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俢林
【摘要】: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筆者選取了我國中南地區(qū)的油茶進行調查,通過整理相關的數據,得出了一些數據,本文主要以2007年到2008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考察研究,對油茶傳粉的生物學知識進行研究。從研究的結果可以表明,油茶的花期主要是從10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單株花期可以持續(xù)20天左右,單花的花期大概在四到五天。單花的花蜜量平均為( 145.40 ±24.89) μL,含糖量為( 23.13 ± 1.03) % ,并含有 17 種氨基酸,約占花蜜總量的 1.73% 。油茶不存在無融合生殖和自動傳粉的現象,結實和結籽則主要依靠傳粉者。對于油茶的有效傳播主要有以下的三種昆蟲,分別是膜翅目蜜蜂總科( Hymenoptera: Apoidea)油茶地蜂( Andrena camellia) 和大分舌蜂( Colletes gigas)。大分舌蜂的傳粉效率比油茶地蜂高,為主要的傳粉者;而蠅類和蝶類為隨機訪問者,傳粉的效率不高。油茶需要傳粉者進行傳粉,其他的傳粉效果不佳,人工異花授粉的效果較差,主要是受制于傳粉的綜合特征以及油茶在山茶中的系統位置。目前國內外對于油茶類似鳥類傳粉綜合特征的花蜜現象仍然存在空白區(qū),需要科研人員不斷的進行科研研究。
【關鍵詞】:傳粉;花蜜;油茶;結實;結籽;昆蟲
1、影響中南地區(qū)油茶結實和結籽的原因
種子的存在是很多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種子主要通過發(fā)芽生長成為幼苗,從而繁殖下一代,油茶的結實和結籽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帶來較大的經濟價值。但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國的油茶的平均產量僅為2.5kg /666.7平方米左右,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生態(tài)機制,主要花粉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進行傳粉機制,導致花粉不能夠傳遞到油茶的柱頭上;另外一方面是受到資源限制,沒有營養(yǎng)資源給予果實和種子發(fā)育成熟。這兩個方面導致油茶的產量低,經濟效益低。不能夠避免傳粉昆蟲的死亡對于油茶生產的影響方面。
通過相關的數據分析得知,油茶進行受到傳粉的限制,需要借助昆蟲進行花粉的傳播,人工授粉的效果不明顯,采取對油茶花粉傳播昆蟲的研究,一定意義上,能夠提高油茶的產量,提升經濟效益。能夠掌握相關的經濟的餓發(fā)展水平對于經濟的影響,相關的經濟的發(fā)展,能夠實現經濟水平的提高。
2、通過繁育系統試驗對油茶的結實率和結籽率油茶展開分析
通過大量的數據整理,對中南地區(qū)的油茶進行調查和了解,排除了大部分的人為破壞的原則,遵照參照實驗方案,對該區(qū)域的油茶開花的時間進行檢測,及時的了解油茶開花時間、昆蟲的傳粉能力的監(jiān)測,還有海拔區(qū)域對昆蟲傳粉的影響。得出了繁殖系統監(jiān)測表,如下圖一所示,這個結果顯示油茶屬于自交不親和的植物,需要昆蟲幫助進行傳粉,提高其產量和油茶質量。從這個表可以看出2007和2008年自動自花授粉的結實率分別為4.44% 和 0.00% ,而去雄不套袋試驗組的結實率很高,分別為37.78% 和42.50%,說明油茶的結實和結籽高度依賴傳粉者。這個結果也表明有茶花在美譽花粉的情況下也能夠吸引昆蟲,一般來說,被子植物生長發(fā)育成熟的果實和種子數量要低于開花和胚珠的數量。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種子的兩種生態(tài)機制?;ǚ巯拗茩C制,對于油茶來說十分的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足夠蘇亮的花粉傳遞到柱頭上,能夠保證油茶順利的結實和結籽;資源限制機制能夠保證果實和種子發(fā)育成熟,這兩個方面對于油茶的結實和結籽十分的重要。
3、傳粉昆蟲對于我國中南地區(qū)油茶結實和結籽的作用
大分舍蜂和油茶地蜂在對油茶傳粉、維持植物遺傳多樣性、維持生態(tài)系統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去除花粉或花蜜的試驗結果顯示油茶地蜂訪問去除花粉保留花蜜的花的平均訪花頻率是( 1. 30 ± 0. 16)次/h,平均停留時間是( 1.41 ± 0.40) s; 大分舌蜂的平均訪花頻率是( 1.51 ± 0.13) 次/h,停留時間平均是( 1.33 ± 0.18) s。油茶地蜂對去除花蜜保留花粉的花的平均訪花頻率是( 1.80 ± 0.31) 次/h,平均停留時間是( 1.40 ± 0.69) s; 大分舌蜂的平均訪花頻率是( 1.90 ± 0.22) 次/h,停留時間平均是( 1.84 ± 0.58) s。對照組油茶地蜂的平均訪花頻率是( 1.95 ± 0. 41) 次/h,停留時間平均為( 2.98 ± 0.87) s。大分舌蜂的訪花頻率平均是( 2.65 ± 0.33) 次/h,停留時間平均是( 1. 97 ± 0.69) s。
傳粉昆蟲能促進中南地區(qū)的油茶結實和結籽,油油茶不存在無融合生殖和自動傳粉的現象,結實和結籽則主要依靠傳粉者。大分舍蜂和油茶地蜂為油茶花粉的主要傳播者,滿足油茶傳播的要求。通過大量的數據表明,經過了昆蟲的傳粉過程,油茶的產量明顯的提高,油茶的結實和結籽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結束語
目前國內對油茶的研究仍舊存在著空白區(qū),油茶作為中南區(qū)的經濟作物,對它進行大量的數據的研究,能夠一定的促進其發(fā)展。能夠提高油茶的產量,對于中南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相關的數據的分析可以借助一些高科技的觀察工具,比如高像素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全天全時段的進行定點的觀察,然后了解傳粉昆蟲的部落,對此進行積極的了解,了解傳粉昆蟲的進行人工馴化,避免人工傳粉對于我國中南地區(qū)油茶結實和結籽的影響,從未提高油茶的產量。
【參考文獻】:
[1]李紅嬌,董坤,韓明躍,魯洪橋,王黎明,柴鵬,和紹禹. 油茶泌蜜規(guī)律及花粉活力和柱頭可授性的變化[J]. 廣西林業(yè)科學,2012,04:327-330+355.
[2]張立微,張紅玉. 傳粉昆蟲生態(tài)作用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5,07:9-13.
[3]楊亞,袁德義,劉東明,范曉明,高超. 不同授粉方式對攸縣油茶坐果率及果實生長的影響[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6,0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