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烹飪的時候少放油
烹飪時盡量多用蒸、燉、炒、微波等烹飪方法,少用炸、煎、燒等烹飪方法。可以選擇帶有刻度的小油壺,按每人每天25克的烹飪油標準定量用油。此外,炒菜出鍋時不要放明油。
C.小心“加油”食品
很多加工食品含有較多食用油,比如方便面、油條、麻花、餅干、起酥面包、蛋黃派、炸薯條、薯片、雪米餅等。很多傳統(tǒng)菜肴也添加大量食用油,如燒茄子、水煮魚、地三鮮、宮保雞丁等。食用這些食品或菜肴也是攝入食用油的主要途徑。
適量吃好油,少吃壞油
烹飪油(食用油)應該多樣化,因為每種油脂的營養(yǎng)特點有所不同,特別是脂肪酸組成差別較大。烹飪油多樣化有助于脂肪酸均衡和獲得更安全的營養(yǎng)物質。在中國城市居民現(xiàn)有飲食習慣(以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或玉米油為主)的基礎上,應適量選用“好”油,少吃“壞”油。
好油主要指油茶籽油(茶油)、橄欖油、亞麻油。紫蘇油等。油茶籽油和橄欖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比例很高,油酸能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防治血脂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原衛(wèi)生部2008年制訂的《血脂異常與心肌梗死和腦血栓防治知識宣傳要點》就曾推薦這兩種食用油。
亞麻油和紫蘇油的成分以亞麻酸為主。亞麻酸能調節(jié)血脂,還能與來自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大多數植物油的亞油酸互相平衡,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抗炎、抗凝血、調節(jié)血壓、抑制腫瘤等作用。此外,芝麻油、核桃油等所謂“小品種油”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也屬于“好”油。
壞油指那些營養(yǎng)價值較低,且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等不利成分的食用油,主要包括氫化油、起酥油、豬油、黃油、棕櫚油、椰子油等,這些油脂廣泛用于加工食品。
水是生命之源
對于人的生命和健康而言,如果說空氣是第一重要的話,那么水就是第二重要的。很多人認為,食物對于生存是最重要的,但實際上,水是僅次于氧氣的重要物質。
在成人體內,60%的質量是水,兒童體內水的含量更大,達近80%。一個人如果不吃飯,僅依靠自己體內儲存的營養(yǎng)物質或消耗自體組織,可以活上1個月。但是如果不喝水,連一周也很難度過。體內失水10%就會威脅健康,如失水20%,就有生命危險。
水的重要作用
水在人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A.水是構成細胞和體液(如血液、消化液、腦脊液等)的重要成分。
B.參與人體內的新陳代謝,使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化學反應得以順利進行。
C.因為水的熱容值大,所以大量的水可以吸收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使體溫不至于顯著升高。在高溫下,體熱可以隨著水分經過皮膚蒸發(fā)散失,以維持體溫恒定。
D.在眼球、關節(jié)、胸腔和呼吸道、腹腔和胃腸道等部位,都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可以起到緩沖、潤滑和保護的作用。
每天水的飲用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明確指出,“要主動喝水,不要感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最少飲水1200毫升(6杯)”。這只是一個最低限,實際飲水量比這個飲水數值多,可達到2000毫升。在天氣比較熱、出汗、戶外工作、戶外活動時間長、運動量大等情況下,都應該加大飲水量。
不過每天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一般來說,在早上起床之后,第一次排的尿常為黃色,應該喝水使尿液顏色變淡,直至排出澄清透明基本無色的尿液,則表明飲水量適合。
喝水的最佳方式
A.少量多次靈活飲水
除了每天喝水的總量外,喝水的時間和方法也很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飲水時間應該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喝水應該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
空腹喝水,水在胃里僅作短暫停留,一少部分被胃吸收,其余很快進入小腸,并被吸收到血液中,1小時之內就可以補充給全身血液。當體內水分充足的時候,可以提高身體狀態(tài),使人精力充沛,并且保證就餐時消化液的充足分泌,促進食欲,幫助消化。
少量多次喝水的具體做法是,早晨起床的時候喝一大杯水(200~400毫升),晚上睡前1~2小時喝一杯水(200毫升),其余的水(4~6杯)在一天內盡可能均勻地或者適時地飲用。
B.喝好早晨第一杯水
清早起來飲第一杯水尤其重要,這是因為在數小時的睡眠過程中,沒有飲水也沒有進食,但是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許多水分,血液處于比較黏稠的狀態(tài),盡早、及時補充水分,有助于稀釋血液,防止血液過于黏稠,對于預防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所以早上起來之后最好馬上飲用一大杯水(200~400毫升)。
編輯/陳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