分作為學年考評的一部分納入學年獎勵等機制中,在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積極性的同時,使班級管理工作逐漸變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在其中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總之,班主任工作中不能缺少愛。愛是尊重、愛是寬容、愛是責任。教師用汗水播種希望,學生才會用青春超越夢想。筆者發(fā)現(xiàn),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投入的情感深一些,給予的關愛多一些,學生便會對教師的理解多一些,親近多一些,同時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濃一些。作為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學生傾注更多的關愛和熱情,學生不但學業(yè)成績會獲得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學生在為人方面,定會收獲更多驚喜。
參考文獻:
[1]李素琴.做好初一班主任工作的五個要點.吉林教育,2004第4期.
[2]駱婧.貴州省初中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調查研究.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