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佩(北京)
不見桃源
——有感于“崔建湘油畫展”
◆成佩(北京)
畫家崔建湘
崔建湘,1964年生于湖南漢壽。現任湖南省常德日報社視覺總監(jiān)、中國油畫學會團體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當代油畫院簽約畫家、常德書畫院特聘畫家。主要代表作有《生產》組畫、《夜歸人》《人體》發(fā)表于黃丹麾主編的《中國藝術地理·楚藝術地理》等。作品入選第七屆中國廣告節(jié)第七屆全國廣告優(yōu)秀作品展、第十屆全國美展——湖南展區(qū)湖南省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覽、“2008藝術湖南”秋季北京展、北京回望西部油畫展、2012湖南省藝術節(jié)、湖南省首屆油畫人體藝術展、2016瀟湘魂經典記憶湖南省美術作品展(作品被湖南省美術館收藏);獲全國自強創(chuàng)輝煌公益廣告政府獎銅獎、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展區(qū)優(yōu)秀作品銅獎。2015年在長沙狀態(tài)美術館舉辦“不見桃源——崔建湘油畫展”。出版有連環(huán)畫《倚天屠龍記》。
一個現實中的男人,戴著眼鏡,無望而深刻地蜷縮在一張造型簡練、做工精良的古老春凳之上。他仿佛正躺在一個無始無終的夢里。只有老樹樁做成的盆景架上,那株栽種在青花瓷里葳蕤生華的蘭草提示著某種高潔而遠古的意境之思。
這件被名之為《蘭之猗猗》的作品,其意取自古詩《幽蘭操》之韻,相傳乃昔時孔夫子“傷不逢時作”(韓愈語)。此詩既嘆“君子之傷”,也詠“君子之守”。它寄寓著崔建湘的夢與惆悵,承載著他隱喻性的吶喊與自持,奠定了他整體創(chuàng)作的心聲與基調。
本次展覽所展示的作品,較為集中地體現了近年來崔建湘在創(chuàng)作中的思考力度與表現深度所延展指向的脈絡。這種特質,首先呈現于他對作品的系列性表達中;其次出自于他對自身古典氣質的時空融和性的把握中;再者體現于他對表達對象的“人”與“物”從本質上的互換刻畫中。他的作品力圖融具象性寫實主義和表現性象征主義于一體,注重構圖的平面性構成原則、色彩的單純化和“灰度化”處理,以及造型的意象化傾向,營造了當下與遠古、廟堂與民間、物質與精神、現實與理想等多重哲學與文化概念在交匯和互滲中所建構的獨特視覺空間。這種既具現實批判性表達、又含蘊古典詩性的象征性抒情于一體的創(chuàng)作方式,正是他作品整體所呈現出的迷人氣質。
崔建湘的作品題材以人體與靜物為主,但是這些表現對象似乎都被抽離了某種可觸及的現實感與真實性,而呈現出了極深重的舞臺感和象征意味。
比如畫室中的人體系列,他有時用了畫山水的寫意筆調,有時又用了極嚴肅冷靜的工筆手法,但似乎從來沒有刻意地去表現人體鮮艷的肉感與曼妙的動態(tài)。批評家黃丹麾認為:“崔建湘將自己的藝術主題定格于人的生產,其深意不言自明,那就是他要把生命的孕育、產生過程予以藝術地直呈和剝離,在生命的行進結構中反思人性的本質與情感的真諦,讓觀者于表象的觀審中思索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相比于畫室人體這種審慎的理性批判色彩,他的《窈窕》人體系列中有“夭夭之桃”意境的那批作品卻要更為詩性篤定。灼灼桃花的明媚與少女青春的姿態(tài)互相輝映,創(chuàng)造了一種極度浪漫又略帶憂傷的迷思情懷。這大約是他的《蘭之猗猗》的變奏。
桃源工之車戲圖 油畫 崔建湘
他的靜物選取了兩個角度。一類是“桃源工”系列,另一類是“靜物”系列。所謂桃源工,指的是今湖南常德一帶、古桃花源傳說之地武陵的木器雕刻工藝。桃源木雕承繼了漢代磚雕的藝術精髓,其山水,稍加點綴則意境深遠,其人物,縱橫幾刀則形神兼?zhèn)洹S置耖g美術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故在崔建湘看來,在這些經歲月沉淀下來的木雕山水、花鳥、人物故事中,就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所描繪的、千百年來在人們心目中所想象的那個理想世界的映射。那里有松鶴延年的平和向往,有八仙過海的喜慶戲謔,有才子佳人的曲折知遇,亦有關公戰(zhàn)呂布的忠義勇烈……那是現實中漸行漸遠、不再可見的“桃源”。那些木器沉著雍容的朱紅與亞金所輝映的氣息,傳遞了一種奇特的厚重與單純相混融的時間性美感。這是歲月砥礪出的痕跡。崔建湘用了自在抒情又準確老到的筆觸,把他對“物”所流露出的歲月滄桑感及對桃源理想的回溯感表達得極其充分。以質樸而看似不經意的表現方式,把桃源工這種“物性”的靜物存在,抽象化成了某種現實審視與理想追憶了。然而他的“靜物”系列,卻是更樸素,畫得更加內在,顯現出一種打動人心的靜穆與沉寂的氣質,彷如春花在春夜里自在綻放,秋葉在霜更里漸漸紅去。
桃源工之六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二十一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媳婦兒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十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狀元游街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二十三 油畫 崔建湘
桃源工之麒麟送子 油畫 崔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