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紹東
離開故鄉(xiāng)快三十年了,但故鄉(xiāng)很多的記憶都還緊緊的跟著我,尤其是故鄉(xiāng)的那口古井就像影子一樣,一直纏繞在我的心頭,總是有些濕潤的情懷在心間縈之不去。故鄉(xiāng)的古井,曾經是故鄉(xiāng)人生活的家園。純潔的水,滋潤了草根生長的土地,滋潤了樹葉搖動的山坡,滋潤了鮮花綻放的圃園,滋潤了糧食在田野里成熟的色澤。
五十多年前,我出生在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里,那里有連綿不斷的高山,峰巒起伏,這些山由遠及近,一重一疊,頂著藍天白云,小山村就依偎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的大山懷抱中。這里的人們世代以山為鄰,生活、種植、希望甚至死亡都在大山中,大山是他們的胸懷,大山是他們的肩膀,大山是他們的理想,大山是他們的依靠。按理說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但故鄉(xiāng)人對水的依賴由來已久,缺水硬是難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莊稼漢。
在我的記憶中,離村八百多米遠的村子下面有一口水井,井口是敞開的,井旁有一個大大的石頭默默地守望著,從井底到井口的石階梯是就井壁的石墻經過幾代人的開鑿而成,井水是從巖石縫隙里流出來的,長年累月井水清澈見底,剩余的水溢出井口,染綠了凹地和井旁的植物,偶爾還能聽到井底傳來的蛙聲。那汩汩的清泉,流溢著澄澈的鄉(xiāng)情與甘甜的生活,一點一滴地滲進故鄉(xiāng)人的血脈中。那時候一村人就靠這口井生存,各家各戶還在井的四周開墾了一些菜園,菜園里播種著農家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的菜園就在井口的下方,大約兩百米的距離,共有四墑,品種隨季節(jié)的變換而變換,菜園記錄著母親的辛勞,灑滿了母親的汗水。每天清晨,村里人或男、或女,每家一個都要挑著水桶到水井里擔水,擔回來的水除供人飲用外,還要給豬、雞、牛、羊飲用。我曾經也和村里人一起,到這口井里擔過水,還用這口井的水澆過菜園。每年的大年初一,是這口井最鬧騰的日子,各家各戶的家長(主要是男勞力)都要點上三炷香,拿上一串炮竹早早地來到水井旁拜祭龍王,祝愿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四季平安。然后再挑上一擔水回家,開始做一年的第一頓早餐。清晨,走在挑水的山路上,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風在林中穿梭,時而尖嘯,時而低吟,似一支柔美的情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這樣的活動一直延續(xù)著。遇到特別干旱的年景,村里人還會牽上一只羊,包上一個大公雞,全村人圍井而坐,殺雞宰羊搞所謂的祭龍。每年到了枯水季節(jié),村里都要安排勞力把井里的淤泥、雜草清理干凈。然而,五十年代的“超英趕美”、“大戰(zhàn)鋼、鐵、銅”,井周圍的大樹都被砍去燒炭,用于煉鋼、煉鐵了,自然環(huán)境逐步惡化,井水在一天天的減少,這時人們再怎么殺雞宰羊,怎么燒香禱告都無濟于事了,每到冬春季節(jié),村里開始分水吃,一天兩家人使用,每家人有12個小時,除了吃水外部分剩余的渾濁水用來澆菜園,輪不到的農戶只能到離村較遠的地方擔水。這種分水吃的日子一直要到雨季開始才結束。再后來,遭受連續(xù)干旱,這股流淌了幾代人的清泉就徹底干枯了,井成了枯井,雖然人們還像往常一樣,每年去清理那些淤泥和掉落的枯枝敗葉,但是人們的努力已經無法感動龍王,古井已經變成了枯井。
