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過紫禁城
【適用話題】勤奮 因果 成敗
頭懸梁、錐刺股、聞雞起舞……這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您知道它們的主人公,后來發(fā)展如何嗎?不如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頭懸梁
出處:《漢書》: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人物:孫敬,東漢人物。因年輕時熱愛讀書,被人稱為“閉戶先生”。據漢書記載,孫敬后來成為一代大儒。
2.錐刺股
出處:《戰(zhàn)國策》: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人物:蘇秦,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縱橫家,與張儀齊名。他與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后兼佩六國相印,合縱抗秦。
3.手不釋卷
出處:《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劉秀)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人物:劉秀,東漢開國皇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最為出色的皇帝之一。劉秀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和布衣的出身,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統(tǒng)一天下,建立東漢,是為光武帝。
4.晝耕夜誦
出處:《魏書·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yǎng)父母。
人物:崔光,北魏名臣。曾經撰寫國史,封平恩縣開國侯,加授太子太保。
5.韋編三絕
出處:《史記》:孔子讀《易》,至韋編三絕。
人物:孔子,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為圣人。
6.囊螢
出處:《晉書》: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人物:車胤,東晉大臣,曾輔佐桓溫,后官至吏部尚書,以為人剛正不阿聞名。
7.映雪
出處:映雪常與囊螢共用,為“囊螢映雪”,《三字經》中就有“如囊螢,如映雪”的語句,映雪的主人公是孫康。
人物:孫康,東晉人,官至御史大夫。
8.牛角掛書
出處:《新唐書》: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李密)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人物:李密,著名的亂世豪杰,隋末群雄之一,瓦崗軍領袖。
9.鑿壁偷光
出處:《西京雜記》: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人物:匡衡,西漢經學家、丞相。匡衡擅長經學,并以解說《詩》而著名,后官至丞相。
【素材分析】成語中的主人公有的學有建樹堪稱大儒,有的官至高位政績斐然,他們的成功也許因著不同的機遇,但勤而不怠是他們共同的特質。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淵博的學問、偉大的事業(yè),莫不與勤奮有著難解難分的關系。勤奮是到達成功彼岸的最近通道,一月兩月的勤奮可能不會令你鶴立雞群,一年兩年乃至終生的勤奮則一定能讓奇跡出現(xiàn)。
NEW視野
清末時梨園中有“三怪”——雙闊亭自小學戲,后來因疾失明,從此他更加勤奮,苦練基本功。他在臺下走路時需要人攙扶,可是上臺表演卻寸步不亂,演技超群,終于成為功深藝湛的名須生。孟鴻壽幼年身患軟骨病,身長腿短,頭大腳小,走起路來很不靈便,他揚長避短,勤學苦練,后來一舉成為丑角大師。王益芬先天不會說話,平日看父母演戲,一一記在心里,雖無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貪黑練功,堅持不懈,后成為戲院里有名的武花臉,被戲班奉為導師?!叭帧逼鋵嵅⒉还?,是勤學苦練成就了他們。
(特約教師 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