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鳳云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只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所提升,才能促進聽、說、寫方面能力的內化,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分量毋庸置疑,但是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往往采用的都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影響了閱讀教學效率,在本文中筆者將提出以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 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概述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是由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John Dewey教授所提出的,其進行了一次不對學生進行任何干預的教學實驗,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但是整個實驗還是產(chǎn)生了積極的效果,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這種教學理論應用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并且在教育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反響。可以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和與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論正好是對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注重的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強調的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是卻沒有忽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中引導作用,并且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采用的是協(xié)作式、層次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而這正是教學改革中所倡導的教學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將更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2.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2.1轉變師生角色,注重合作學習
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必須要學會轉變教學中以往自身的角色,能夠時刻以學生為主,把課堂盡可能地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而自身雖然是以配角出現(xiàn),但是卻不能完全地傾聽,要適時的給予學生恰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閱讀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對閱讀材料進行探究,不但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優(yōu)勢,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是一種以學生中心的教學體現(xiàn)。例如在學習《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節(jié)課程時,整節(jié)課程的教學難點就在于讓學生掌握can以及have to這種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方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去進行can以及have to的情態(tài)動詞造句,并由教師以及其他小組成員為其糾錯,這種教學方式不但突顯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閱讀知識。
2.2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
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學生必定會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正是這種差異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表現(xiàn)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以學習成績來對學生妄下判斷,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可以有所差異,但是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要一視同仁,為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生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Wheres my backpack?”這節(jié)課程時,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Is the baseball on the sofa?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有回答Yes, it is/No, it isnt.就可以,而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則要回答物品具體的放置位置,最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要在此基礎上用其他詞代替里面的名詞進行提問,這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體現(xiàn),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共同進步。
2.3 注重英語文化導入,培養(yǎng)學生閱讀情感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無疑是有諸多益處的,但是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注重英語文化的導入,讓學生結合英語相關文化去進行閱讀將更助于學生的閱讀情感的培養(yǎng),同時這也是在文化交流日益開放的今天,英語教學中必須要體現(xiàn)出的一點。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出發(fā),并且以此為話題與學生進行討論,還可以為學生講一些與西方文化有關的故事或者笑話,從而進一步地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這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可以改變以往教學中知識給灌輸式的課堂,是真正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教學形式。
3. 總結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教學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是對教學改革的一種倡導,但是要想確保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空間,這是在今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的。
[1] 江巧妹.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英語教師, 2016(17).
[2] 曾玉萍.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J]. 英語教師, 2016(18).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孫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