如今,枯井雖然沒有老去,但已失去了當年的容顏,形同僵尸靜臥在那里,裝滿了泥沙和雜草的井口,再也見不到嬉笑玩耍的孩童,更聽不到桶瓢碰撞的聲音,昔日雀鳥紛飛、蜂蝶轟鳴的出水口,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靜得幾乎讓人無法忍受,被井水染綠的凹地、菜園早已枯黃,一片慘淡,那個珍藏著童年記憶的井口,只有那棵紅栗樹還在孤零零地堅守著。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靈性。走了幾代人的挑水路也長滿了雜草和荊棘,對于我來說,這條路,沒有一段不鋪滿了回憶和感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村里人接通了自來水,建起了小水窖,枯井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山綠了,水仍不見再流,枯井那一臺臺的石梯孤單地留在井沿,仰望白云來回,空山夜靜。就好似我早已逝去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一樣,靜靜地躺臥在它走來的地方,沒有了身影,沒有了歡聲笑語,留下的只有崇高的精神,他們都一樣無私無畏,不畏艱辛,歷經滄桑,都曾經用甘甜的乳汁喂養(yǎng)了子孫后代,留給后人的是報答不完的感恩之情。就像干枯的水井裝不了清泉,卻裝滿了我永久的思念一樣。一口井承載了諸多的歷史,也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念想。懷念一口井,實則是懷念父親母親躬耕的歲月和對兒女無私奉獻的精神,回憶過往,心情總是沉甸甸的,誰也無法摘除這憂傷,誰也無法把過去的時光變回原樣,時光回不去,人也回不去。但每當我回憶起與故鄉(xiāng)古井那段相關的往事時,仿佛還在昨天。
守場
深秋,我回歸故里,找尋丟失在那里兒時的影子,那里有我最深厚的童年記憶,其中守場讓我至今難忘。追述往事,我又回到自己的記憶中。
在農村還沒有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之前,生產隊里都有一塊公共的曬場,曬場成了故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或大或小、或方或圓,每到收獲季節(jié),曬場上都曬滿了鄉(xiāng)親們的生活和希望,曬場一直金黃在我的記憶里,一直纏繞在我的生命中。我們村的曬場離村莊有800多米遠。每當大、小春糧食收割季節(jié),這塊曬場就開始忙碌起來,收割來的玉米棒子、黃豆、紅豆、等農作物把整個曬場鋪得嚴嚴實實,連放腳的地方都難以找到。經過三、五天的翻曬生產隊就會安排婦女們到曬場勞動,用連枷敲打干透的豆、麥,然后揚凈后再曬,直到曬干揚凈完了之后,一部分用來上交國家的公余糧,還有一部分作為來年的種籽。剩余的才背回村里的倉房(保管室)按基本口糧、工分糧分配給各家各戶。上交的公余糧、留用的種子還得經過十天半月的翻曬,從糧食收上場到結束,曬場上就有了守場的人,白天一個人,晚上兩個人,我便是其中的一個守場人。守場在農村是一項輕松的活計,白天守場,主要是翻曬糧食,晚上收攏蓋嚴,以防下雨,早上又要攤開,每天如此循環(huán)往復,同時還要防止豬、雞、牛、羊來蠶食。晚上守場是防止糧食被偷盜。對于守場的人,生產隊白天記給8分工分,晚上還有五、六分工分,合計下來超過了一個強勞力的工分數。但責任卻不小,而且每天晚上都得去,一去就是20多天甚至是一個多月。記得我剛去參加守場時積極性很高,同伴還沒有去我就一個人先到了。沒過多久開始時的那種激情全消失了。因為離開家人,離開了喧鬧,孤獨、寂寞、恐懼隨時都在困擾著自己。每到晚上,夜與逝去的日子接吻,我只能在星星的嘲笑中煎熬,一盞煤油燈在場邊的窩棚里忽明忽暗地閃爍,我緊張的心也在忽上忽下地跟隨著跳動,煤油燈照不亮一個曬場,但它可以點亮一個窩棚,讓我在黑夜中感到溫暖。雖然在我守場的幾年里從未發(fā)生過糧食被盜現象,但是偶爾的風吹草動還是被驚嚇出一身冷汗。本來守場不是我們小孩子的事,但想著到曬場上睡睡就能為家里掙工分,心里還是很高興的,并拋棄了孤獨、拋棄了寂寞,離開溫暖的家,去曬場上的草棚里,以糧食為伴,守望著星星和月亮,盼望著太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我離開了家鄉(xiāng)到了縣城讀書才沒有再去守場。
