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就像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心底里,偶爾會涌動起這樣的歌聲來,沙啞、憤怒、狂放,而我的身體卻依舊拘束于繁瑣的日常事務(wù)中,只將“怒放”的聲音化為輕言細語,與身邊的家人朋友聊聊天,或是哼上幾句細柔的歌詞。
生命的本質(zhì)是孤獨的。如果將人生看作一次旅行,在最初出發(fā)時,我們常常輕狂、自信,以為自己可以無拘無束,乘坐最快的航行器,領(lǐng)略最多最美的風(fēng)景;待到行至中途,幾乎無可避免地要經(jīng)歷各種挫折,從理想的破滅到情愛友誼的背叛,或是親人的離別、同行者的分道揚鑣,終有一日,你會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置身于荒蠻無邊的沙漠之中,前路渺茫,難以辨清哪里才是該去的方向,身上不知何時已背負重重壓力、種種責(zé)任,疲憊不堪,卻已欲退而不能。
這樣的時候,該怎么辦?“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逃不掉的人們,有時會任由迷惘與焦慮的情緒蔓延侵襲,甚至不堪重負,寧愿用身體的自戕換取精神的自由解脫。于是,我們的時代,才有那么多抑郁癥與自殺的消息。
盧梭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泵滋m·昆德拉則提醒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輕”。如此想來,每一個人原本就是“戴著鐐銬的舞者”。束縛我們的,或是名與利,或是理想與責(zé)任。是在枷鎖中日漸僵化,還是保有靈魂的快樂自由,取決于我們自己的修煉和選擇。
我認識一位罕見病患兒的媽媽,與人們想象的相反,在最初的絕望過后,她已很少愁眉苦臉,因為生活已化為一件件具體繁忙的事務(wù),不幸與艱難見得多了,讓她更懂得珍惜那一點—滴的收獲與快樂。
人生之旅會有很多風(fēng)景。即使其間有段漫漫長路須在沙漠中穿行,也一樣可以有幕天席地的快樂與放浪形骸的自在。不必汲汲追問命運的不公正安排,不必因負擔與束縛而計較生命的自由與不自由。唯其身經(jīng)沙漠,才懂得與人相處,也才懂得自由的可貴;唯其受困枷鎖,生命的怒放才有真正的重量。
【評點】
本文是一篇富含哲理性的文章。作者選擇用當下流行的歌曲歌詞作為開篇,既貼近生活,又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人的一生猶如穿行于荒漠之中,作者運用哲學(xué)名家之語,呼喚人們用一種豁達的態(tài)度笑對人生。字里行間不難看出作者扎實的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