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頌
那年頭蓋房子
◎孫貴頌
1978年秋,一天下午,一陣暴雨過后,父親披上蓑衣,戴上草帽,叫上我去河里撈石頭。
父親去撈石頭,是為了蓋房。
父親有四個兒子。膠東老家的農村,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兒子結婚時,必須蓋上一套新房,四間,而且是瓦房。否則,再能耐的小伙,想把媳婦娶回家,也沒門兒。也有例外,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或在外面干個工作,說媒的能擠破門,這套房便也省了。
大哥那年報考大學,錄取通知書遲遲沒來。這樣,父親就做好了蓋四套房子的打算。那時我們家真正干活掙錢的只有父親一人,維持溫飽尚且勉強,再要蓋四四一十六間瓦房,父親就是把骨頭榨出油來,也掏不出這么多錢呀!但房子終究是要蓋的,父親不能眼看著兒子打光棍。蓋房子需要石頭。寬裕的人家,攢足了錢,或自己上山選場開石,或干脆買采石場現成的石頭。我們家沒有那個實力,父親就想出這么個主意:趁下大雨的工夫,到河里撈。
河里的石頭,是從上游順著山洪沖下來的,幾乎都在河心。撈石頭時,先看看哪兒有“浪”,浪后面有漩渦,漩渦急,底下就藏著大石頭。這時,父親便慢慢地挪過去,水流在他腿上激起一個挺高的環(huán)形浪花。父親在浪花中吃力地向前蹭著,緩緩地接近石頭。父親彎下腰,用雙手摸索著,找到有棱的位置,手指抓緊,發(fā)力,將石頭從沙里拽出。然后抱起,更加吃力地挪著步,緩緩地走回岸邊。這樣的活計,父親每逢下大雨都要去,有時也叫上我。石頭撈上岸,先碼好,得空時再用小推車一趟一趟地運回家。
這天因為雨大,沖下來的石頭很多。父親一口氣撈了一大溜兒。他大概很累了,就吩咐我回家推小車。就在我跑回去推車的當口,郵遞員送來了一封信,我一看,是大哥的錄取通知書!我推著小車跑回河邊,老遠見到父親正抱著一塊大石頭,從河里挪向岸邊。我扯著嗓子喊:“爹,俺哥考上了!”
父親一個激靈,手一松,石頭落到水里。他三步兩步跑上岸,激起的浪花把他的短褲都打濕了。父親說了句:“走!”我忙問:“石頭呢?”父親答:“不要了!”我望著父親撈的那一大溜兒石頭,覺得怪可惜的,親卻頭也不回地走了。我推著空車跟在后邊回了家。
大哥大學畢業(yè)后,找了個城里的嫂子,家里不需要給他蓋房了。我后來參了軍,提了干,轉業(yè)時到縣城,家里也沒為我蓋房。輪到三弟,他也要考大學。連考幾年,每次總是差幾分。眼看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父親決定給他蓋房。限于財力,父親將老房子拆了,由三間翻新成四間,由草房改成瓦房。家里蓋房的時候,我和大哥都在外地,父親缺少幫手,蓋得很苦、很累。他對三弟說:“你結了婚,我和你媽住南屋。”三弟在第四年上,終于考上大學。他畢業(yè)以后,留校當了教師。最小的四弟,后來也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去了北京。
最終,我們家里只翻蓋了一棟房子。幾十年過去,那房子逐漸有些陳舊了。守著這個家的,是年邁的父母。父親有一次和母親聊天,說:“早知這樣,我蓋房子干什么?”母親說:“得了便宜賣乖,你知足吧?!?/p>
摘自《煙臺晚報》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