守場的歷史雖然離我久遠了,但守場的經歷確歷歷在目。守場雖然是一件輕松的活計,但有時也不那么輕松,每天睡覺前必須到每一堆糧食上進行例行檢查,晚上還要似睡非睡靜聽動靜和響聲,遇到異常情況就要立即起來巡查。有一次正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天空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蓋著糧食的塑料布不時被大風吹起來,眼看著即將曬干的糧食又要被大雨淋濕,我和一起守場的叔叔不顧一切地沖入雨中,找來石塊壓在塑料布上,保住了生產隊的糧食沒有更多的被大雨淋濕,可是我們卻被淋得像落湯雞似的。還有一次,正當我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突然被和我一起守場的叔叔叫醒,說:剛才曬場上面的樹林里好像有響聲,是不是有情況,要我拿上手電筒和他一起到曬場上再查看一遍糧食。我看了看鬧鐘已是深夜兩點多鐘,我說不會有什么事情,誰會敢在這個時候來偷糧食,叔叔很固執(zhí)地說,管他有事無事,也要起來看看,這是生產隊的糧食,曬干了是要交公糧的,既然生產隊開工分讓我們來守就要對得起生產隊,對得起給我們的工分。聽了叔叔的一番話,我很不情愿的穿上衣服,拿上手電筒和叔叔一起認真檢查了每一堆糧食,結果是有驚無險,確認了糧食沒有丟失的痕跡才又回到草棚里繼續(xù)我的夢中旅行。這件事在當時我沒有去多想,更沒有把他當一回事,只是心中時不時還有點埋怨叔叔大驚小怪,瞎馬自驚,小題大作。直到我長大后,特別是參加了工作后,這件事才深深的啟發(fā)和教育了我,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無論干什么事都要有事業(yè)心責任感,都要有一種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歌德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只有認清了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認真去做,我們才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并背負了恰當的責任包袱,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人生旅途的快樂。我想,一個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就連小學都沒有讀畢業(yè)的叔叔都有這種覺悟,如果曾經受到多年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組織培養(yǎng)和教育的我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就會愧對組織,愧對人生了。
如今,曬場依舊,只不過少了往日的繁華與熱鬧,曬場旁的窩棚早已不見了蹤影。
對我來說,不斷回憶往昔的一切,那些時光,那些夜晚是無窮寶貴而永遠值得懷念的,那里也有歡樂、靜和美滿。
離開老家回到城市已經多日,一連好幾個晚上,仿佛堆滿曬場的玉米、稻谷、黃豆還在眼前發(fā)出金色的光芒。
無疑,這已是一種幻覺。
拾荒老人的背影
冬日的早晨,當第一道晨曦劃過天際,黑夜的輕翼悄然翔起,化湖的水安靜地沉寂著,街道依然在冰霜中寂然無聲。此時,我開始在馬路上晨練,刺骨的寒風迎面撲來,我不禁緊了緊衣扣,盡量不讓冬天的寒風親吻我的肌膚。
