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海
“我也會在微信里說說高興事兒,和大伙一起分享了。”68歲的楊大爺端詳著手機上自己發(fā)表的心情感悟,笑得合不攏嘴。
日前,在海淀區(qū)紅聯(lián)北村社區(qū)活動中心內,記者看到十幾位志愿者正在一對一地教授老人如何用手機注冊和使用微信?,F(xiàn)場不時發(fā)出歡聲笑語,場面顯得十分溫馨。這些年輕的志愿者來自“夕陽再晨”志愿服務團隊。
“90后”大學生萌發(fā)助老夢
“‘夕陽再晨志愿服務團隊成立于2011年5月。發(fā)起人是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的博士生張佳鑫?!痹诒本┼]電大學的“漫咖啡”里,“夕陽再晨薊門新語科技助老服務站”負責人羅旭,向記者講述了“夕陽再晨”志愿服務團隊成立時的場景。
2011年5月,在北京郵電大學讀大三的“90后”大學生張佳鑫,看到校園里張貼的一張“希望工程”宣傳海報后,陷入沉思,但他想的不是失學兒童,而是已入暮年的老人?!叭藗兂3S谩﹃杹肀扔骼夏耆耍谩杹肀扔髑嗄耆?。我們何不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成立一個科技助老服務團隊,幫助老年人學電腦,讓夕陽煥發(fā)青春,變成朝陽呢?”張佳鑫把這個想法,與孫玉婷、羅付池、尹蓬、趙瑩瑩、白群等13位同學分享。十幾位同學一拍即合,當年5月,“夕陽再晨”公益組織正式亮相,并把海淀區(qū)薊門里社區(qū)當作志愿服務基地,開始扎根發(fā)芽。
“同學們干勁十足,都躍躍欲試,可是要把想法變成現(xiàn)實卻困難重重?!绷_旭回想當初說:印海報沒有錢,他們就去義賣明信片。海報好不容易印出來后,設計的字體卻很小,老人們看著費勁兒,參加的興趣也不高。記得第一次到社區(qū)開展服務活動時,同學們滿懷熱情,最后卻只來了5位老人……但是,他們沒有被困難擊倒,而是不斷地碰壁、摸索和積累。后來,“夕陽再晨”的志愿者們,為老年人量身定制了豐富的科技助老學習計劃:數(shù)碼相機拍照、ATM機取款、網(wǎng)上預約掛號、用手機支付平臺繳納水電費……慢慢地,社區(qū)的老人越來越歡迎他們。
羅旭介紹,作為“夕陽再晨”服務的第一批首都學雷鋒金牌服務站,“夕陽再晨”志愿服務組織已經(jīng)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了“北京市夕陽再晨社工服務中心”,獲得了公益組織的“身份證”。一群“90后”志愿者,意氣風發(fā)構筑起了科技助老的公益夢。
讓老年人體驗科技樂趣
“和這些青年學生在一起,我不僅學會了用手機、電腦,更感受到了年輕人身上的朝氣與活力,自己也越活越年輕?!眮碜员本┦泻5韰^(qū)薊門里社區(qū)的馬勤老人邊說邊向身邊的志愿者豎起大拇指。從2011年至今,“夕陽再晨”的志愿者們一直堅守在薊門里社區(qū)。
記者了解到,讓老年人體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是“夕陽再晨”志愿服務者科技助老的初衷。他們現(xiàn)在把開展服務的時間固定了下來,每周六上午9:00到11:00會準時在薊門里社區(qū)開展2個小時的活動。為保證服務質量,前40分鐘先由大學生志愿者負責講大課,內容涵蓋電腦、手機、購物網(wǎng)站、ATM機和網(wǎng)上掛號等各種平臺的使用。大課結束后,志愿者開始“一對一”對老人進行手把手教授。有的老年人沒接觸過電腦,志愿者們就從最基礎的開、關機教起;有的老年人學習得特別慢,即使是“回車”鍵和“刪除”鍵的使用方法,都要學上十幾分鐘。但志愿者們不急不躁,耐心講解,直到他們學會為止;有的老年人學完后很容易遺忘,志愿者就制作了PPT講義,幫助他們反復理解與復習。
在采訪現(xiàn)場,記者問北京郵電大學大三學生王向歸對開展志愿服務有何感受時,剛滿19周歲的小伙子笑著告訴記者:每到周末,看到老人們高興勁兒,就覺得做這件事情很有價值。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大學畢業(yè)了也要一直做下去。
王向歸還告訴記者,在服務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積累了和老年人交流的“技巧”:“服務過程中,不能直愣愣地站著和他們說話,需要蹲下去,手扶著椅背,讓他們感受到近距離的溫暖?!?/p>
正是在志愿者們的溫情服務下,大爺大媽們從不會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丑小鴨”,化身為能在網(wǎng)上沖浪的“白天鵝”。85歲的王爺爺就是從開關機的第一課開始學的,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QQ聊天、U盤存儲和微信視頻通話。王爺爺每天除了上QQ群里聊天,還會和認識的鄰居在網(wǎng)上分享自拍照片。老人告訴記者:“會上網(wǎng)太有意思了,不僅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還拉近了親情。我兒子遠在千里之外的廣州,時間長了,我牽掛孩子。這回好了,我可以通過微信視頻通話,面對面和孩子交流,我們心里都踏實多了?!?/p>
志愿者們的貼心服務,得到了社區(qū)老人們的高度認可。伴隨著“夕陽再晨科技助老團隊”志愿服務的深入開展,他們的事跡受到《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和首都文明網(wǎng)的關注。他們良好的社會聲譽,助推了他們的服務范圍進一步拓展。目前,“夕陽再晨科技助老團隊”已經(jīng)在北京50多個社區(qū)建立了服務站點,為上萬名老人提供科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