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耿鴻
摘要:簡述了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檢測標準,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標準、歐洲標準、美國標準、中國標準和國際抗紫外線測試協(xié)會標準,并對各標準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簡單的比較。
關鍵詞:測試;防紫外線輻射;紡織品
1前言
上世紀初,戶外運動在歐洲和美洲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興起。作為集健身性、參與性、娛樂性為一體的運動,戶外運動在它剛剛開始之時只是少數(shù)人為尋求刺激、挑戰(zhàn)自身極限的游戲,但隨著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變得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空間越來越小,人們要求親近自然,放松心情,戶外運動也就逐步普及起來。適當?shù)奶栒丈鋵ι眢w是有益的,但是長期過度暴露于陽光照射下,不僅可能造成皮膚灼傷、加速老化,甚至可能誘發(fā)光敏性皮炎和皮膚癌,對人體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
2防紫外線原理
防紫外線面料的作用機理是利用面料吸收和反射紫外線,盡量使紫外線的透射最小,來起到對人體的防護作用。穿著服裝及夏季在戶外行走時撐著遮陽傘等都是人們增加對紫外線的遮蔽作用,減少紫外線輻射的手段。但普通服裝的紫外線遮蔽率一般較低,防護效果不太理想。
3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檢測標準
3.1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檢測標準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率先制訂了“日光防護服評定和分級CAS/NZS4399,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標準,主要用于確定緊貼于皮膚的防護紡織品、服裝和其它防護用品(如帽子)的紫外線透射率,同時提出了對抗紫外線輻射標簽的要求,是測試方法與標簽要求結合為一體的標準。
3.2歐洲標準
與澳洲標準不同,歐洲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標準是由測試和分級標簽兩部分標準組成的。該標準對測試的服裝的款式作了要求,服裝面料在按照EN 13758.1的要求進行防紫外線測試后,同時滿足UPF值>40及UVA透射率<5%,才認可服裝產(chǎn)品具有防紫外線性能,可使用規(guī)定的紫外線防護標志。
3.3美國標準
美國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標準與澳洲和歐洲標準都不一樣,增加了樣品模擬實際應用的預處理和濕態(tài)測試內(nèi)容,整個標準體系由預處理、測試和分級標簽三個標準組成。UPF范圍<15時,不能標為防曬或防紫外線產(chǎn)品;UPF范圍>15才可以標注具有防紫外線性能。
3.4中國標準
中國國家標準分別吸收了澳洲和歐洲標準的特點,于2002年制定了“GB/T 188307紡織品一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規(guī)定了織物的防日光紫外線性能的試驗方法、防護水平的表示、評定和標識。被測試的紡織品滿足UPF值>30及T(UVA)AV<5%時,才可標注為防紫外線產(chǎn)品。
3.5國際測試協(xié)會標準
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測試協(xié)會(Insti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stingAssociation)則針對澳洲標準AS/NZS 4399:1996的不足,制定了標準“UV-標準?801”(UV-Standard 801),該標準對UPF值的測試仍采用澳洲標準AS/NZS 4399,但對試樣卻有著很大不同,增加了磨擦處理、洗滌(水洗和干洗)、拉伸和濕態(tài)等試樣處理過程,模擬了產(chǎn)品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或要求。對產(chǎn)品進行相應的測試認證后,可頒發(fā)有效期不超過一年的證書。
4各標準對比
各國進行防紫外線性能評定的標準都是以UPF值為主,適當考慮U-VA或UVB的平均透射率,各標準之間的差異見表1所示。
5結語
各國和地區(qū)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各種標準,絕大部分采用的方法(2),表示的基本參數(shù)為UPF值和紫外線穿透率。各國標準在紫外線性能測試方法上基本相同,但在試樣準備和分級標簽方面卻有著較大差別。