在寒氣逼人的微曦中,一個頭戴瓜皮帽,嘴里含著旱煙斗的老頭,騎著一輛陳舊的三輪車,在空蕩蕩的帶著寒意的大街上吃力地向前走著。
灰蒙蒙的晨霧中,我看不清老人的神情,只能看到他拘僂的身子,胸前系著一塊變了顏色的圍巾,雙手緊緊握著車把,眼睛總是凝視著前方街道兩旁垃圾桶的位置。每當有垃圾桶的地方,他的眼前好像又點亮了一盞路燈似的。急忙停車逐一搜尋,廢紙、廢塑料、玻璃瓶……凡是他覺得可利用的都往他的車里放,他做起活來旁若無人,毫不羞澀,神情是那樣的專注。開始時我自顧跑步,毫無顧忌身邊發(fā)生的一切,慢慢地這位老人的背影就消失在我的視線里,融入了城市。
傍晚,寒意漸濃,我再次走出家門,清晨遇到的那位拾荒老人又與我擦肩而過,在冬日夕陽的余暉中,我看清了他的相貌,這是一個須發(fā)花白的花甲老人,一張滿是皺紋的臉寫滿人世間的滄桑,一雙蒲扇一樣的手卻長滿了老繭,瘦小的身軀在傍晚的寒風里更加佝僂了??墒钱斔麚斓綆讉€飲料瓶時神情里滿是喜悅,他就那樣傍若無人,不卑不亢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那裝滿了什物的三輪車就像一頭疲倦的老牛,在老人的用力蹬踏下漸行漸遠地消失在了冬日的風霜中,消失在我的視野里,越來越小,直到一點都看不見。
每天如此,這位拾荒者就像按時上下班的機關工作人員,只不過他的時間似乎要更長一些,來得很早,去得也很晚,清晨就淹沒在喧囂的城市里,傍晚才消失在城外的鄉(xiāng)村。
天長日久,這位拾荒老人已經深深扎進了我的心房,每天出去散步,如果看不到這位拾荒老人,感覺就缺少了什么似的,多少次我都想把要丟棄的廢紙、瓶子等到這位老人到來時,再拿出去,但每次我都落在了他的后面。我雖然至今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也不知道他屬于哪村哪寨,每天也只是擦肩而過,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看到的只是漸漸消失的背影。但我卻被這位拾荒老人的精神所感動,這樣的年紀他本該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散步、休閑、娛樂,但他選擇拾荒,也許他這樣做一來可以變廢為寶,二來通過誠實勞動可以貼補家用,減輕家庭負擔,不坐享其成,同時也鍛煉了身體,這是一舉幾得的事。每次望著他漸行漸遠漸的背影,我不禁陷入沉思……
此時我便想起了幾天前曾經在網絡上看到的幾則報到:“家住瀏陽張坊鎮(zhèn)的朱自明是位有著48年黨齡的老黨員,七旬老翁朱自明每天清晨散步5公里,邊走邊拾廢紙、舊瓶瓶罐罐。就是這個‘拾荒老人,26年來拿出約16.69萬元幫61個窮孩子圓了求學夢。朱老助學,只求受助對象‘有出息,絕‘不要回報,甚至要求‘不要往來。長春市朝陽區(qū)離休干部葛長江今年87歲,拾荒6載圓了11名孩子的讀書夢。”聯(lián)想到這些拾荒者的所作所為,我在為我開始時對這位路遇拾荒老人的作法不理解而感到汗顏。從此我對這位老人的態(tài)度也由開始時的蔑視到同情再到敬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不在是那樣的拘僂和矮小,他吃苦耐勞,不畏嚴寒酷暑,不怕臟、不怕累持之以恒的拾荒精神是那樣的崇高偉大。我曾經在某一篇文章中讀到這樣一段話:“清高,當是拾荒者的價值觀,想來,我與拾荒者豈非仍隔有千山萬水之遙?其實,拾荒者不過是活要活的精彩絕倫,死要死的坦蕩從容而已。拾荒者,不過是,生如夏花,死如秋葉。有一天,我開始從拾荒者的視角認識世界?!?/p>
日復一日,在人們肆意的歡聲笑語中,各種形形色色的故事依然在人生舞臺上演。不變的是拾荒老人瘦弱的身影依然在川流不息的大街小巷上行走,拾撿著自己的希望……
我相信,不管這位拾荒老人是何種原因,要達到何種目的,他的內心一定是坦蕩的,我敬佩他,他的背影將會永遠定格在我的視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